- 791.53 KB
- 2021-04-16 发布
10
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
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 《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等。
我爱学字词
jūn bǐng wō qū wěi
均 柄 蜗 曲 萎
词语解释
均匀
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大小粗细、时间的间隔
相等。
重叠
指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
叶柄
是叶片与茎的联系部分,其上端与叶片相连,下端着生在
茎上,通常叶柄位于叶片的基部。
触角
昆虫、软体动物或甲壳类动物的感觉器官之一,生在头上,
也叫触须。
帮你学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一想:
1.
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
2.
爬山虎的脚
有什么特点?
默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第一部分(
1
):
写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
第二部分(
2
):
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
3—5
):
写爬山虎脚的特点。
朗读课文
问题提出
1爬山虎的叶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
颜色好看
,
排列整齐。
“
嫩绿
”“
嫩红
”“
绿得那么新鲜
”
和
“
舒服
”
这些词语既写出了爬山虎的颜色好看,
又表现了
作者
对爬山虎的喜爱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这句话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铺地均匀、排列整齐。
2.爬山虎的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
课文从“位置”“颜色”和“形状”这三个方面来详细地描述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是在长叶柄地方的反面,其形状是枝状的细丝,它的颜色是嫩红的。
3.爬山虎是怎样向上攀爬的?
答:
课文巧妙地运用了“触”“巴”“拉”和“贴”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的脚向上攀爬的过程。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生长环境:墙上、房顶上
叶子特点 颜色好看
排列均匀
爬山虎的脚
位置、颜色、形状
脚的特点
爬墙过程
与墙的关系
拓展延伸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
徐凝《春雨》
随堂演练
一、多音字辨析。
chóng
(重复)
qū
(曲解)
重 曲
zhòng
(重量)
qǔ
(曲目)
二、组词填空。
嫩(嫩芽) 均(均匀) 叠(重叠)
柄(叶柄) 隙(空隙) 固(固定)
课后习题解答
1.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参考答案
: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我们大部分人只认识爬山虎的样子,
也
不知道它是怎么向上爬的。
可是
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竟然能发现爬山虎是有脚的,
还知道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同时也说明
他很有耐心,经过
了
长期的观察。
2.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爬山虎是怎
样往上
爬的。
参考答案: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3
.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参考答案
:示例:
(
1
)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页没有了。(
2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相关文档
- 湖北省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2019-2022021-04-16 22:22:019页
-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作文:命2021-04-16 22:21:0619页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2021-04-16 22:21:0025页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 a2021-04-16 22:20:223页
- (武汉专版)2019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2021-04-16 22:20:188页
- 2021版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102021-04-16 22:19:35105页
-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课件4 人教版2021-04-16 22:19:0718页
- 高考语文 优秀作文大全 情与理的抉2021-04-16 22:19:001页
-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9元曲2021-04-16 22:18:464页
-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习2021-04-16 22:18:4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