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50 KB
- 2021-04-16 发布
江南中学16-17学年度(下)第一次月考
高二理科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分)
1.下列所述生理活动能发生在内环境的是( )
A.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溶酶体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C.呼吸酶与底物特异性结合 D.血红蛋白与氧气相结合
2.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B.剧烈运动可增加产热量
C.寒冷刺激可使皮肤血管舒张 D.皮肤血管收缩可减少散热量
3.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
①生产者 ②分解者③ 消费者 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⑤食物链 ⑥食物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⑥ D.④⑤⑥
4.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
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B.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5. 下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三个图表
示的最可能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共生、竞争、捕食
6. 如图表示某农田的田鼠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d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0
B.田鼠的数量为b点时,增长速率最大,灭鼠效果最好
C.d点时种内斗争是制约田鼠种群密度的内在因素
D.当田鼠的种群数量达到300只,即c点时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7.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1,2,3,4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该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4
D.碳元素在该图所示食物链中的流动是单向的
8. 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神经递质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
C.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合成神经递质 D.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产生兴奋
9.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B.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C.植物的代谢类型均为自养型,在生态系统中都是生产者
D.土壤中的小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10.下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 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
A.200 g B.250 g C.500 g D.1000 g
11. 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生长素作
用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尖端下背光侧
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尖端下背光侧
12. 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
B.吞噬细胞直接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C.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13. 甲状腺激素在哺乳动物激素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时,一般不会出现( )
A.有机物分解加强 B.O2消耗量增加
C.ATP形成增多 D.体温明显升高
14.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口渴的感觉
C.抗利尿激素增加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15. 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
A.②→①→②→③ B.②→③→②→①
C.③→②→①→② D.③→②→①
16. 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17. 关于反射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条件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的反射弧都需要3个神经元参与
C.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不能完成
D.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18.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
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19. 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
B.抗利尿激素能促进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D.肾脏是机体调节水分平衡的唯一器官
20. 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神经调节为主
D.神经调节具有迅速和准确等特点
21. 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播放结群信号引来鸟类 B.萤火虫发光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害虫 D.孔雀开屏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22. 下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的内分泌腺是 ,B代表的内分泌腺是 。
(2)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过来 (填促进/抑制)下丘脑和A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填增加/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 调节和 调节2种机制,该机制对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 具有重要意义。
23.如图是食物网简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食物网含有 条食物链,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该食物网的主要成分是 .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蛇是 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 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 关系.图中所列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
再与 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 .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的绿色植物 千克.
24.如图所示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________,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
(3)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__mol·L-1,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芽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
(4)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长素的浓度在10-10~10-1mol/L范围内时,对植物各器官的作用总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增长曲线模式图:
(1)a曲线属于种群增长的 型曲线,b曲线叫做种群增长的 型曲线
(2)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 (a、b)曲线增长。在自然界由于资源空间都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数量也会增加,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最终种群的使种群的增长停止或稳定在一定水平,因而种群可能呈现 型增长。(增长率)
江南中学16-17学年度(下)第一次月考生物理科
答案
【答案】
1.A 2.C 3.A 4.C 5.B 6.C 7. D 8.B 9.C 10.C 11.C 12.B 13.D 14.C 15.A 16.C 17.B 18.A 19.D 20.A 21.C
22. (1)垂体 甲状腺
(2)抑制 减少 分级 反馈 稳态
23. (1)3 草→兔→鹰 草
(2)兔、食草昆虫、蚱蜢 三级 三、四、五
(3)竞争 分解者(营腐生的细菌、真菌等)
(4)减少
(5)125
24. (1)促进
(2)不同 不同
(3)10-10 促进生长
(4)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5)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25. (1) J , S
(2) a ; 死亡率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