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4 MB
- 2021-04-16 发布
第36讲 世界地理概况
[考纲呈现]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考纲解读]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3.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重点)
4.了解世界主要人种及主要分布地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思维导图]
考点一 世界的海陆分布与地形
1.世界海陆分布
(1)大洋、大洲分布及分界线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B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2)分布规律
①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
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
海底地形
特点
大陆架
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200米,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而且盛产海洋水产
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海倾斜的陡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大洋底部
洋盆
大洋底部的主体,地形平坦
海岭
板块生长边界
海沟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分界线
考向一 世界的海洋与陆地
(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第1题。
1.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
A.北美东岸与西欧 B.东亚与南亚
C.北美东岸与西岸 D.西欧与南亚
答案 D
解析 该区域的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红海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阿拉伯海相连,该海上运输通道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程,便捷地连接了西欧和南亚。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第2题。
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答案 C
解析 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徐州的产品运往甲国,最短海上航线为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故选C。
考向二 世界的地形
(2018·全国文综Ⅲ)读图,回答第3题。
3.四个大洲中( )
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
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
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
答案 C
解析 根据纬度范围和不同海拔面积所占比例可以判断,甲、乙、丙、丁分别是北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C对:亚洲纬度跨度大,中部有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高,四周地势相对较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是世界主要的水稻产区。A错:北美洲地形复杂,但以美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技术先进,单产高。B错:欧洲平原广,北部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不冻港。D错:非洲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2018·西安模拟)下图示意“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 )
A.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B.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
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D.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
5.图中( )
A.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
B.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C.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
D.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
答案 4.A 5.B
解析 第4题,根据经纬度和大洋面积判断,①是太平洋,其西部多岛弧和海沟;③为大西洋,大洋海域的北部和南部都开敞;⑤是莫桑比克海峡,不是大洲的分界线;⑦是印度洋,海域呈“S”形的是大西洋;A项正确。第5题,②大陆是南美大陆,位于西半球,地跨南、北半球;④大陆是非洲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⑥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的东南部海域;⑧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板块内部,火山活动较少,B项正确。
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回答6~7题。
6.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
A.地震和火山 B.火山和断裂
C.地震和断裂 D.火山和褶皱
7.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部分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
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6.C 7.C
解析 第6题,板块张裂处易形成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碰撞挤压易形成地震、断裂及褶皱。C正确。第7题,海洋是接受外力沉积的环境,构造海洋板块的岩层往往形成较薄的沉积物堆积进而形成沉积岩。这些沉积岩中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沉积岩在地球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可转化为变质岩或高温下重熔再生转化为岩浆。C正确。
考点二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1.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①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一日之内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一日之内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的年变化规律:一年之内陆地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值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值出现在2月(北半球)。
(2)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
——
——
——
经过的区域气温低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1)热带: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2)亚热带:E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F地中海气候。
(3)温带:G温带海洋性气候;H温带季风气候;I温带大陆性气候。
考向一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
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22℃等温线明显向低纬(北)凸出,说明该海域温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域低,是受到寒流的降温作用所致。第2题,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可知,该地的气候属于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而图中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丁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2019·保定模拟)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a的值可能是( )
A.-10℃ B.0℃
C.10℃ D.20℃
4.造成图中0℃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形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洋流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为青藏高原地区,因此其气温较低,根据等值线判读方法可知,a的值可能是0℃,B项正确。第4题,图中0℃等温线陆地上向南凸出说明其温度比同纬度气温低,原因是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快,所以气温低,C项正确。
考向二 区域降水及其影响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6.R河段(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 5.B 6.A
解析 第5题,根据文字材料、图示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为非洲西海岸。降水多时,正值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从而形成丰沛的降水。第6题,R河段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分干湿两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2019·聊城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海多,内陆少 B.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东部多,西部少 D.东部沿海南北差异较大
8.影响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答案 7.C 8.B
解析
第7题,结合图中等降水量线可判断出该地区东部降水量多,西部降水量少,C项正确。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沿海岸线延伸,这是因为沿海地区有寒流(本格拉寒流)流经,使大陆沿岸的降水减少,B项正确。
考点三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居民
(1)人口分布不均
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
主要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大洋洲等地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等地
黑色人种
非洲南部、大洋洲等地
(3)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
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面积居于前六位的国家
(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分布
世界贸易
发达国家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输出资金、技术、经验、信息、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进口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
发展中国家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输出廉价劳动力、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进口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
考向 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019·江西调研)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成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沿一条河谷分布
B.甲处沿带状降水量分布
C.乙处沿铁路线分布
D.乙处受山脉限制
2.①②③④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根据陆地轮廓特征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为非洲,图中甲处位于北非西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于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乙地位于尼罗河谷地,受水源影响,人口呈带状分布。第2题,图中①③两地均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②地位于刚果盆地,为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少;④地位于大西洋,不在非洲大陆。
3.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局部图(下图)”,回答下题。
b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
①b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②b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③b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④b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b处深居大陆内部,降水少,环境承载力小,但有高山冰雪融水的地区,水源条件较好,有部分人生活,故只能形成一个孤岛。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
答案 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地理位置特点”“描述地理位置状况”“简述地理位置特征”“从……方面归纳地理位置主要特征”等。正确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是解答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前提。只有平时善于积累,明确把握各个地理位置的特征表现,才能为正确描述地理位置特征奠定良好基础。
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
绝对位置
经纬度位置
××半球(东、西、南、北)
经纬度(点)、纬度范围(面)
所处特殊经纬线或跨纬度带、热量带、××带
相对位置
海陆位置
××大陆的××方位,××方位临××海、岛国等;地处××内陆
相邻地区的位置
与××国家接壤、与××行政区相邻,位于××地区的××方位
经济位置
所处经济区、邻近或远离××经济区
交通位置
所处重要交通要道(枢纽)、控制××海峡
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下图是甲国地图。
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答案 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
解析 地理位置要从绝对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回答。
2.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答案 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3.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请据上图分别说明南非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答案 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位于非洲大陆南端,三面临海;成为海上交通要道(海运条件优越)。
解析 从纬度来看,该区域位于中低纬度,气候温暖湿润;从海陆位置看,该区域为沿海地区,海运便利。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0:00: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4-16 19:26:134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6 18:25:0129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6 15:54:2512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16 09:35:544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6 02:24:4942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5 19:46:05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4-15 01:11:071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4 23:08:57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4 19:53: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