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00 KB
- 2021-04-16 发布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化学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Be 9 O 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对的是( )
A.大力发展氢能源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使用含碳能源 D.提高能源利用率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NaOH溶于水 ⑤ H2在Cl2 中燃烧 ⑥食物腐败
A.②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低
4.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与生成H2O(l),放出的能量相同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C.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7.已知25 ℃、101 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 ΔH=−2834.9 kJ/mol;②4Al(s)+
2O3(g)=2Al2O3(s) ΔH=−3119.1 kJ/mol。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8.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 (E1、E3表示两反
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Q1>Q3 B.Q1>Q3>Q2 C.Q3>Q2>Q1 D.Q1>Q2>Q3
13.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O=O键的键能为498 kJ/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H2(g)+ 1/2O2(g)=H2O(l) ΔH=-286 kJ/mol,判断H2O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 )
A.485.5 kJ/mol B.610 kJ/mol C.917 kJ/mol D.1220 kJ/mol
14.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2气体生成正盐,需
5 mol·L-1的NaOH溶液100 mL,则丁烷的燃烧热为( )
A.2Q B.4Q C.8Q D.16Q
15.火电厂利用燃煤发电,煤燃烧中的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CO(g)+1/2O2(g)=CO2(g) ΔH2=-283 kJ/mol;C(s)+1/2O2(g)=CO(g) ΔH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 B.二氧化碳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ΔH3=ΔH2-ΔH1=+110.5 kJ/mol D.ΔH3=ΔH1-ΔH2=-110.5 kJ/mol
16.25℃、101 kPa时,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285.8 kJ/mol、870.3 kJ/mol,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488.3 kJ/mol B.-488.3 kJ/mol C.+191 kJ/mol D. -191 kJ/mol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12分)某化学反应中,设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
(1)若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可用图_______(填“A”或“B”)表示。
(2)若E1”、“<”或“=”)238.6。
(3)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 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
+3TiO2(s)+3C(s)=2Al2O3(s)+3TiC(s) ΔH=-1176 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
21.(10分)请参考题中图表,已知E1=134 kJ/mol、E2=368 kJ/mol,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Ⅰ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的变化是________。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 kJ/mol;②CH3OH(g)+1/2O2(g)=CO2(g)+
2H2(g) ΔH=-192.9 kJ·mol。又知③H2O(g)=H2O(l) ΔH=-44 kJ/mol,则甲醇蒸汽燃烧为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
化学键
P-P
P-O
O=O
P=O
键能/kJ·mol-1
a
b
c
x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d kJ/mol,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Ⅱ所示,则表中x=_______kJ/mol (填选项)。
A.1/4(12b-d-6a-5c) B.1/4(d-6a+5c-12b)
C.1/4(d+6a+5c-12b) D.1/4(d+6a-5c-12b)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D
A
C
D
B
A
B
C
A
D
A
D
C
B
17.(12分)(1)放热(2分);A(2分)
(2)吸热(2分);B(2分)
(3)B(2分);顺(2分)
18.(14分)(1)量筒(2分);温度计(2分)
(2)否(2分);金属易导热,热量散失多,导致误差偏大(2分)
(3)-56.8 kJ/mol(2分)
(4)无(2分);有(2分)
19.(8分)(1)(2分)
(2)4HCl(g)+O2(g)=2Cl2(g)+2H2O(g) ΔH=-115.6 kJ/mol(2分)
(2)31.9(2分);强(2分)
20.(8分)(1)M(2分)
(2)<(2分)
(3)2Cl2(g)+2H2O(g)+C(s)=4HCl(g)+CO2(g) ΔH=-290 kJ/mol(2分)
(4)98 kJ(2分)
21.(10分)(1)减小(2分);不变(2分);
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2分)
(2)CH3OH(g)+3/2O2(g)=CO2(g)+2H2O(l) ΔH=-764.7 kJ/mol(2分)
(3)C(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