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00 KB
- 2021-04-16 发布
www.ks5u.com
高一年级政治科试题
试卷说明:
(1)命题范围(人教版、经济生活、一至三单元)
(2)试卷分两卷,客观题60分,主观题40分,
(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2.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A. 364元 B. 400元
C. 520元 D. 776元
3.油价上涨以后,对于本来就不景气的航空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燃油加价要由每个乘客来分担,出于经济的考虑,人们出行由乘飞机改乘火车,这是因为( )
①两种商品的结合共同满足人的一种需要 ②火车与飞机互为替代品
③两种工具的功能相近,可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④火车与飞机是互补商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原油价格的上涨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据测算,原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会减少全球经济0.5%
的增长率。为了抑制油价的攀升,欧佩克决定在原产量的基础上尽最大能力,增加原油的供应量,以缓解当前的石油危机。这体现了( )
①价格变动影响生产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
③价格变动决定价值 ④价格变动影响供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一般来说当通货膨胀严重、纸币贬值的时候,国家才会考虑发行大面额货币。但目前我国物价上涨水平保持在2%左右,非常平稳,因此没有必要发行大面额货币。如果发行.反而可能会唤起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居民对通货膨胀恐惧,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
①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
②人们的存款数量必然增加
③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下降
④人们的存款所代表的实物数量减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如果我们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在同一种商品上,也会发现这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时高,有时低。对这两种情况出现的价格的“高、低”的正确认识是( )
A.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造成的
B.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C.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后者是由于价值量不同造成的
D.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于价值量不同造成的,后者是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7.4年前42英寸等离子电视的价格高达2——6万元,今年五一前后则已降至1万元左右。等离子电视4年来价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的厂家增加,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
C.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
D.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牺牲了部分利益
据统计,10多年来,我国百姓生活发生了十大变化“鼓起来的钱袋子,靓起来的衣着服饰,精起来的饮食,大起来住房,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高起来的文化程度,快起来的通信方式,热起来的假日旅游,长起来的人均寿命,低下来的恩格尔系数。回答8——9题
8.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
A.我国居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B.我国居民消费越来越科学、理智
C.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D.我国居民的消费以发展与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9.低下来的恩格尔系数: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1990年城填为54.2%,农村为58.8%;2003年城填为37.6%,农村为45.6%.这表明( )
A.用在食品支出方面的消费已逐步增加
B.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偏低
C.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D.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10.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 )
A.适度消费 B.保护健康,节约资源
C.可持续消费 D.理性消费
据《人民日报》报道,既不同于集体经济占主导的"苏南模式",也有别于私营经济唱主角的"温州模式",务实的宁波人似乎并不在意什么模式,他们追求的则是"不看成份看发展,不看比例看贡献,不看规模看效益"的目标.据此回答.
11,材料充分体现了( )
A.我国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B.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C.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近几年来,人们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打网球,保龄球等"贵族运动",如今已成为平民时尚.人们对休闲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增加.人们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A.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C.商品,服务价格持续下降 D.居民消费结构日益优化
13,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面对人口众多,就业任务繁重的挑战,制定并不断完善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就业政策.上述举措( )
①有利于帮助劳动者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②能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劳动者的创业热情
③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的具体举措 ④能消除劳资纠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②③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实行劳动合同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即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择优录用和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择业选优.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认识为( )
①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 ②有利于促进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
③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④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15.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16.近来,在家装市场中,“轻装修,重装饰”已经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因为美居生活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上述材料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③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如下:
GDP同比增长
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消费同比增长
9.0%
8.1%
21.6%
对上述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下列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的发展决定收入水平的提高 B.生产的发展取决于消费水平的提高
C.收入不是影响消费的唯一因素 D.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18.某国有独资企业进行改制,注册总资本为90亿人民币,国有资金占80%,非公有资金占20%,总资本比改制前增加近30亿。该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是( )
A.国有企业 B.非公有制企业
C.股份制企业 D.混合所有制企业
1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上,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各领域
C.国有经济对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控制力上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20.有人说:“投资理财,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有人说:“投资理财,不要把鸡蛋分放在太多的篮子里。”这两种观点都强调 ( )
A.应分散投资,消除风险 B.投资具有风险
C.投资都是为了获得收益 D.应集中投资,争取收益最大化
2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22.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
①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 )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24、读图可见:( )
A.税收是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B.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税收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
D.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25.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C.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财政收入的基础, “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
26、 “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 )
A.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B.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C.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D
.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27、“聚财”之度在于( )
A.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B.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C.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D.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生产发展、人民生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
28、 税收如果像商品交换那样实行等价交换,或者像买公债那样还本付息,就不需要强制征收了。这说明
A. 税收具有强制性 B. 税收具有无偿性
C. 税收具有固定性 D.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29.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劳动对人的重要( )
①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 ②人只有在劳动中奉献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获得收入的唯一途径 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
31. 高中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在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总平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合理消费”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目前消费的看法。
甲说:“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能长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
乙说:“物价上涨已经使得人们手中的钱无形中贬值了,现在更不能消费。”
丙说:“消费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情况和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1)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化,请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别对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6分)
第二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已为更多人所赏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观念变化的原因。(4分)
第三小组在调查中发现,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燕尾服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人中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如何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请你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32. 材料一:某市一家国有大型机械企业,因经营不好,亏损1.6亿元.企业经营者主动找某汽车制造厂,要求兼并,被兼并两年后,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4倍,
实现扭亏为盈.
材料二:在国家确定实行"优化资本结构"的18个试点城市中,已正式或正在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达151家,其中已破产终结59家.
材料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强强联合"行动由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仪征公司,南化公司及江苏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联合组建东联石化集团,被喻为"五鹤齐飞".
材料四:通过优化重组,我国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明星公司企业,如海尔,长虹,宝钢,它们通过技术进步,开发新产品,加强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三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分)
(2)简要说明上述经济现象的意义.(6分)
(3)结合材料四,说明我国公司应怎样搞好经营 (6分)
33. 2009年2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广“家电下乡”工程,这是一项针对农村消费者定向研发、生产、销售指定家电产品,并由政府财政部门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的惠民工程。据测算,如果连续四年在全国农村对农民需求量大的家电产品实施“家电下乡”,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4.8亿台,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可望缓解家电出口不旺带来的冲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推进“家电下乡”工程? (10分)
高一考试政治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60分)
1——5 ABBDA 6——10 DBCCC 11——15 CBABD
16——20 BBDCB 21——25 DBCBC 26——30 CDDDC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4分)
(1)甲:看到了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但盲目消费是不可取的。(2分)
乙:看到了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预期未来收入会减少,从而节制当前消费有一定合理之处,但过分抑制消费是不可取的。(2分)
丙:根据自己的收入和需要适度消费,是理性的消费者。(2分)
(2)①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2分)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本和前提,居民收入的增长促进了消费观念的转变。(2分)
(3)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限制耗能大污染严重企业的生产等,理由是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2分)
②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制定减少浪费的政策措施等,理由是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推动作用。(2分)
32.(16分)
:(1)材料一,二,三共同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企业兼并,破产现象.(4分)
(2)企业的兼并,破产,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6分)
(3)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2分)
②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2分)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2分)
33(10分)
31. ①“家电下乡”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拉动内需等。(3分)
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家电下乡”有利于促进家电生产、流通和农民需求的有机对接,促进家电行业健康发展。
(4分)
③“家电下乡”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