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50 KB
- 2021-04-16 发布
第6课时 反比例(2)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培养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反比例,能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难点:能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47页内容和第48页“练一练”的第3,4,5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3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成反比例的意义。
填一填。
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路线固定),他骑车的速度和所需时间成( )比例。
全班集体回答。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反比例的意义,这节课我们学习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3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3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买苹果……伴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判断单价与数量是否成反比例。
提问: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指名汇报:
苹果的单价高了,数量就少了,苹果的单价低了,数量就多了,所以这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要判断它们是否成反比例,只需看它们的乘积是不是一定的。假设有60元,因为12×5=10×6=6×10=…=60,所以苹果的单价与数量的乘积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
2.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奇思读……为什么”的内容,引导学生判断一本书已读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是否成反比例。
提问: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学生先独立填表,分析计算,反馈汇报,引导学生回答:
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虽然是两个相关联的量,其中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是和一定,积不相等,所以不成反比例。
3.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请举一……伴交流”的内容。
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找一找。
学生思考并寻找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例子,指名汇报,并引导学生分析同学所说的例子是否正确。
小结: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要先判断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运用数量关系式进行判断,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最后得出结论。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3题。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4题。
3.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会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发掘素材,组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让学生自己举例并加以判断,让学生经历比较,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提高分析、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下数学课件《反比例函数的图2021-04-16 19:28:1114页
-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2021-04-16 19:08:1911页
-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6-2 第2课时 2021-04-16 18:26:523页
- 2020中考数学高分一轮复习教材同步2021-04-16 16:26:011页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26《反比例2021-04-16 15:52:512页
- 2020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5章 2021-04-16 15:40:4910页
-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021-04-16 15:11:4035页
- 重庆中考反比例函数题名校模拟分类2021-04-16 14:45:497页
-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2021-04-16 13:46:439页
-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中考填空题第2021-04-16 11:59:0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