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00 KB
- 2021-04-16 发布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年秋季期高二10月月考试卷
化学试题
第I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 mol·L-1、0.1 mol·L-1,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 )
A.=10 B.<10 C.>10 D.=1
2. 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 (A-)
3、有两种气态烃的混和物,在105℃时1该混合气体与9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仍为10,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一定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B.、C.、D.、
4、下列叙述乙炔的结构和性质中,既不同于乙烯,也不同于乙烷的是( )
A.存在不饱和键
B.不易发生取代反应,易发生加成反应
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D.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5、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消耗氢气最多的是( )
A.B.C.D.
6.下列化合物中,既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又不能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丙烷 B.乙醇 C.乙酸 D.丙烯
7、一定能够鉴定卤代烃中卤元素的存在的操作是 ( )
A.在卤代烃中直接加入溶液
B.加入的水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溶液
C.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
溶液
D.加入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溶液
8、有机物的分子式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转化关系,且和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推断的可能结构有:
A.6种 B.4种 C.3种 D.2种
9、、、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为( )
A.3:2:1 B.2:6:3 C.3:1:2 D.2:1:3
10、增塑剂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环己醇反应制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邻苯二甲酸酐的二氯代物有3种
B.环己醇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 最多可与2 的溶液反应
1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一定不可能具有( )
A.相同的分子式B.相同的结构C.相似的化学性质D.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12、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图结构的化合物 。现有试剂:①酸性溶液;②;③;④新制,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乌洛托品在合成、 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
A.1:1B.2:3C.3:2D.2:1
14、已知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均是不为0的正整数),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时,该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B.无论为多少,不可能为奇数
C.当、时,该物质不可能含有两种官能团
D.1个可能含有3个醛基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 0.2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16. 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Mg2+、I-、MnO4-
B pH=1的Na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42-、Cl-
C c(HCO3-)=0.1 mol·L-1的溶液中,Na+、K+、CO32-、Br-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8分)(1)已知2 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 kJ的热量,反应方程式是2H2(g)+O2(g)===2H2O(l)。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生成物能量总和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②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2 kJ。
(2) 2.3g有机物C2H6O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并放出68.35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 FeS2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 ℃、101 kPa时:
2SO2(g)+O2(g) 2SO3(g) ΔH1=-197 kJ·mol-1
H2O(g)===H2O(l) ΔH2=-44 kJ·mol-1
2SO2(g)+O2(g)+2H2O(g)===2H2SO4(l) ΔH3=-545 kJ·mol-1
则SO3(g)与H2O(l)反应生成H2SO4(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18、(10分)(1)把0.2mol X气体和0.4mol 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4X(g)+5Y(g)= n Z(g)+6W(g);2min末生成0.3mol W。若测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计算:
①前2min内用Y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
(2)在一定温度下,将4mol SO2与2molO2放入4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10分钟时达到平衡:2SO2+O2⇌2SO3此时容器内压强比反应前减少20%,计算SO2的转化率为
(3)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A、B、C 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l)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相同时间内消耗2n mol 的A的同时生成4n mol 的C
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19.在一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4mol的N2和1.2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N2(g)+3 H2(g)═2NH3 (g); ,NH3 反应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图1:
(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 (NH3 )为_______mol L-1min_1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_________________
随温度升高,K值将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_____
a 0.2mol L-1 b0.12mol L-1 c 0.10mol L-1 d 0.08mol L-1
(4)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3vH2正=2vN2逆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E.单位时间内1mol 氮氮三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 氢氢键生成
F.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 N2的同时,减少了n mol NH3
(5)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____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1)常温下,已知 一元酸HA溶液中 .
(1)常温下, 溶液的PH=___________
(2) 时,有 的稀硫酸和 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温度下 水的离子积常数 ___________
(3)室温下将PH=5和PH=3的两种盐酸以1:2体积比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_____.
(4).室温下将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_____.
(5)室温下某H2SO4溶液的浓度是0.005mol/L,此溶液的PH_____;用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4倍,所得溶液的PH_____.
21、(14分)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V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A、2 mol B,发生反应:A(g)+2B(g)⇌ 2C(g) ΔH<0,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A的转化率为x。
(1)一段时间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2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3∶(3-x)
C.当2v正(A)=v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充入惰性气体(如Ar),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K和x的关系满足K=__________。达到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A)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c(B)/c(C)减小
(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条件: t2时 ; t8时_________________。
②t2时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t4时降压,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线。
化学答案
1~5 BABCC 6~10ABDDD 11~15 BACB C 16C
17、(共8分)(1)小于 小于
(2)C2H6O(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
(3)SO3(g)+H2O(l)=H2SO4 (l)ΔH=-130 kJ/mol
18、(10分)(1)①0.0625mol/(L·min) ②4 (2)60%
(3)A+3B⇌2C AD
19.(共10分) (1) 0.025 2分
(2)
减小 (每空1分)
(3)ac 2分
(4)C、D、E 2分 (5)向正反应方向不变(每空1分)
20. 共10分
(1)3 2分
(2)10-132分
(3)3.2;2分
(4)1:9;2分
(5)2;约为7.每空1分
21、(14分)(1)BC (2)x2V/(1-x)3 CD
(3)①升高温度或增大C的浓度 加催化剂 ②逆反应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