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8 MB
- 2021-04-16 发布
地 理
区域地理
·
新课标版
新课标导学
第二篇
第三单元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第
2
课时 东亚与日本、中亚
高考考点
高考导航
1
.东亚的位置、范围、东西地理特征。
2
.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及文化特色。
1
.能识记东亚地区的地形、国家等地理事物和特点。
2
.能分析东亚气候特点及成因。
3
.能识记日本的地理特征并能分析日本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特点。
1
读图夯基
2
精讲点拨
3
跟踪演练
4
课时作业
读 图 夯 基
一、东亚
1
.位置:位于
________
东部,太平洋西侧。
2
.范围:包括
①
________
、中国、
②
________
、
③
韩国、
④
________
。
亚洲
蒙古
朝鲜
日本
3
.差异
沿海
内陆
范围
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朝鲜、韩国、日本
中国西北和
________
地区、蒙古
地形
以
________
、
________
为主,日本多山
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______________
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经济
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
________
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欠发达
青藏
平原
丘陵
温带大陆性
众多
二、日本
太平洋
日本海
韩国
北海道
四国
3
.自然地理特征
(1)
海陆:海岸线曲折,多
____________
,有利于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的发展。
(2)
地形:以
______________
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3)
气候:海洋性强,北部为
____________
气候,南部为
______________
气候。
(4)
资源:矿产资源贫乏,
______________
资源丰富。
优良海港
山地和丘陵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水能和森林
4
.人文地理特征
(1)
工业
①
分布:集中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工业区:
a
.京滨工业区、
b
.
________________
、
c
.阪神工业区、
d
.
________________
、
e
.北九州工业区。
③
工业部门:钢铁、
________
、汽车、
________
、纺织及电子工业等。
(2)
农业
①
种植业:单产高,采用
________
农业机械,稻米基本能自给,蔬菜等仍需大量进口。
②
渔业:渔业发达,捕鱼量居世界
________
。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名古屋工业区
濑户内工业区
机械
电力
小型
前列
三、中亚
亚欧大陆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丘陵和平原
阿姆河
额尔齐斯河
(3)
湖泊:都为内流湖,如:
D________
、
E
咸海、
F______________
。
(4)
资源
里海
巴尔喀什湖
种类
分布
石油
________
沿岸
煤
哈萨克斯坦北部、吉尔吉斯斯坦
铁、铜
______________
中部
里海
哈萨克斯坦
4
.人文地理特征
(1)
农业
农作物
分布
小麦
哈萨克斯坦北部
棉花
________
平原、阿姆河
—
锡尔河流域
图兰
(2)
交通
连云港
鹿特丹
东西部
中亚
1
.为何中国、日本多台风?
答案:
中国、日本均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西北太平洋是世界台风生成最多的海域。台风生成以后,向西北方向移动。中国、日本首当其冲受到台风的影响,所以中国、日本多台风。
2
.
日本为何被称为
“
世界火山博物馆
”
?
答案:
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地带、地壳活动活跃,是世界多火山、地震分布区之一,火山众多,有
“
世界火山博物馆
”
之称。
3
.
日本多地震,为何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小?
答案: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频繁且较强,但日本政府高度重视防震抗震,国民具有较高的防震抗震自救意识,加上日本经济发达、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强,故日本地震虽然较多,但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小。
4
.
中亚五国国名为何都有
“
斯坦
”
二字?
答案:
“
斯坦
”
原词出自波斯语,本义原很简单,即
“
地方
”
、
“
地区
”
,一般指面积比较大的地区而言。含
“
斯坦
”
构词成分的地名,一般都有悠久的历史,
“
斯坦
”
作为地名通名,多半与民族名称相结合,后来国名中含有
“
斯坦
”
一词,于是它又获得
“
国家
”
这个引申义,有人甚至以为所谓
“
斯坦
”
就是
“
国家
”
的意思了。
精 讲 点 拨
季风是随季节变换风向的风,东亚季风的形成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一样,在同样强度的太阳辐射下,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则相反。
东亚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
亚欧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
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
东亚季风区。具体为:
知识点
1
东亚的季风气候及成因
冬季,大陆北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气温很低,成为高压中心,太平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偏北风,即冬季风。在冬季风影响下,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夏季,亚洲内陆气温升高快,气压降低,太平洋上气温升高慢,气压相对较高,于是暖湿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即夏季风。此时,东亚近海地区降水丰沛,由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
东亚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
[
知识拓展
]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项目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我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
南亚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的印度洋
西南风
湿润多雨
印度半岛、我国西南等地区
图
A
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
B
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A
图
B
(1)
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候
特征
相同点
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不同点
甲地全年气温高
(
或乙地气温年较差大或乙地冬温低
)
甲地雨季短
(
或乙地雨季长
)
气候特征差异产
生的主要原因
受不同季风影响
(
甲地主要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甲地因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2)
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
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
解析:
甲地是印度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中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二者共同点都是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变率大,但季风的成因不同。甲地季风气候受风带、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影响而成,乙地季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对农作物非常有利,但季风的不稳定性易造成旱涝灾害,对农业不利。为应对国际粮价上涨,我国应从保护耕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兴修水利,防灾减灾方面来保证粮食安全。
1
.日本的经济特征与发展条件
日本的经济特征是:
(1)
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2)
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不占主要地位;
(3)
对外依赖性强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
知识点
2
日本工业分布形成原因及变化
2
.
工业向南、北分散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原有工业带已经发展到
饱和状态,供水、用地紧张,提出了工业再配置问题,出现了分散的趋向。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也引起日本工业地域分布的变迁,在省能源、省资源的新工业时代,减轻运输负担的考虑已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工业化落后地区却由于劳动力丰富、地价便宜、自然环境好,对于新工业建设反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日本工业布局出现了工业分散的倾向。例如,九州岛已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被称为
“
硅岛
”
,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
3
.
产业向国外转移
日本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设想,从劳动、资源密集型逐步转为知识、技术密集型。进入
80
年代,加快了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逐渐向东亚其他国家和东南亚国家转移。
目前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和濑户内海沿岸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区。
读图,回答问题。
(1)
图中
A
、
B
、
C
、
D
四个岛屿中有
“
硅岛
”
之称的是
______
,图中没有画出的属于日本领土的群岛是
____________
。
(2)
日本的地形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琉球群岛
以山地、丘陵
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农业精耕细作,单产高,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
(3)H
处是日本的
_________
渔场,它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渔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日本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北海道
日本暖流和千岛
寒流交汇,饵料丰富,喜冷水和暖水的鱼类均在此汇集
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多,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人民历来有广泛的食鱼爱好,需求量大;日本拥有庞大的远洋和近海捕捞船队,沿海和陆上水产养殖业也比较发达;日本水产品捕捞、加工技术水平高
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需要从国外进口,而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
太平洋沿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工业原料、燃料的运进和工业产品的运出
解析:
日本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南部的琉球群岛和其他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首都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农业小型机械化,精耕细作。日本渔业发达,要从渔场分布、饮食习惯、捕捞技术等方面去分析,日本沿岸多优良港湾,交通便捷,工业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1
.中亚的地理位置与其自然、人文环境特征的关系
知识点
3
中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
.中亚的油气资源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1)
中亚油气资源的现状。
①
油气资源丰富。中亚大部分的油气资源蕴藏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临近里海水域。
②
出口潜力大。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能源需求不大,因而出口潜力巨大。
(2)
与中亚能源合作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出口潜力巨大,获取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可以增加我国能源安全的系数,保证能源供给来源的地缘多样化,降低运输成本,获得稳定而丰富的能源供给,也能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因此,加强与中亚的能源合作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2018
·
长春市检测
)
位于中亚地区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比较可靠的估测,该地区石油最终可开采的总储量为
250
亿~
350
亿桶,可与英国的北海油田相媲美,接近世界储量的
3%
。读里海图,回答
(1)
~
(2)
题。
(1)
里海沿岸共有五个国家,图中序号
①
和
②
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
A
.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
B
.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
C
.土库曼斯坦、乌克兰
D
.乌兹别克斯坦、伊朗
(2)
长期以来,关于里海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五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
(
)
A
.里海的战略地位问题
B
.里海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
C
.里海地区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
D
.里海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A
B
解析:
第
(1)
题,里海沿岸共有五个国家,图中序号
①
和
②
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第
(2)
题,里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长期以来,关于里海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五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里海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
跟 踪 演 练
课 时 作 业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6 18:25:0129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6 15:54:2512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16 09:35:544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6 02:24:4942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5 19:46:05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4-15 01:11:071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4 23:08:57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4 19:53:155页
- 【人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4-14 17:58:54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4 17:22:0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