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50 KB
- 2021-04-16 发布
化 学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第Ⅰ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第Ⅱ卷作答在答题纸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2.请按照题号在答题纸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
4.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在25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 )
A. 5mL B. 20mL C. 大于5mL D. 小于5mL
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B.已知C(s)+O2(g)=CO(g)的反应热为110.5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当∆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3.对下列化学反应的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B.化学反应一定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C.有些放热反应发生时需要加热
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质多少有关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B.1 mol H2SO4和1 mol Ba(OH)2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C.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碳的燃烧热
D.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已知H2(g)+Cl2(g)=2HCl(g)的反应热(△H)等于-183kJ/mol ,又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Cl—Cl键的键能为243kJ/mol,则H—Cl键的键能为 ( )
A.248kJ/mol B.431kJ/mol C. 862kJ/mol D.496kJ/mol
6.2HI(g) H2(g)+I2(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图中E1 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 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H减小
B.升高温度,不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
C.逆反应的活化能等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D.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7.反应A(g)+3B(g)4C(g)+2D(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其平均反应速率v(X)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v(A)=0.4mol/(L·s) B.v(B)=0.8mol/(L·s) C.v(C)=1.2mol/(L·s) D.v(D)=0.7mol/(L·s)
8.甲乙两容器都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molA,则甲容器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要 ( )
A.快 B.慢 C.相等 D.无法确定
9.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
B.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
C.100 mL 0.1 mol·L-1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
10.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NaCN+HNO2===HCN+NaNO2,
②NaCN+HF===HCN+NaF,
③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HF的电离平衡常数为7.2×10-4 B.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9×10-10
C.根据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 D.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比HCN大,比HF小
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3Y2(g)2Z(g)的反应,其X2、Y2、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的是 ( )
A.c(Z)=0.5 mol/L B.c(Z)=0.4 mol/L
C. c(X2)=0.2 mol/L或c(Y2)=0.6 mol/L D.c(Y2)=0.5 mol/L或c(X2)=0.1 mol/L
12. 下图为可逆反应A(g)+2B(g) nC(g)(正反应放热)生成物C的浓度随压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则n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p1>p2,n<3 B.p1>p2,n>3
C.p2>p1,n<3 D.p2>p1,n>3
13.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该溶液可能是 ( )
①二氧化硫水溶液 ②氯化铵水溶液 ③硝酸钠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4.反应:A(气)+3B(气)2C(气) 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5.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16.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约为1×10-6mol/L,则c(OH-)约为 ( )。
A.1×10-8mol/L B.1×10-7mol/L C.1×10-6mol/L D.1×10-5mol/L
17.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氢钠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 )
A.pH升高 B.酸性增强 C.c(OH一)增大 D.水中c(H+)与c(OH-)的乘积增大
18.一定温度下,将4molPCl3和2molCl2充入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PCl3+Cl2PCl5 ,各物质均为气态。达平衡后,PCl5为0.8mol。若此时再移走2molPCl3和1molCl2 ,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PCl5的物质的量为 ( )
A.0.8mol B.小于 0.4mol C.0.4mol D.大于0.4mol,小于0.8mol
第Ⅱ卷 非选择题(46分)
二、填空题(包括5个小题,共46分)
19. (14分)写出下列各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1)NH3・H2O
(2)H2CO3
(3)Al(OH)3
(4)NaHCO3
(5)CH3COOH
(6)Fe2(SO4)3
(7)NaHSO4
20. (4分)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c(OH-)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0×10-6mol/L,则c(OH-)为 。
21.(4分)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二氧化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 N2H4 (g) + O2 (g) = N2(g) +2H2O (g) △H = -543kJ/mol
N2 (g) + 2O2 (g) = 2NO2 (g) △H = + 67.7kJ/mol
H2 (g) + 1/2O2 (g) = H2O (g) △H = -242kJ/mol
1/2H2 (g) + 1/2F2 (g) = HF (g) △H = -269kJ/mol
(1)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有人认为若用氟气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则反应释放能量更大,肼和氟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2.(14分)某同学用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的浓度:
(1)配制250mL 0.5mol/L的标准溶液所需的称量的质量为 g。
(2)用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mL未知浓度的盐酸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溶液滴定到终点。在锥形瓶的待测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并开始滴定。
手眼:左手 ,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
滴速: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滴定终点的判断: ,即到终点,读出体积并记录。
(3)该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盐酸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①
均是20.00
16.90
②
17.10
③
18.20
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 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填选项编号)
a、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未润洗
b、在盛装未知浓度的盐酸之前锥形瓶里面有少量蒸馏水,未烘干
c、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d、滴定开始前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尖嘴部分有气泡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致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f、滴定开始前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4)该同学所测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3.(10分)某同学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时,将3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并按下表中物质的量进行实验,记录下的时间数据是:16 s、28 s、33 s。请将3个数据填入下表的适当位置,并写出实验结论。
(1)将对应①、②、③的时间分别写出: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编号
加3%Na2S2O3
加H2O
加H2SO4(1∶5)
出现浑浊时间
①
3 mL
3 mL
5滴
(a)s
②
4 mL
2 mL
5滴
(b)s
③
5 mL
1 mL
5滴
(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