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 MB
- 2021-04-16 发布
课时作业(二十四)
一、选择题
1.下面是世界 500 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该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1989 年 1991 年 1993 年 1995 年 1997 年
美国 167 157 159 153 175
欧盟 126 148 155
日本 111 119 135 141 112
中国 0 0 0 2 4
其他 47 48 41 14 10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B.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
答案 A
解析 从表中数据看,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的跨
国公司数量占据了绝对的比例,而跨国公司正是推动全球化最重要的
力量,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2.(2017·安徽马鞍山二模)有学者指出:国际分工是物质前提……国
际协调机制是保障手段。这些均属于技术层面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
的必要条件;而计划经济国家市场化的体制转型,显然归属于制度的
层面,是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实现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
要充分条件。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变革
C.技术因素是实现经济全球化最重要原因
D.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
答案 A
解析 按材料表述,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需要技术层面的因素和市场化
的体制转型等必要充分条件,故 A 项正确;按照材料意思,技术因
素是重要条件但不是最重要原因,最重要原因是体制转型,故 C 项
错误;材料认为是部分国家的经济转型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而不是经
济全球化推动经济转型,B、D 两项倒置了因果关系,故错误。
3.下图是德国某品牌轿车的部分零部件生产分布示意图。该图反映
了( )
A.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B.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德国的汽车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D.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片充分体现了经济全
球化中的生产全球化现象,故选 A 项。
4.(2017·日照高一检测)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
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
球稳定服务。”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可能是全球化( )
A.推动了世界贸易的规范化 B.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C.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D.促进了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答案 B
解析 “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说明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
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B 项正确。
5.与下列宣传画报相关的主题分别是( )
A.知识经济 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 可持续发展
C.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 D.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
答案 B
解析 俄罗斯入世后,世贸组织从此将覆盖全世界 97%的贸易,是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被喻为“拯救人类的
最后一次机会”,关注的是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
6.(2017·青岛学测模拟)下列表述最能反映下图漫画主题的是( )
A.金融风险日益加深 B.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C.两极对峙格局加剧 D.全球经济差距扩大
答案 D
解析 漫画主题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的‘赌
局’”,没有涉及金融风险的内容,故 A 项错误;漫画无法体现贸
易保护主义,故 B 项错误;两极格局指以美苏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
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对抗格局,与漫画中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
家不符,故 C 项错误;在这不平等的“赌局”中,发展中国家的财
富集中到发达国家,两者的经济实力差距拉大,故 D 项正确。
7.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
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
日产……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汽车制造业落后于世界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D.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被外企吞并
答案 B
解析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材料反映的是这种趋势
在中国的表现,B 项正确;材料没有将中外进行对比,排除 A 项;
这种现象是主动合作,C、D 两项错误。
8.(2017·苏州高新区学测模拟)下列组织中,中国目前加入的是( )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知识,中国于 1991 年参加亚太经合组织,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中国从五年前惊呼“狼来了”到现在“与
狼共舞”,说明中国( )
A.抑制了全球化的趋势
B.遏制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C.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D.已融入世界大市场中
答案 C
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
战,我们只有趋利避害,融入世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从惊
呼“狼来了”到“与狼共舞”反映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断深化。
10.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
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
个过程的一部分。”这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B.发展中国家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达国家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更加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答案 A
解析 关键信息: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
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
分”说明了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
的制订,A 项正确;B 项“顺应”说法没有准确地概括题干材料的观
点;C 项“责任”问题在题干中没有涉及;D 项由“不能只是给发展
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可知是错误的说法。
11.有人说:“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
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
要赔上 23 000 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D.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答案 D
解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材料体现的
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消极影响,而且过于绝对化。答案为 D 项。
12.在当今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经济蛋糕是做大了,
但是在分配经济蛋糕时,“大蛋糕分给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面包屑”。
对此,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 )
A.反全球化,坚持走独立发展道路
B.反对全球化只使发达国家受益
C.反对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分化加剧
D.反对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应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答案 D
解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发展中国家
应积极应对,呼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是反
对、逃避。
二、非选择题
13.当今世界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
增强,这种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美国波音公司的 777 型客机由 13.25 万个主要零部件组成。
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 545 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 家日本供应商制
造飞机机身、机门和机翼,1 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
3 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
国家类别 1970 年 1992 年
32 个发展中国家 108 美元 279 美元
21 个发达国家 3 129 美元 22 185 美元
——《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这种趋势下存在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如何应对这种趋势的挑战?
答案 (1)经济全球化。
(2)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原因:国际经济旧秩序。
(3)坚持改革开放;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任答两点即可,其他言
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知,它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趋势;第(2)问,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知发展中国家和发
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本原
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挑战”。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麦道公司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
材料二 漫画:资本的跨国流动
材料三 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 GDP 总额的 1/4 左右。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 6%;2000 年,增长速度达
到 12.5%。
材料四 据联合国《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1980 年全球已有 15 000
家跨国公司,35 000 家分支机构;2000 年全球有 63 000 家跨国公司,
分支机构达 70 万家。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的
30%。目前,全球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 4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麦道公司需要如此多的国家为其生产飞机零
部件?
(2)根据材料四,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以上材料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请分别依据四则材料
说明。
答案 (1)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客观上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
界的限制;国际分工也使得各国的技术和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充分利
用这些优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的生产利润。
(2)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
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提高了国际分工水平;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
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3)经济全球化趋势。材料一:反映生产的全球化。材料二:反映资
本的全球化;材料三:反映贸易的全球化;它们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表
现。材料四:反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解析 本题考查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各种具体表现的掌握。第(1)
问可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等方面回答。第(2)问主要是结合材
料回答。第(3)问要求对各则材料进行概括归纳,得出其各自反映的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相关文档
- 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突破专题过关检2021-04-16 17:15:445页
-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1-04-16 17:15:2615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江苏专版专2021-04-16 17:13:506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新探究2021-04-16 17:08:236页
- 高三数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章末检2021-04-16 17:06:118页
- 2019版一轮复习理数通用版高考达标2021-04-16 17:06:016页
- 《小学生数学报》四年级上学期数学2021-04-16 17:04:4837页
- 2020届初中物理章节复习 第3章 物2021-04-16 17:04:076页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考试质量2021-04-16 17:03:473页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2021-04-16 17:03:2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