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8.00 KB
- 2021-04-16 发布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月考试题(二)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
C. 当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分子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D.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的重力产生的,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运动所占据的空间之和,选项A错误;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标志,故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选项B正确;因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分子力接近为零,故分子势能近似为零,故当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分子势能认为不变,选项C错误;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的碰撞产生的,不是由气体分子的重力产生的,故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的压强仍然存在,选项D错误;故选B.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气体的内能;气体的压强产生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热学中的关于气体的几个知识点;要知道由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所以气体的体积实际上是气体运动占据的空间;由于气体分子力近似为零,故分子力近似为零,分子势能为零;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的碰撞产生的。
2.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正在葡萄枝上休息静止状态,若葡萄枝的倾角为α,则葡萄枝对重为G的蜗牛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Gsinα B. Gcosα
C. G D. 小于G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蜗牛静止,说明蜗牛处于平衡状态,即所受合力为零,因此,蜗牛受到葡萄枝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蜗牛重力,方向竖直向上,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葡萄枝对蜗牛的作用力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A. Gsinα与分析结果不符,故A错误。
B. Gcosα与分析结果不符,故B错误
C. G与分析结果相符,故C正确。
D. 小于G与分析结果不符,故D错误。
3.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以下选项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1 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2.4 m/s2
C. 前3 s内的位移是6 m D. 3 s末的速度是3.6 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
故A错误。
B. 第3s内的位移为
解得a=1.2m/s2,故B错误;
C. 前3s内的位移为
故C错误。
D. 3s末的速度为
v=at=3.6m/s
故D正确;
4.如图所示,在一辆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设车足够长,则两个小球 ( )
A. 一定相碰
B. 一定不相碰
C. 不一定相碰
D. 难以确定是否相碰,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球一开始同平板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停止时,由于惯性,两球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也就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因此,在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它们一定不会相碰.故B项正确.
5.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如图,则在0到5s的时间内,关于甲、乙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s到1s内,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小 B. 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
C. 第3s到5s内,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小 D. 两物体相遇两次
【答案】B
【解析】
【详解】A. 0s到1s内,乙物体的速度始终大于甲,所以间距逐渐变大,故A错误。
BCD. 前3s内甲的位移:
前3s内乙的位移:
S乙=2×3=6m
所以在第三秒末甲与乙相遇。此后乙速度始终大于甲的速度,所以甲与乙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二者不会再相遇,故CD错误B正确。
6.“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度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
A. 人在a点时速度最大
B. 人在ab段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
C. 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D. 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
人下落至b处,拉力等于重力,加速度为零,获得最大速度.故A错误.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加速度向下,并且随着下降弹力绳的拉力逐渐变大,加速度减小,人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加速度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选项C正确;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但是弹力大于重力,不是处于平衡状态,选项D错误;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根据物体的受力判断物体的运动,知道合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
7. 如图,电梯内重为10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某时刻,乘客观察到测力计示数变为8N,则电梯可能( )
A. 匀加速向上运动 B. 匀减速向上运动
C. 匀加速向下运动 D. 匀减速向下运动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因F=8Nv, 所以P向右减速运动,
对P: T+μmg=ma1①
对Q: mg- T=ma1②
a1=7.5m/s2 ③(1分)
方向向左
(2)设经过时间t1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则
④
位移⑤
由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此后P将继续向右减速
加速度:m/s2⑥
当其速度减为0时,位移⑦(
可知P在速度未减为0时没有到达B端,此后P将反向向左加速从A端离开传送带
由:⑧
得:m/s ⑨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主要考查了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过程,分清过程是关键,特别注意摩擦力方向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