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 MB
- 2021-04-16 发布
慈溪市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适应性考试
地理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至 2020 年,长江三角洲“两小时经济圈”将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全境以及安徽除毫州以外
的总共 4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分布图,回答 1~2 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
A.高等级城市数量较多,低等级城市数量较少
B.等级最高且服务种类最齐全的城市是南京
C. 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2.下列对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产业集聚,地区内部竞争激烈
B.交通线的建设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城镇体系建设的目的是扩大上海城市规模
D.交通一体化先行,跨省交通突破行政边界
2018 年 2 月 28 日,北京局部有零星小雪,东北大部出现强降雪天气。下图为该日 14 时亚洲
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 3~4 题。
3.图中
A.甲地昼夜温差明显 B.丙地比乙地风力强 C. 丙地吹东南风 D.丁地位于台风眼
4.此时
A. 珠三角地区可能会发生泥石流
B.北京降雪小是因为锋前暖气团较干燥
C.海南岛东部沿海受风暴潮袭击
D.东北地区暴雪区域多处于冷锋的锋前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
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
此完成 5~6 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液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秋季
D. 冬季
6.樟树对干旱环境反应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①树干脱皮 ②根系枯萎 ③气孔收缩 ④大量落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图 a 示意某地地
形剖面,图 b 示意该地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据此完成 7~8 题。
7.若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
A. 背斜山
B. 背斜谷
C. 向斜山
D. 向斜谷
8. 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B.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
C.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D. 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
图 I 为某城市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 A 地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具体
做法如图 II 所示)。当地农民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及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
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马铃薯为喜光、喜水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
(12~15℃适宜)且土壤透气性好,宜施有机肥、忌渍水。据此完成 9~10 题。
9. 图中最适合布局冬季度假区的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10.关于该地马铃薯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垄沟可以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
B. 夏季种植,秋季收获利于马铃薯生长
C. 覆盖稻草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
D.稻草覆盖技术能增大昼夜温差,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 Q1、壤中流(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Q2 和浅层地下径流
Q3.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
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 11~12 题。
11.该流域地表径流 Q1 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
A. T1
B. T2
C. T3
D. T4
12.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A.Q1 减少,Q2 增加
B.Q2 减少,Q3 增加
C.Q1 增加,Q2 减少
D.Q2 增加,Q3 减少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
生态。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出现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浙江多地农村涌
现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一中游农产品加工一下游农产品销售
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现象。下图示意“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读图完成 13~14 题。
13.与传统模式相比,新的运营模式会
A. 减少运输成本
B.增加产品库存
C.减少产品销量
D. 增加销售成本
14. 该地产业集聚有利于
①缓解人地矛盾②促进交通运输建设
③提高人口迁出率 ④降低老年人口比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
15.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D. 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16.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它可能分布在该城的
A. 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产业梯度主要指由于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禀赋、经济、技术、产业分工差异而在产业结构
水平上形成的阶梯状差距,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据此完成 17~18 题。
17. ①、②、③、④代表的产业要素分别是
A.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
B.劳动力、资本、能源、技术
C.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
D.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
18.目前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B. 劳动力密集型
A. 能源密集型
C. 资本密集型
D. 技术密集型
下图示意位于亚欧大陆 40°N-50°N 四地区 1 月和 7 月的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
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下图,完成 19~20 题。
19.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对应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0. ①②③③四地中
A. ①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
B.②地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大
C.③地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D.④地 7 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距平值大
二、选择题 II(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南极辐合带是一条海洋地理界线,南界为南极洲的海岸线,北界则是一条变动于 50°S~60°S 的
假想线。在南极辐合带中,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下沉至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层之下。下图
是南极辐合带示意图。据此完成 21~23 题。
21. 与南极辐合带成因类似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辐合带的存在让南极比北极地区温暖
B. 南极辐合带造就了庞大的海洋生物量
C. 南极辐合带以北地区冬季海冰覆盖
D.南极辐合带以南地区海水含盐量大
23.南极辐合带是西风漂流的一部分,西风漂流
A.被陆地分割成几部分
B.由盛行西南风吹拂而成
C.受温暖西风影响为暖流
D.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环流
读四地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示意图,回答 24~25 题。
24.四地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25. 四地中
A. ①地位于热带
B. ②地有极昼现象
C.③地一年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④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共 45 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一 黑河一腾冲线附近是我国主要的生态过渡带(下图),该带东北段和西南段地区森林资
源丰富,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来,中段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黄
河水明显变清。
(1)东北段地区的森林曾经遭受大面积砍伐后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
(3 分)
(2)从整体性的角度,说明“黄河变清”对下游地区的影响。(3 分)
(3)与东北段地区相比,西南段地区的树种更为丰富,分析其自然原因。(4 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香草是一种多年生热带藤本香料植物,分布在炎热、潮湿、海拔在 1500m 以下且有一
定遮阴的坡地,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称号。马达加斯加香草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品质最佳的
香草,在全球市场上,80%以上的香草产自马达加斯加。香草从种植到产出豆荚需要三四年时
间,过程中须进行人工授粉才能结英,大约需要手工授粉 600 朵花才能得到 1 千克的香草豆英。
受多种因素影响,香草的价格波动很大,且近两年价格持续飙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农民们为了扩大种植面积,不断侵占国家森林生态保育区,并在培育和加工过程中过度追求经
济效益,因此有些专家认为香草价格的不断上涨可能会扼
杀马达加斯加香草出口产业。
材料二 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等高线图。
(1)马达加斯加岛上山脉呈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填气压带或风带),东部降水丰富,形成
植被景观。(3 分)
(2)判断图中甲、乙两地哪个地区比较适合香草的生长,并分析其适合香草生长的自然原因。
(4 分)
(3)说出香草价格波动较大的原因。(3 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明太鱼,学名黄线狭鳕,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分布于日本海、鞑靼海峡、鄂霍次克海、
白令海等海域。以前中国主要从朝鲜进口冻鲜明太鱼,但近年来日本海的明太鱼资源急剧减少,
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成为明太鱼主要的生活地,俄罗斯取代朝鲜成为中国最大的明太鱼进口国。
材料二 明太鱼干是朝鲜族的传统美食。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发展
明太鱼加工业,现在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明太鱼加工地。该地明太鱼最好的晾晒季节是每年的
10 月至次年 4 月,鱼干需要反复“冻结一融化”,“冻融”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性,品质越
优。每年 10 月初,生活在吉林延边的朝鲜族人民就开始忙碌了,他们在松木搭成的架子上,密
密地挂上一条条处理干净的明太鱼,形成延边独特的明太鱼晾晒场。
材料三 图 1 为明太鱼分布、进口及产品销售路线图,图 2 为明太鱼晾晒图。
(1)根据材料一,推测日本海明太鱼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3 分)
(2)分析延边成为东北亚重要的明太鱼加工地的原因。(5 分)
(3)分析发展明太鱼加工业对延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4 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漢,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
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 3000 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
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
1.6 亿吨。但经过人民 30 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 6253 平方千米,创造 5000
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 10 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
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库布齐地区利用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
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
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材料三右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
(1)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为什么库布齐地区会演变成“死亡之海”。(5 分)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4 分)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