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 MB
- 2021-04-16 发布
- 1 -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三第十一次质量检
测文综地理试题
近年来,依托农村电商平台,陕西省部分地区的县(区)长走进直播间广泛开展电商直
播带货活动,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陕西省县(区)长直播推销的特色农产品可能包括( )
A. 小麦、玉米 B. 猕猴桃、苹果
C. 芒果、菠萝 D. 火龙果、荔枝
2. 县(区)长直播推销特色农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主要依靠的是( )
A. 直播者的个人魅力 B. 产品的品质优
C. 基层政府的公信力 D. 销售价格低廉
3. 县(区)长直播推销特色农产品有利于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原因在于( )
A. 改进了农业生产技术 B. 打通了生产销售链条
C. 调整了农业用地结构 D. 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荔枝主要分布在岭南、四川、福建等地区,菠萝、芒果属于热带水果,不适合在陕西生长。
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粮食以小
麦和玉米为主,水果以猕猴桃、苹果为主,粮食作物小批量销售利润较低,不适合电商直播
销售,陕西省县(区)长直播销售的特色农产品可能为猕猴桃、苹果等,故 B 选项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2 题详解】
县(区)长职位有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其背后的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支撑,因而县(区)长直播特色
农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3 题详解】
题干关键词是“推销”,直播推销打通了生产销售链条,主要影响销售环节,对生产环节影
响小,不能改进生产技术、用地结构和农产品附加值,故 B 选项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农产品分布及农业区位因素的熟悉和掌握。
甲国富煤贫油少气,煤电是该国主要的电力来源。为应对煤炭资源枯竭与能源需求增加的
- 2 -
矛盾,该国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下图为甲国区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国西部沿海风电场发电量最丰富的时段为( )
A. 12--2 月 B. 3--5 月 C. 6--8 月 D. 9--11 月
5. 除风能外,该国最有可能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是( )
A. 沼气 B. 潮汐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6. 造成该国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印度洋东南信风的影响 B. 受沿岸洋流的影响
C. 受大西洋盛行西风的影响 D.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答案】4. C 5. C 6. A
【解析】
【4 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位置及轮廓形状,可知甲国为非洲最南端的南非。结合图可知,该地纬度位于 30°S
附近,该国西部(即大陆西岸),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中纬)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带,
气候类型可能为地中海气候。当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风;冬季受盛行西
风带控制,温和多风。该国处于南半球,南半球冬季即 6-8 月之间,故选 C 项,其他三项错
误。
【5 题详解】
沼气(以甲烷为主),主要是通过各类发酵原料发酵产生甲烷,以此作为使用能源。但是沼气,
需要大量发酵原料,一般多兴起在农村,规模较小,未见有以沼气发电来供应城乡工农业发
展或居民使用的,故 A 项错误。潮汐能,即利用海水(潮汐)涨落来制造电能。潮汐发电,
除了需要有大幅度的潮水涨落条件外,还需要有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海岸线平直,地形
平坦,并由沙或淤泥组成,且缺乏较优越的港湾坝址则不利于建潮汐电站。甲国海岸无大的
- 3 -
海湾和河口,海岸线较平直,不利于建潮汐电站,故 B 项错误。该国所处位置,大部分地区
为热带草原,还有少部分地区分属于热带沙漠及地中海气候,全年晴天日数多,光照充足,
适宜发展太阳能发电,故 C 项正确。可再生能源不包含化石燃料和核能,故 D 项错误。故选
C。
【6 题详解】
根据图得知,等降水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降水量东多西少,主要原因是由于受来自印度
洋的东南信风影响,经地形(迎风坡)抬升,降水充沛。其中,信风、季风或其他盛行风的
干湿程度,并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而要结合实际分析,诸如来自海洋的水汽充足,来自内
陆的水汽稀少,故选 A 项。该国东岸有厄加勒斯暖流(增温增湿),西岸有本格拉寒流(降温
减湿),却不是该国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因为洋流,通常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起决
定作用;其次,如果主要与洋流有关,则等降水量线应与海岸线平行且密集。故 B 项错误。大
西洋西风是该国西海岸降水的主导因素,却不是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的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D 项是该题的易错易混选项,因为等降水量线与该国的等高线分布规律有吻合之处,
故多错选。但是如果说是地形地势因素的话,应该是南、西、东三侧海岸低平地带,降水充
沛(等降水量线数值大且密集),而在北侧高原山地降水稀少(降水量线数值小且稀疏),甚
至形成封闭等降水量线圈。其次,东海岸的地形地势,对于其降水量大,的确起到很重要的
作用,但属于辅助作用而已,最重要的先要有(充足)水汽,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故 D 错误。故选 A。
【点睛】自然资源的分类,按照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
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可再生的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
源两大类。
江西篁岭古村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多为砖木构造,异常古朴。马头墙(下左图)特指高于屋
面的墙垣,因形状酷似马头而得名。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古村唤醒时,家家
户户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辣椒、夏菊、玉米、稻谷簧依作物,整个山村
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下右图为篁岭古村晒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4 -
7. 马头墙的主要功能是( )
A. 遮风 B. 挡雨 C. 防火 D. 防盗
8. 决定篁岭古村农产品晾晒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
A. 房屋朝向 B. 天气状况 C. 建筑风格 D. 地形地势
【答案】7. C 8. D
【解析】
【7 题详解】
古代建筑多以木质为主,从图中可以看出,百姓多是聚族而居,建筑密度比较大,一旦有一
家出现走水现象,就会蔓延到整个建筑群,而高高的马头墙,可以隔断火源,起到防火的作
用,C 正确;江西风沙少,遮风作用小;墙的挡雨功能小;马头墙在屋顶,防盗作用小。故选
C。
【8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古村依山而建,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晾晒农产品,主要是因为房
前屋后平地少,无法晾晒,地形地势是决定篁岭古村农产品晾晒方式的主要因素,D 正确;房
屋朝向 、天气状况、建筑风格不会影响晾晒方式。故选 D。
【点睛】本题以马头墙和篁岭古村晒秋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为了研究陕北地区季节性冻土坡面与未冻土坡面受雨水侵蚀出现的产沙强度情况差异,
某研究小组模拟相同降雨强度(1.2mm·Min-1)持续 60 分钟的降水对比实验,其产沙强度情况如
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5 -
9. 季节性冻土最大深度主要取决于( )
A. 土壤孔隙度 B. 土壤厚度 C. 地表起伏 D. 地表温度
10. 未冻土坡面前 25 分钟产沙强度增长微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降水强度小 B. 坡面径流小 C. 地下径流小 D. 雨水下渗
小
11. 季节性冻土坡面 10-20 分钟阶段产沙强度迅速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
A. 坡面细沟出现 B. 坡面径流减小 C. 坡面植被破坏 D. 坡面沟谷
稳定
【答案】9. D 10. B 11. A
【解析】
【9 题详解】
土壤的孔隙度,即土壤的疏松程度(或说孔隙的多少),一般孔隙较多,冻土深度广度较大,
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气温,并不是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土壤厚度会影响耕地地力,却对于
冻土深度影响不大,因为冻土除了会在土壤中存在,也会在各种岩石中出现。故 B 项不对。
地表起伏程度会影响积雪和光照情况,但对于冻土深度影响不大,地表起伏小冻土广布,但
在山地也会有冻土的存在。故 C 项错误。季节性冻土,即(秋)冬季冻结春(夏)季融化的
土(岩)层。土壤的冻结深度与气温、土质、地下水埋深表面日照(遮阴)情况及表土积雪
等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地表的温度,温度越低,季节性冻土深度越大,D 正确。故选 D
项。
【10 题详解】
读题可知,“某研究小组模拟相同降雨强度(1.2mm·Min-1)持续 60 分钟”,所以降水强度并
无变化,故 A 错误。未冻结坡面,土壤颗粒间隙小,即孔隙小,不易形成地表径流,故在模
- 6 -
拟降水前 25 分钟产沙强度增长微弱(水土流失现象不显著)。季节性冻土的土壤冻结时,体
积膨胀,表层出现(孔隙)裂隙,易受侵蚀,水土流失相对严重。B 正确。地下径流量与坡面
产沙强度关系不大,故 C 项错误。雨水下渗小,则代表雨水多羁留在地表(坡面),则在一定
会加剧坡面侵蚀,导致产沙量增加,但这与实验所得相反,故 D 项错误。故选 B。
【11 题详解】
该题与上题正好相反,季节性冻土在 10-20 分钟阶段产沙强度迅速上升的原因,与冻融侵蚀有
关。土壤中水分冻结时,体积膨胀,在降水过程中,流水侵蚀孔隙,一定程度上产生冰冻消
融,形成坡面细沟,导致流沙增多。A 正确。坡面径流减小,产沙强度下降,与实验所得相反,
故 B 项错误。季节性冻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被(特别是作物)的生长,但并不会导致原
有植被完全破坏或破坏面过大。其次,即使植被破坏是正确的,但也不符合试验后期,产沙
量基本稳定的结果。故 C 项错误。坡面沟谷稳定则不易受侵蚀,并不会短时间内产沙量陡然
攀升,故 D 项错误。故选 A。
【点睛】季节性冻土的时间一般为半月至数月,多年冻土的时间一般为数年至数万年以上。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浙江广大村镇逐渐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
诸暨市的大唐镇起初只有零星的几户家庭制袜作坊,随后迅速发展,袜子产量迅速提升,当地
政府确立了“以贸兴镇”的发展思路,建立袜子交易市场。目前大唐镇的袜乎产量占全球三
分之一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袜都”,使越来越多的袜机制造大、纺纱厂等相关企业逐
渐在大唐镇集聚。下图为大唐镇位置图。
- 7 -
(1)说明大唐制袜企业最初以家庭作坊为主的优势。
(2)简述“一村一品、一镇一品”模式对村镇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3)分析大唐镇“以贸兴镇”的有利条件。
(4)分析袜机制造厂、纺纱厂等企业向大唐镇集聚的原因。
【答案】(1)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生产方式灵活,便于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可根据市场需
求及时调整生产,对市场适应性强;成员间关系密切,方便交流协作;劳动力廉价丰富。
(2)集中发展某种产品,形成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利于吸引相关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
(3)袜业产业发展迅速,货源充足;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袜子生产、交易费用低(交易市
场用地地价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4)接近制袜产业中心,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信息与技术的交流,加速产品的研发与
更新;共享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成本。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大唐镇位置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工业地域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
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家庭制袜作坊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产品简易,生产方式灵活,便于充分利用闲
暇时间;规模小,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对市场适应性强;“一村一品、一镇一品”
的区域经济格局,成员间关系密切,方便交流协作;外来务工人员多,劳动力廉价丰富。
- 8 -
(2)集中发展某种产品,形成品牌,产生规模效应,提高产品竞争力;袜机制造大、纺纱厂等
相关企业逐渐在大唐镇集聚,利于吸引相关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
(3)袜子产量迅速提升,袜业产业发展迅速,货源充足;从图中可以看出,有铁路经过,交通
便利;交易市场用地地价低,袜子生产、交易费用低;当地政府确立了“以贸兴镇”的发展
思路,建立袜子交易市场,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4)大唐镇的袜乎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袜都”接近制袜产业中
心,节省运输费用;企业集聚,利于企业间信息与技术的交流,加速产品的研发与更新;在大
唐镇集聚,共享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成本。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 40000 米以上,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
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出 4℃-6℃,甚至达 10℃。高原面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
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形成降水,使高原面上冰川、积雪广布,成为众多湖泊、大江天河的补
给来源,被称为“亚洲水塔”。高原面上的热力上升运动对周边地区也产生重大的影响,甚
至打破周边区域的水平衡,如导致我国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下图为夏季热力作用下青
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
(1)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的原因。
(2)分析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的原因。
(3)简述近几十年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冰川积雪、湖泊产生的影响。
【答案】(1)大气的主要热源来自地面辐射;高原面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高原大气离高原地面近,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
高;周边同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接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2)青藏高原隆升,阻挡了海洋水汽进入;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环流流向高原,在广
阔的高原面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雪);通过环流返还到盆地的气流水汽含量少,盆地上空气流下
- 9 -
沉,降水稀少;青藏高原的北面为阴坡,冰川积雪融化量少,返回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少(青藏
高原冰雪融化后绝大部分流向印度洋、太平洋,通过径流返回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少)(后面三
点答对 2 点即可)
(3)冰川积雪蕴藏量减少;冰川积雪分布面积退缩(雪线上升);湖泊的数量增多;湖泊面积
扩大(水量增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考生获
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从原理上分析,大气的主要热源来自地面辐射;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面空气
稀薄,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注意问的是较
周边同高度大气高,高原大气离高原地面近,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高度大气因距
地面远,接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2)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夏季风带来的水汽,青藏高原隆升,阻挡了海洋水
汽进入;高原面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
汽随着环流流向高原,在广阔的高原面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雪);通过环流返还到盆地的气流水
汽含量少,盆地上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青藏高原的北面为阴坡,气温较低,冰川积雪融化量
少,通过径流返回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少,返回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少,青藏高原冰雪融化后绝
大部分流向印度洋、太平洋。
(3)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量增大,冰川积雪蕴藏量减少;冰川积雪分布面积退缩,雪
线上升;地表水增多,湖泊的数量增多;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
14.[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年春节期间国内夜间总体消费金额、消费笔数分别达全天消费量的 28.5%、25.7%,
游客的夜间消费占比近三成。夜间旅游已成为旅游目的地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众
多城市都已将“夜游”作为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
简述发展夜间旅游对城市旅游业的意义以及需采取的相关措施。
【答案】意义: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刺激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来
与白天不同的旅游体验,丰富旅游项目;提高旅游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
措施:完善与夜间旅游相配套的设施(如街道灯光、食宿、交通等);注重夜间游的安全保障;
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夜间旅游项目。
- 10 -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夜间旅游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旅游开发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
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游客的夜间消费占比近三成,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刺激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消
费人群的增加,可增加就业机会;夜晚的休闲游更有助于游客对当地文化的感知与生活方式
的体验,带来与白天不同的旅游体验,丰富旅游项目;旅游资源夜间利用,提高旅游资源的使
用效率,旅游体验更好,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
随着夜间旅游的兴起,必然会带来电力、自来水、地铁、公交、公共卫生、市政管理、安全
保卫和应急救援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压力,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加大相应的投入,并
务实提升公共治理水平,完善与夜间旅游相配套的设施(如街道灯光、食宿、交通等),注重夜
间游的安全保障;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夜间旅游项目,提高夜间旅游的吸引力。
15.[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黄河三角洲为典型的滨海盐碱地,具有含盐度高、肥力低、透气性差、板结现象严重等特
点。1980 年初,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始大规模营造人工林和种植耐盐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对
滨海盐碱地起到了很好的改良作用。
简析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众多的自然原因以及植被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
【答案】原因:海拔低,易海水入侵,旱季蒸发旺盛,使含盐量高的地下水返回地表,引起土
壤盐渍化。
作用:耐盐植物吸收土壤盐分,降低土壤盐度;减少表土水分蒸发,抑制地下水位上升;根系
不断扩展可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枯枝落叶分解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涵
养更多水源,稀释土壤盐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为背景,考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等高中地理主
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众多的自然原因: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
积形成的,地势低平,海拔低,海水易入侵,地下水的盐度高。在旱季,由于蒸发旺盛,使
含盐量高的地下水不断上升到地表,盐分在地表大量积累,引起土壤盐渍化。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植植被,其作用是:耐盐植物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盐分,降低
- 11 -
土壤盐度;可以减少表土水分蒸发,保持表土的湿度,抑制地下水位不断上升;根系不断扩
展可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改善土壤板结现象;植被的枯枝落叶分解后,可以增加土
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植被可以涵养更多水源,对土壤盐分起到很好的稀释作用。
相关文档
-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1-04-16 12:35:177页
- 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20届高三第十一2021-04-16 10:14:0714页
-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2021-04-16 03:27:0510页
- 【物理】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1-04-16 01:10:1611页
- 【政治】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1-04-16 00:42:0311页
-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4-16 00:00:5111页
-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4-15 21:24:438页
-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4-15 21:01:0119页
- 【历史】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1-04-15 17:11:5314页
- 【政治】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1-04-15 15:34:33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