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 MB
- 2021-04-16 发布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一、单元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60分,每小题2分。)
1. 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为政以德 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3.朱熹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说明朱熹认为
A.“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的 B.“天理”和“人欲”是可以并存的
C.“天理”和“人欲”对人类来说是同等重要的
D.“理”是世界的本原和天下万物永恒存在的普遍规律
4. 李贽说:“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其思想核心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维护封建礼教 C.反对盲目遵从 D.主张学以致用
5.下列人物中主张把伦理道德和理气结合起来,指出用道德理性支配和指导人们行为的是:
A、孔子 B、朱熹 C、李贽 D、顾炎武
6.下列哪些因素为明末清初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基础①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图中,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以“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为创意,造型以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为创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法家思想与造纸术 B.墨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
C.儒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 D.儒家思想与造纸术
8.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中国书画卷震惊世界,舞蹈演员肢体所绘的山水图令人难忘。下列有关我国山水画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山水画是国画中三大画科之一
B. 是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C. 唐朝王维的山水画有“画中有诗”的特点
D. 山水画的灵魂是意境,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9.《三国演义》中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当时的史实
A.用“四诊法”为其号脉 B.使用了外科手术
C.查阅了《黄帝内经》 D.参考了《本草纲目》
10.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启蒙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11.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12.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3.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化妆方法。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红色代表忠勇正义等。其中表示“铁面无私”的主色调是
A.白色 B.蓝色 C.黑色 D.黄色
14、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其中苏州的桃花坞和天津的杨柳青最著名,有南桃北柳之说。杨柳青年画风格独特,构图丰满,线刻精工细腻,人工染色艳丽,而且富有装饰趣味,为大众生活添加了欢乐,成为一年一度除旧迎新,履吉纳福的必备艺术品。杨柳青年画作品应属于( )
A、文人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D、宫廷画
15. 吴倩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
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
你的判断应该是
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
16. 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 B.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
C.《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 D.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
17.“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顺应自然生活就是至善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18. 右图是张宇航同学在罗马旅游时拍下的一张古罗马文
艺复兴运动遗址照片。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
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B.很多是城市国家,有自治权,政治环境宽松
C.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有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D.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
19.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A.否定教会的作用 B.矛头只指封建专制 C.肯定人的作用 D.宣扬了等级观念
20.14-16世纪的西欧文学与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都体现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下列作品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④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21.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22.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23. 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小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C、《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D、《悲惨世界》
24.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伏尔泰在这段话里主要表达了
A.生而平等是天赋人权 B.反对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 D.主权在民的思想
25.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冥王星正式从九大行星中除名,而将其列入“矮行星”。冥王星的发现当时是根据
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 B.牛顿理论的推算
C.法拉第学说的计算 D.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
26.下列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 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③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则是被上帝选择的强者 ④直接批判了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27.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改良的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28、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揭示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充分体现了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浪漫情怀。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
A、《人间喜剧》 B、《西风颂》 C、《母亲》 D、《等待戈多》
29某同学在欣赏一幅作品是看到了这样一组词“变形”“夸张”“抽象”,他看到的作品最有可能是
A、《日出印象》 B、《干草堆》 C、《十四朵向日葵》 D《格尔尼卡》
30、电视作为传媒的工具,业已深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图片主要展示了电视的哪一功能( )
A、传播资讯 B、展示艺术品 C、娱乐 D、远程教育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选择题答题卡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
31、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13分)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3分)
(2)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的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4分)
(3)宋词分哪两大流派,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3分)
(4)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谁的什麽画?(2分)这时期什麽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材料一: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右图)。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雕像中,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他抓住了一条蛇,但同时臀部被咬住了;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但被惊呆了,正在奋力想把腿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父亲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
材料二: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1 分)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2分)《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2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及核心思想主张。(2分)
⑶分析材料三,概括卢梭在国家学说方面提出的主张及指导思想。(3分)
(4)概括上述历史现象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与共同影响。(3分)
33、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科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人们十分关注历史上科技发展及其作用和影响等问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一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展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稳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又增加了4件。——《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三
图一富尔顿“克勒蒙”号汽船 图二本茨“奔驰1号”汽车
材料四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一1885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分别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此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条件有哪些?(2分)
(3)观察材料三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交通工具在动力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3分)
(4)依据材料四,列举 “生气勃勃地发展为奇妙有用的东西”两例(名称和发明者)。当时中国成了“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