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50 KB
- 2021-04-16 发布
2018-2019学年甘肃省民乐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2题为多项选择题,选错得0分,选不全得2分。)
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标量
D. 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2.如图所示,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忽略空气阻力,小孩在匀速下滑时,关于小孩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B. 受竖直向重力、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C.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D.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 受力物体必定也是施力物体
C.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D. 鸡蛋碰石头鸡蛋破,因为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4.甲、 乙两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 x—t )图象如右图所示, 则在 0~t2 时间内( )
A. 甲、 乙两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
B. 甲质点做直线运动, 乙质点做曲线运动
C. t1 时刻两质点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 0~t2 时间内, 甲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乙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 前5s质点静止
B. 10s末质点的速度为3m/s
C. 0~15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3.5m/s
D. 5~15 s内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0.3m/s2
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遵循的方程为x=6t-t2(其中,x的单位为 m,t的单位为s)。则该物体在0~4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
A. 11m B. 10m C. 9m D. 8m
8.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B.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方向的,但可以不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C. 木块放到桌面上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D. 弹簧的弹力方向总是沿弹簧方向,但可以沿弹簧向外
9.物体 A 的加速度为3 m/s2 ,物体 B 的加速度为-5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 B 的速度可能在减小 B. 物体 B 的速度变化比 A 的速度变化快
C. 物体 A 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D. 物体 A 的加速度比 B 的加速度大
10.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A. B. C. G D.
11.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 )
A. 5 N 7 N 8 N B. 5 N 2 N 3 N
C.1 N 5 N 10 N D.10 N 10 N 10 N
1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0,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比分别为( )
A.
B.
C.
D.
二、实验题(2小题8空,每空2分,共16分。)
13.“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
(3)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_________发生变化(选填“会”或“不会”)
14.(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只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 ________.
(2)如下图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则打点计时器打出D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4小题共46分。)
15(10分).如图所示,质量m=5kg的木块静止于水平面上,现用大小为3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上的拉力F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水平地面匀速滑行.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木块对地面压力的大小;
(2)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6(12分).一个物体从 80m 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2,求:
(1)该物体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落地前的最后 1s 的初速度是多少?
(3)在落地前最后 1s 内通过的高度是多少?
17(12分).甲、乙两车均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初始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x0=75m处.甲车始终以v1=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乙车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xm;
(2)经过多少时间t,乙车追上甲车?
18(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0,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0.6,cos370=0.8,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多大?
(2)若物体乙的质量m2=4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每段轻绳的最大承受拉力均为15N。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且轻绳不断裂,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2题为多项选择题,选错得0分,选不全得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B
D
A
D
B
AD
AB
BC
ABD
AC
二、实验题(2小题8空,每空2分,共16分。)
13. F B 不会
14.交流 6V以下 0.96 2.0
三、解答题(4小题共46分。)
15(10分).(1)32N (2)0.75
【解析】
(1)木块沿水平地面匀速滑行,故木块受力平衡;
那么在竖直方向上有:
所以有:;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木块对地面压力的大小也为;
(2)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则有:
解得:。
16(12分).(1)4s(2)30m/s(3)35m
【解析】
(1)根据可知下落时间;
(2)由(1)所得结果可知,落地前最后1s就是第4s,这1s得初速度,也就是第3s的末速度,故有 。则落地前最后1s初速度为:;
(3)落地前最后1s通过的高度为: .
18(12分).(1)100m(2)15s(3)10s
【解析】
试题分析:(1)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用时为t1,则:
v1=at1①
两车距离②
由①②得:sm=100m
(2)乙车追上甲车用时为t,此间比加车多走s0,即:
at2﹣v1t=s0
解得:t=15s
17(12分).(1) (2)1.2kg
【解析】
(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有:
(2)当乙物体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
有
所以当,
解得:
即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1.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