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0.50 KB
- 2021-04-16 发布
牡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 理科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1-10每道1分,11-40每道2分)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有一定的面积
C.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2.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3.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源于落基山脉东坡 ②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
③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 ④是美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对田纳西河流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田纳西河上游地区为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冲积平原,下游地区为丘陵
②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和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③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④田纳西河的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6.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牡丹江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7.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快,成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部门是
A.畜牧业 B.谷物种植业 C.园艺业 D.迁移农业
读“我国能源调运示意图”,回答8-10题。
8.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
9.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其资源赋存量较少
②对资源需求量小的区域其资源赋存量较多
③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0.“西气东输”的重要意义有
①是西部大开发骨干工程,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改善环境
③有利于西部农牧业发展,减轻风沙危害
④有利于缓解东部能源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回答11—12题。
11.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12.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
A. 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B 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
C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再移回赤道
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开垦荒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据此回答13—16题。
13.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及制约因素是
A.气候资源优势 水源不足 B.土地资源优势 热量不足
C.动物资源优势 地形崎岖 D.劳动力资源优势 土地贫瘠
14.“北大仓”的发展方向应是
①退耕还林 ②绿色食品基地 ③大力发展工业 ④农业现代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土广泛分布,但土层薄,极易被风吹蚀
B.松嫩平原气候寒凉,只能两年三熟
C.内部自然条件差异大,可划分为不同的农业生产区域
D.耕地被高地或沼泽分割,地块小,不适合机械化生产
16.有关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 B.两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C.两区都是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劳动生产率高 D.两区的农场均为大型国有农场
17.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A.人口增长过快 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气温日较差大
1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是
①夏季多暴雨 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全年降水丰沛 ⑤本区地壳常年大面积的升降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很多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据此回答19—20题。
19.下列5项中属湿地范畴归类正确的组别是
①红树林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0.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的功能或用途有
①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②调节气候 ③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④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⑤调蓄洪水 ⑥净化水质 ⑦维持生物多样性 ⑧美化环境
A.①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⑧ C.④⑤⑥⑦⑧ D.②⑤⑥⑦⑧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读下表,回答21—22题。
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情况
1949年
1954年
1958年
1971年
1977年
1984年
1995年
1997年
湖泊面积(亿 km3)
4350
3915
3141
2820
2740
2691
2625
2145
容积(亿 km3)
293
268
228
188
178
174
167
150
21.引起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南水北调 ④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A.水体富营养化 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 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
23.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而言,其吸引力主要在于
A.廉价的劳动力 B.发达的科学技术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管理理念和水平
24.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其有利影响是
A.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B.延长产业升级时间
C.转移、扩散污染 D.减少就业机会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分析回答25~26题。
25.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26.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多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27.GIS的全称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导航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28~30题:
28.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29.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30.无论是在飞机或汽车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有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A.自己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31.下列节日中,上海白昼最长的是
A. 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
32.当南京昼夜平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 B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C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 D南、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都变慢 B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C北半球昼长夜短 D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以北,直射点向北移动
34.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①华北平原供水极其紧张 ②因黄河水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
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 ⑤主要为了减小长江的洪涝灾害
⑥因我国的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④⑤⑥
35.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 莫霍界面 B 古登堡界面 C上、下地幔之间 D 内、外核之间
36.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潜水的潜水员会感觉到
A. 上、下颠簸 B 左、右摇晃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7.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38.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读下图“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39—40题:
3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40.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二 综合题(共30分)
41.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10分)
⑴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 。
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
⑵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
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 __。都有大面积的 和
种植;不同之处是_____ ______________ ___ _
(2)比较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区位条件
两者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A
A
43.读下图回答(10)
(1)图中B两地此时是日出还是日落? 。
(2)此时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3)这一天,A地昼长为______小时;B地夜长约为___ __小时;
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的是____ ___。
(4)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 ;B和C两地相比,自转线速度关系 ,自转角速度关系
(5)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
北半球的昼夜变化状况 。
地理(理科)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1-10每道1分,11-40每道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A
A
D
C
A
D
D
B
D
B
D
C
D
B
C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7
38
40
D
C
A
A
A
D
A
A
C
C
C
D
D
C
B
A
D
A
D
B
二 综合题(共30分)
41.(共10分)
(1)过度垦殖、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1分)水资源不合理使用;(1分)
“三北”防护林工程;(1分)
合理放牧;退耕还牧;合理用水;恢复植被(任选2点2分)
(2) 深居大陆腹地据海远 (1分)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1分)
(3)黄土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地遭到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过度樵采;轮荒;开矿(任选3点3分)
42.(共10分)
⑴商品谷物农业(1分),小麦和玉米(1分)
不同之处:美国还有乳畜业生产(1分);而我国东北部地区则有水稻种植(1分)
⑵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任选3点3分)
⑶热量不足,光照不足(1分)
⑷工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1分);气候寒冷,利于牧草生长(1分)
43.(共10分)
(1)日落 (2)90度 (3)4小时 10小时 B
(4)20 B大于C B等于C
(5)昼短夜长 昼变长夜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