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6.00 KB
- 2021-04-16 发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知识点睛
1.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Q)
(1)定义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 下进行时,反应所 或 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为 。通常用符号 表示。
(2)意义
反应吸热时,Q 为 值;反应放热时,Q 为 值。注:反应热的数据可以通过实验测得,也可以运用理
论计算求得。
2. 化学反应的焓变
(1)焓(H)
①定义
焓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
②意义
相同量的不同物质所具有的能量 ,其焓
。
(2)焓变(△H)
①定义
焓变为 的总焓与 的总焓之差,符号为 。
②表达式
△H =
③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等压条件下,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 焓变等于 ,即△H =Qp
④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H>0,Qp>0,反应 热量,为 反应;
△H<0,Qp<0,反应 热量,为 反应。
⑤焓变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
△H = 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总和 - 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总和
1
1. 热化学方程式
(1)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是把一个化学反应中
和 同时表示出来的方程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①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标注
要在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 注明各物质的
。一般用英文字母 、 和 分别表示气态、液态和固态,水溶液中的溶质则用表示。书写时一般不注“↑”、“↓”和反应条件。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
在△H 后要用括号注明 。对于 298 K 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温度。△H 的单位为 或 。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
a.表示 ,可以是分数。
b.根据焓的性质,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H 数值的绝对值 ;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 数值改变 ,但绝对值 。
2. 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其反应焓变都是 的,这一规律称为 。
(2)盖斯定律的应用(利用已知反应焓变求未知焓变) 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 。
二、精讲精练
1. 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
C.吸热反应中由于吸收能量,因而没有利用价值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2
1. 下列关于△H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B.△H>0 表示放热反应,△H<0 表示吸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H>0
D.△H 越大,说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2. 在化学反应 H2+Cl2 2HCl 中,已知断开 1 mol H-H 需
要吸收能量 436 kJ,断开 1 mol Cl-Cl 需要吸收能量 243 kJ, 形成 1 mol H-Cl 释放能量 431 kJ,判断该反应( ) A.放出 83 kJ 热量
B.吸收 183 kJ 热量
C.放出 183 kJ 热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 CO(g)与 H2O(g)反应生成 CO2(g)与 H2(g)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O(g)和 H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CO2(g)和 H2(g)具有的总能量
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D.CO2(g)和 H2(g)反应生成 CO(g)和 H2O(g)要放出热量
4. 已知 H2(g)+1/2O2(g) H2O(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 代表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
B.c 代表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
C.b 代表反应热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0
3
1.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都必须标明聚集状态
B.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表示分子的个数
C.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发生改变,△H 值改变
D.同一化学反应,反应条件不同,△H 值可能相同
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 2SO3 △H= -196.6 kJ•mol-1 B.H2(g)+1/2O2(g) H2O(l) △H= -285.8 kJ C.2H2(g)+O2(g) 2H2O(l) △H= -571.6 kJ•mol-1 D.C(s)+O2(g) CO2(g) △H= +393.5 kJ•mol-1
3. 在 298 K 时,已知 2 mol H2 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
571.6 kJ,表示 H2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2H2(g)+O2(g) 2H2O(l) △H= +571.6 kJ•mol-1 B.2H2(g)+O2(g) 2H2O(g) △H= -571.6 kJ•mol-1 C.H2(g)+1/2O2(g) H2O(l) △H= -285.8 kJ•mol-1 D.H2(g)+1/2O2(g) H2O(g) △H= -285.8 kJ•mol-1
4.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l2(g)+H2(g) 2HCl(g) △H= -184.6 kJ•mol-1
②2Na(s)+Cl2(g) 2NaCl(s) △H= -822.0 kJ•mol-1
③CaCO3(s) CaO(s)+CO2(g) △H= +178.2 kJ•mol-1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2)生成 1 mol NaCl(s)时,△H= kJ•mol-1。
(3)1000 g CaCO3(s)完全分解时,吸收的热量为 kJ。
5. 写出符合要求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 298 K 时,稀盐酸和 NaOH 稀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放出 57.3 kJ 热量。
(2)在 298 K 时,4 g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 222.5 kJ 热量。
4
ol 红磷(s)
放
出
1. 在 298 K 时,已知 1 mol 白磷(s)转化成 4 m
18.39 kJ 热量,又知 P4(s,白)+5O2(g) 2P2O5(s) △H1;
4P(s,红)+5O2(g) 2P2O5(s) △H2。则△H1 和△H2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 B.△H1>△H2
C.△H1<△H2 D.无法确定
2. 将TiO2 转化为TiCl4 是工业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反应之一。已知: TiO2(s)+ 2Cl2(g) TiCl4(l)+ O2(g) △H1= +140.5 kJ•mol-1;
C(s,石墨)+1/2 O2(g) CO(g) △H2= -110.5 kJ•mol-1。则反应 TiO2(s)+2Cl2(g)+2C(s,石墨) TiCl4(l)+2CO(g)的
△H 是 。
3. 在 298 K 时,已知:
C(s,石墨)+O2(g) CO2(g) △H1= -393.5 kJ•mol-1 2H2(g)+O2(g) 2H2O(l) △H2= -571.6 kJ•mol-1
2C2H2(g)+5O2(g) 4CO2(g)+2H2O(l) △H3= -2599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出 298 K 时由 C(s,石墨)和 H2(g)生成1 mol C2H2(g)的反应焓变为 。
4. 已知:H2O(g) H2O(l) △H1= -Q1 kJ•mol-1 C2H5OH(g) C2H5OH(l) △H2= -Q2 kJ•mol-1
C2H5OH(g)+3O2(g) 2CO2(g)+3H2O(g) △H3= -Q3 kJ•mol-1
若使 23 g 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单位:kJ)为( )
A.Q1+Q2+Q3 B.1.5Q1-0.5Q2+0.5Q3 C.0.5Q1-1.5Q2+0.5Q3 D.0.5(Q1+Q2+Q3)
5.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 H2O(l) △H= -285.8 kJ•mol-1 C3H8(g)+5O2(g) 3CO2(g)+4H2O(l) △H= -2220 kJ•mol-1
(1)1 mol H2 和 2 mol C3H8 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 释放的热量为 。
(2)现有 H2 和 C3H8 的混合气体共 5 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 6264.5 kJ,则混合气体中 H2 和 C3H8 的体积比是 。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l) H2O(g) △H=+44 kJ•mol-1
试写出丙烷燃烧生成 CO2 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5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睛
1. (1)温度 释放 吸收 反应热 Q
(2)正 负
2. (1)①能量 H
②不同 不同
(2)①反应产物 反应物 △H
② H(反应产物)- H(反应物)
③反应热
④吸收 吸热
释放 放热
⑤旧 新
3. (1)物质的变化 反应的焓变
(2)①括号 聚集状态 g l s aq
②反应温度 kJ•mol-1 J•mol-1
③a.物质的量
b.加倍 符号 不变
4. (1)一样 盖斯定律
(2)代数和
二、精讲精练
1. C
2. C
3. C
4. B
5. D
6. B
7. C
8. C
9. (1)①② ③
(2)-411.0
(3)1782.0
10. (1)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3 kJ•mol-1
(2)CH4(g)+2O2(g)=CO2(g)+2H2O(l) △H= -890.3 kJ•mol-1
11. C
12. -80.5 kJ•mol-1
6
13. +226.7 kJ•mol-1
14. B
15. (1)4725.8 kJ
(2)1:1
(3)C3H8(g)+5O2(g)=3CO2(g)+4H2O(g)△H= -2044.0 kJ•mol-1
7
相关文档
- 复习备考高考化学红对勾系列一轮复2021-04-16 11:27:2821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中2021-04-16 09:12:3517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工艺流2021-04-16 03:18:1110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4-16 02:01:3615页
-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与材料2021-04-15 23:06:2929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电源及2021-04-15 19:13:5831页
- 2021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2021-04-15 18:59:595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2021-04-15 16:29:146页
- 2021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2021-04-15 03:18:5213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2021-04-14 20:43:4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