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50 KB
- 2021-04-16 发布
临河三中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普)
一、单项选择(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
B.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 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在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观点
D.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且γ射线的波长最短
2、如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助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
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 A、B、C、D 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在 A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 在 B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在 位置时稍少些
C. 在 C.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 在 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3、如图所示是玻尔理论中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
氢原子,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
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 13.6 eV B. 12.09 eV C. 10.2 eV D. 3.4 eV
4、下列关于玻尔原子理论及氢原子能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中的电子在某一定态时,电子做加速运动,向外辐射能量
B. 原子中的电子运行轨道分布是连续的
C. 由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知,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 13.60 eV 的能量才能发
生电离
D.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氢原子的能量一定增大
5、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B. 戴维孙和 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实验,从而证实了实物粒子
的波动性
C.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 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的原子核
6、一正弦式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该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为 10V
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 25Hz
C.该交流电的电压的峰值为 10V
D.该交流电的周期为 0.01s
7、如图所示,交流电流表 A1、A2、A3 分别与电容器 C.线圈 L 和电阻 R 串联后接
在同一个交流电源上,供电电压瞬时值为 U1=Umsinω1t,
三个电流表读数相同。现换另一个电源供电,供电电压
瞬时值为 U2=Umsinω2t,ω2=2ω1.改换电源后,三个电
流表的读数将( )
A.A1 将减小,A2 将增大,A3 将不变 B.A1 将增大,A2 将减小,A3 将不变
C.A1 将不变,A2 将减小,A3 将增大 D.A1 将减小,A2 将减小,A3 将不变
8、远距离输电都采用高压输电,采用高压输电的优点是( )
A. 可节省输电线的长度 B. 输电电流大,输送功率大
C. 可减少输电线上能量的损耗 D. 可加快输电的速度
9、如图是安装在潜水器上深度表的电路简图,显示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压力传
感器的电阻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电源电压不变, 是定值电阻,在潜水器下潜
过程中,电路中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
A.通过显示器的电流减小 B. 两端的电压增大
C.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增大 D.电路的总功率减小
10、如图,通电线圈 abcd 平面和磁场垂直(不考虑电流间相
互作用),则 ( )
A.ab 边受到向左的安培力
B.bc 边受到向下的安培力
C.线圈面积有缩小的趋势
D.线圈有转动的趋势
二、多项选择(每题 4 分,共 20 分)
11、强度不同的两束绿光分别去照射两种不同的金属,结果均发生了光电效应,
则( )
A.强度大的绿光照射的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大
B.两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相同
C.改为用蓝光照射这两种金属肯定还可以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D.在相同时间内,强度较大的绿光照射的金属逸出的光电子数较多
1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氢原子处于 n = 3 能级,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 10 . 2 eV
B. 从 n = 3 能级跃迁到 n =2 能级时发出的光波长最长
C. 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光子的能量而向更高能级跃迁
D. 如果发出的光子中只有一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那一定
是由 n = 3 能级跃迁到 n = 1 能级发出的
13 、 下 列 四 个 图 象 中 , 表 示 交 变 电 流 的 是 ( )
14、闭合金属线圈 abcd 位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的上方 h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后
进入磁场,如图所示在运动过程中,线框平面始终和磁场方向垂直,不计空气阻
力,那么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可能( )
A. 加速运动 B. 匀速运动
C. 减速运动 D. 静止状态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及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B.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
三、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21 分)
16、1909 年起英国物理学家 ______做了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即α粒子散射实
验,并在 1911 年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
________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__________ 里,带负电的
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17、如图所示是一个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的图象根据图象
可 知 该 交 变 电 流 的 电 流 最 大 值 是 ________A , 频 率 是
________Hz.
18、如图所示为“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实验时所用电路。
闭合开关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了一下,那么闭合开关后将线圈 B 迅速
插入线圈 A 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接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迅速向左
滑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_____________.(均选填“向左偏”“向右偏"或“不
偏”)
四、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共 29 分)
19、(9 分)一个 100 匝的线圈,在 0.4s 内穿过它的磁通量从 0.02Wb 均匀增加到
0.08Wb,求:(1)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2)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20、(10 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根相距 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 MN 和
PQ,它们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在 M 和 P 之间接有阻值为 R 的定值电阻,导体棒
长 ,其电阻为 ,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
场 中 , 磁 感 应 强 度 。 现 使 以 的 速 度 向 右 做 匀 速 运 动 。
(1) 中的感应电动势多大?
(2) 中电流的方向如何?
(3)若定值电阻 ,导体棒的电阻 ,则电路中的电流多大?
0.5m
ab
0.5L m= r
0.4B T= ab 10 /v m s=
ab
ab
3.0R = Ω 1.0r = Ω
21、(10 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 。若原线圈接
入电压为 的变流电源,副线圈接 R=27.5 的电阻。电路所接
电表均为理想电表。求:
(1)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 ;
(2)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 。
1:4: 21 =nn
tu π100sin2220= Ω
2U
1I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C2、【答案】C3、【答案】B
4、【答案】C5、【答案】B6、【答案】C
7、【答案】B8、【答案】C9、【答案】B10、【答案】C
二、多项选择
11、【答案】CD12、【答案】BD13、【答案】CD
14、【答案】ABC15、【答案】AC
三、填空题
16、【答案】 (1). 卢瑟福 (2). 原子核 (3). 原子核
17、【答案】8 5
18、【答案】向左偏 向右偏
四、计算题
19、【答案】(1)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 0.15Wb/s
(2)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15V.
20、【答案】(1)2V(2)从 b 向 a(3)0.5A
21、【答案】(1)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因为
所以
(2)副线圈中的电流
因为
所以
VU 220
2
2220
1 ==
2
1
2
1
n
n
U
U =
VUn
nU 551
1
2
2 ==
AR
UI 0.22
2 ==
1
2
2
1
n
n
I
I =
AIn
nI 50.02
1
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