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00 KB
- 2021-04-16 发布
静宁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生 物
一、单项选择(共40分,前20道每题1分,后10道每题2分)
1、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小球藻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B. 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C. 种群→群落→生物体→生态系统→生物圈
D. 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生物体
3、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这说明了生物具有( )
A.统一性 B.多样性
C.适应性 D.特异性
4、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HIV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也能独立繁殖
④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5、 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①②③对应下列各项中的 内容,正确的是( )
待测物
试剂
颜色
反应条件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③
╱
脂肪
②
橘黄色
╱
①
斐林试剂
砖红色
水浴加热
A.蔗糖、苏丹Ⅲ染液、紫色 B.蔗糖、苏丹Ⅲ染液、红色
C.还原糖、苏丹Ⅲ染液、紫色 D.果糖、苏丹Ⅳ染液、红色
6、大豆种子萌发时,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 )
A.等于1 B.下降 C.上升 D.不变
7、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钙离子,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这 说明钙离子的作用之一是( )
A.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 B.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
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9、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
A.核膜 B.核孔 C.染色体 D.核仁
10、科学家已知伞藻的细胞核位于假根中,他们假设伞藻的伞帽形态主要由细胞核控制,并用 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进行了一个嫁接实验,下图表示其中的一组。对此实验的有关 分析错误的是( )
A. 伞柄和假根中都有细胞质,但细胞质中没有遗传物质
B. 本实验中的另一组应该将甲的伞柄移植到乙的假根上
C. 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D. 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
11、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后,发现其细胞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 细胞核后,细胞代谢加强,运动恢复。这说明了细胞核是( )
A.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C. 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
D.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2、下列细胞中,含线粒体最多的是 ( )
A.心肌细胞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C.皮肤表皮细胞
D.蓝藻
13、 在高等植物或高等动物的细胞中,不具有信息交流作用的结构是( )
A. 胞间连丝 B. 核孔 C. 核糖体 D. 细胞膜
14、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以实物或图 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下列不是物理模型的是 ( )
A.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
B.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C. 某中学生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结构实物模型
D. 显微镜下拍摄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
15、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离各种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利用了荧光标记法
D.制备细胞膜利用了生理盐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
16、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变形虫的运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生物膜能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囊泡结构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17、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在所有细胞中的数量是不变的
18、下列操作不会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是( )
A.烘干制取胃蛋白酶粉剂 B.将酶溶液的pH维持在1.5
C.在0~4 ℃下保存酶制剂 D.在酶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离子
19、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参与了哪一个阶段的反应(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20、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是无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 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 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22、关于人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产生二氧化碳 B. 均有水的消耗
C. 产生的[H]去向不同 D. 均有水的产生
2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分子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且消耗能量
B. 小分子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C. 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吸收物质时,既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
D. 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都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
24、下列四项中,除了哪一项外,其余都是一个植物细胞组成渗透系统的理由( )
A.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B.由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
C.液泡中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
D.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25、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中,检测酒精成分的试剂是( )
A. 澄清的石灰水 B.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C.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D. 醋酸洋红溶液
26、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铁钉扎脚形成较深的伤口,应保持通气,以满足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
B. 稻田定期排水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避免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
C. 啤酒、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产物
D. 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利于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肌细胞不积累过多的乳酸
27、 对表中所示线粒体外膜和内膜数据解读错误的是( )
蛋白质(%)
脂类(%)
外膜
52
48
内膜
76
24
A. 内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B. 内膜比外膜具有更多生理功能
C. 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
D. 内膜表面积大,导致蛋白质含量高
28、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
A. 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
B. 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物质
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
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物质
29、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Ⅱ分别表示A在无催化剂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产物P所需的能量变化曲线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
D.如果Ⅱ为最适酶催化条件下的曲线,若改变pH或温度,则b也可能在纵轴上向上移动
30、如图是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图,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释放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B.①和②处产生乙的量相等
C.②中的生理过程需要H2O
D.缺氧条件下甲可以转化为乳酸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31、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 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
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 (上升、下降、不变),图甲最终液面不 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 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 (填序号),②当中充满的液体 是 。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 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原因是 。
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 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
(4)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选材一般是 。
实验正确顺序是 。
①加清水 ②制作装片 ③观察质壁分离 ④加0.3g/mL 蔗糖溶液 ⑤观察细胞复原
⑥观察正常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⑥④③①⑤ C.①②③④⑥⑤ D.②⑥①⑤④③
(5)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丙细胞复原?
32、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所示的细胞膜模型称为 。A代表_____________分子; B代表_________;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 。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从结构上上来说,具有一定 的 。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_。
(4)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 是图中编号________。
(5)植物细胞往往获得N元素的量比P、K元素要多,这一特性主要取决于膜上 的 。
33、为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材料】科研人员提供的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按下表要求寒成操作(表中各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
2
2
2
A
pH=8缓冲液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
1
1
1
1
甲生物提取液
0.3
乙生物提取液
0.3
丙生物提取液
0.3
总体积
3.8
3.8
3.8
B
(2)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lOmin。
(3)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4)观察比较四支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
+ +
-
+
+ + +
回答相关问题: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 作用的有机物。
(2)填写表中的数值:A 。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4)本实验还可以用 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 变化最大的试管是 。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三种酶的活性大小的关系为 (用甲、乙、丙代表三 种酶)。
34、下图是ATP在不同酶的催化下的反应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含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2)ATP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_。
(3)乙物质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4)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应中能量释放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
(5)人体细胞中的ATP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