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55 KB
- 2021-04-16 发布
度 量
教学内容: 度量(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
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知道长度单位(厘米、米),建立 1 厘米、1 米的表象,知道 1 米=100 厘米。
3. 会用直尺去度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
4、在体验中感知 1 厘米和 1 米的表象。
5、发展学生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愉悦与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图:这是什么?(猫)你知道猫的胡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2、出示主题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度量。 (出示课题)
出示评价表:我们将从探究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成果三大方面来比比谁今天的
笑脸最多。
二、自主探索:
(一)将“拃”作为度量工具引出“尺”
1、介绍 1“拃”
(1) 下面请每个小朋友用手来量一量课桌长的一条边有几拃。
问:为什么同样长的课桌,用拃测量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如果要使测量出来的结果一样有什么好办法吗?(板书:长度单位)
你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长度概念。
1、 请你拿出尺:仔细观察,尺上有什么?
2、认一认:尺上的 1 厘米
你知道尺上 1 厘米是从哪里到哪里吗? 你能从尺上找到哪些不同的 1 厘米吗?
3、记忆 1 厘米
举起你的右手,用拇指和食指表示一下 1 厘米的长度,验证。
4、找一找:从学具盒里找出长度大约是 1 厘米的物体
(三)认识几厘米,
1、估一估,长方形纸长的那条边有多长?
2、验证:用尺量一量
(1)出示三种量法,同桌讨论哪种测量方法是对的?为什么?
① ②
③
小结:1、左端对准 0 刻度 2、直尺靠近测量物体,并放平
(2)操作测量:先估一估学具盒中其他物体的长度,再测量。
(四)认识米
1、学具盒中的彩色塑料绳长多少?出示米尺,同桌两人合作量一量。
2、1 米大约有多长,谁能用手来比划一下。你觉得 1 米怎么样?
三、巩固练习:
1、选一选
2、说一说:
铅笔长( )厘米 橡皮长大约( )厘米
小棒长( )厘米
3、算一算:
100 厘米=( )米 2 米=( )厘米
半米=( )厘米 300 厘米=( )米
四、总结,完成评价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几时、几时2021-04-16 00:25:406页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两位数加减2021-04-15 23:02:355页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两位数加两2021-04-15 22:12:493页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42021-04-15 20:40:492页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两位数减两2021-04-15 18:16:432页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百以内数的2021-04-15 17:33:274页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连加、连减2021-04-15 03:19:563页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 两位数加一2021-04-15 02:05:174页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认识图形 2021-04-15 02:01:205页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两位数加整十2021-04-15 01:43:0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