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9.96 KB
- 2021-04-16 发布
2017
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化学与生活 专题练习
A
1.
下列物质属于人体所需的糖类物质的是
(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味精
D
.食用油
【
解析
】
淀粉属于糖类,且在人体中可转化为葡萄糖。
【
答案
】A
2.
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
.着色剂
——
苯甲酸钠
B
.调味剂
——
亚硝酸钠
C
.营养强化剂
——
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
D
.防腐剂
——
苋菜红
【
解析
】
苯甲酸钠为防腐剂,
A
错误;亚硝酸钠为防腐剂,
B
错误;赖氨酸是营养元素,
C
正确;苋菜红是着色剂,
D
错误。
【
答案
】C
C
3.
下列对药品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胃舒平”是抗酸药,主要用于治疗胃酸分泌过多,长期服用无任何副作用
B
.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效用
[
来源
:
学科网
]
C
.青霉素是一种天然抗生素,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很低,对病毒引起的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D
.药物作用于人体,除了有治疗功效外,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B
【
解析
】
胃舒平主要成分是
Al(OH)
3
,长期服用会使人出现铝中毒现象;青霉素可以治疗因细菌引起的疾病,对病毒引起的疾病无明显疗效;某些药物用量过量会危害人体健康。
【
答案
】B
4.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
(
)
A
.纯碱
B
.白酒
C
.白糖
D
.食醋
【
解析
】
纯碱溶液呈碱性,有利于除去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
【
答案
】A
A
5.
以下方法中不能达到消毒杀菌目的的是( )
A
.加热
B
.冷冻
C
.紫外线照射
D
.用
75%
的酒精浸泡
【
解析
】
加热、紫外线照射、用
75%
的酒精浸泡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目的,而冷冻不会杀死细菌,不能达到消毒杀菌目的,故选
B
【
答案
】B
B
6.
化石燃料仍是目前能源的主体,但已经面临危机,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下列能量转换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利用氢氧燃料电池提供电能
B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备氢气
C
.利用水流驱动涡轮机发电
D
.
利用植物秸秆为原料生产乙醇燃料
C
【
解析
】
A
、利用氢氧燃料电池提供电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A
正确;
B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备氢气,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正确;
C
、利用水流驱动涡轮机发电,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C
错误;
D
、利用植物秸秆为原料生产乙醇燃料,是将化学能的相互转化,
D
正确.答案选
C
。
考点:考查化学能与电能、太阳能等能量变化。
【
答案
】C
7.
下列物质可以使蛋白质变质的是
( )
①福尔马林、②氢氧化钠、③高锰酸钾溶液、④硫酸铵、⑤波尔多液、⑥双氧水、⑦硝酸、⑧食盐、⑨水
A
.①②③⑤⑥⑦
B
.①②③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⑥⑦
D
.①③④⑤⑥⑦
【
解析
】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可分为物理和化学因素两类。物理因素可以是加热、加压、脱水、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的作用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有机物、重金属盐等,选
A
。
考点:考查蛋白质变性的方法。
【
答案
】A
A
8.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
Ca
(
ClO
)
2
可用于杀菌、消毒
②液氨可用作致冷剂
③
Fe
2
O
3
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④
SO
2
可用来漂白馒头、银耳等食品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都正确
A
【
解析
】
①
Ca(ClO)
2
溶于水发生反应:
Ca(ClO)
2
+CO
2
+
H
2
O
=
CaCO
3
↓
+2HClO
。
HClO
有强氧化性,所以有杀菌、消毒能力。正确。②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致冷剂。正确。③
Fe
2
O
3
是红褐色的物质,所以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染料。正确。④
SO
2
有漂白性,能使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褪色。所以常用作漂白剂。但是
SO
2
有毒,所以不用来漂白馒头、银耳等食品。错误。
考点:考查
Ca(ClO)
2
、
液氨、
Fe
2
O
3
及
SO
2
等物质的用途的知识。
【
答案
】A
9.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
A
.
NH
3
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
.
Al
2
O
3
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C
.
SO
2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品红、织物等
D
.
BaCO
3
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解析
】
A
项,
NH
3
能作制冷剂的原因是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
C
项,
SO
2
具有漂白性,能与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可作漂白剂;
D
项,
BaCO
3
能和
HCl
反应,但
Ba
2
+
能使蛋白质变性。
【
答案
】B
B
10.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素
B
.回收制革工厂的边角皮料生产食用明胶,加工成医用胶囊或做食品增稠剂
C
.氯化汞(
HgCl
2
)
的稀溶液可用于手术器械消毒,因为它会使蛋白质变性,杀菌消毒
D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油脂、葡萄糖等都能在人体内水解并提供能量
C
【
解析
】
碳纤维是复合材料,
A
不正确。
B
不正确,制革工厂的边角皮料中含有对人体有危害作用的化学物质,不能用于生产食用明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所以正确的答案选
C
。
【
答案
】C
11.
化学与社会、环境、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食盐、食醋和味精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主要成分均属钠盐
B.
SO
2
、
CO
2
、
NO
2
均被列入我国空气质量报告的指标
C.
青铜是我国
使用
最早的合金
D.
家用
84
消毒液可用来澴白衣物,为了增强其漂白效果,使用时可加人浓盐酸
C
【
解析
】
碳纤维是复合材料,
A
不正确。
B
不正确,制革工厂的边角皮料中含有对人体有危害作用的化学物质,不能用于生产食用明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所以正确的答案选
C
。
【
答案
】C
12.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B
.
高空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但低空的臭氧是污染气体,会给生物造成伤害
C
.
2011
年
5
月份起,面粉中禁止添加
CaO
2
、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
CaO
2
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D
.地沟油由于混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杂质而不能食用,可加工制成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成分与从石油中提取的柴油成分不同
C
【
解析
】
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CaO
2
和所以反应时,还有氧气生成,不属于性氧化物,选项
C
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
C
。
考点:考查
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
点评: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尽管不是教学的重点,但该内容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成为历年高考的必考的热点。历年试题的难度多以基础题、中档题为主、题型主要为选择题、试题的命题形式是常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及科技前沿等问题结合起来,突出化
?в
肟沙中⒄埂⒒肪潮;
さ
拿芮辛担酆峡疾檠治鑫侍狻⒔饩鑫侍獾哪芰
Γ
珊芎玫穆涫敌驴伪甑
?
理念。可见随着新课标的全面铺开,预计本部分知识将会更加注重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以探究题的形式出现在
II
卷中。
【
答案
】C
13.
原来,人们曾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由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根据这种说法,下列属于绿色食品的是
(
)
A
.大米
B
.海带
C
.食醋
D
.食盐
【
解析
】
由题意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故大米为绿色食品。
【
答案
】A
A
14.
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可采用的急救方法是
(
)
A
.服用大量生理盐水
B
.服用大量冷开水
C
.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
D
.服用大量小苏打溶液
【
解析
】
重金属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凝聚沉淀,故可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豆浆、牛奶紧急解毒。
【
答案
】C
C
1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可用燃烧法鉴别棉纤维、毛纤维和氯纶纤维
B.
不能用肥皂和硬水洗涤毛纤维
C.
干洗后的衣服是干的,可洗后即穿
D.
洗衣粉是备受欢迎的广谱性洗涤剂,其去污原理与“相似相溶”原理完全一致。
C
16.
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哪些物质的含量在食品中是严格控制的( )
①烧烤食品中苯并芘的含量 ②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③硝酸盐的含量 ④苯甲酸钠的含量 ⑤淀粉的含量⑥二氧化硫的含量 ⑦亚硝酸盐的含量 ⑧甲醛的含量
A
.①②③⑥⑦⑧
B
.①③④⑥⑦⑧
C
.②③④⑥⑧
D
.①②③④⑥⑦⑧
D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
STS
的紧密关系。①烧烤食品中苯并芘属于强致癌物;②奶粉中三聚氰胺会导致饮用者患肾结石;③⑦亚硝酸盐属于强致癌物;④苯甲酸钠用于内服液体药剂的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⑤淀粉乃是食品中基本的、重要的营养物质;⑥二氧化硫为有毒气体;⑧食品中甲醛的含量过多可致癌。故
D
项正确。
【
答案
】D
17.
下列关于中学化学中的“水”对应正确的是( )
A
.氨水
——NH
3
、
H
2
O
B
.氯水
——Cl
2
、
H
2
O
、
HClO
、
H
+
、
Cl
-
、
ClO
-
、
OH
-
(
少量
)
C
.王水
——
浓盐酸与浓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3
D
.硬水
——
含
Mg
2+
、
Ca
2+
的水,软水
——
不含
Mg
2+
、
Ca
2+
的水
【
解析
】
氨水
——NH
3
、
H
2
O
H
+
、
NH3·H
2
O
、
OH
-
、
NH
4
+
;王水
——
浓盐酸与浓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
1
;软水
——
不含或含较少
Mg
2+
、
Ca
2+
的水
【
答案
】B
B
18.
某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离子(
Cd
2+
)含量超标,当地政府积极展开治污工作。聚合氯化铝可以将离子状态的镉固化,这是当前可采取治理镉污染的最有效方法。
已知:①煤矸石是煤矿在洗煤和选煤过程中大量排出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主要含
Al
2
O
3
、
SiO
2
及铁的氧化物。
②聚合氯化铝(
[Al
2
(OH)
n
Cl
6-n
]
m
(1
≤
n
≤
5
,
m
≤
10)
,商业代号
PAC
)是一种新型、高效絮凝剂和净水剂。
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铝盐水解絮凝剂,制得聚合氯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1
)向反应器中加入混合酸(
20%
的硫酸和盐酸)酸浸,其目的是
;
(
2
)流程中残渣
1
可用于工业上制取粗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
)流程中残渣
2
的主要成分是
,确认
该成分中阳离子的方法是
;
(
4
)聚合氯化铝除镉的原理是生成了氢氧化铝胶体吸附镉离子,确定已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的方法可利用胶体性质中的
;
(
5
)常温下以溶液
pH
为横坐标,
Cd
2+
离子的除去率为纵坐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Cd
2+
离子的除去率最高时,溶液的
c(OH
-
)=
。
【
解析
】
(
1
)煤矸石中
Al
2
O
3
、铁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而
SiO
2
与酸不反应,因此,酸浸的目的是将煤矸石中的
Al
2
O
3
、铁的氧化物转化为盐,从而与
SiO
2
分离。
(
2
)残渣
1
是
SiO
2
,由
SiO
2
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
2
+
2C
Si
+
2CO
↑。
(
3
)残渣
2
的主要成分为
Fe(OH)
3
,检验
Fe(OH)
3
中的
Fe
3+
时先用酸溶解,然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
(
4
)检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胶体性质中的丁达尔效应。
(
5
)
Cd
2+
离子除去率最高时的
pH
为
9
,所以溶液的
c(OH
-
)
=
1×10
-
5
mol/L
。
(
1
)将煤矸石中的
Al
2
O
3
、铁的氧化物转化为盐,与
SiO
2
分离(或其它合理答案)
(
2
)
SiO
2
+
2C
Si
+
2CO
↑
(
3
)
Fe(OH)
3
取试样加入稀硫酸溶解,再加入
KSCN
溶液
(
4
)丁达尔效应(或丁达尔现象)
(
5
)
1×10
-
5
mol/L
【答案】
19.
含氮废水进入水体后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对含氮废水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合理的处理是人们研究和关心的重要问题。
⑴环境专家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体中的
NO
3
-
还原为
N
2
,从而消除污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NO
3
-
+
10Al
+
18H
2
O
=
3N
2
↑+
10Al(OH)
3
+
6OH
—
。又有人认为金属镁比铝能更快消除氮的污染,其反应原理和金属铝相同。
写出镁和含
NO
3
-
的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水中的
NO
2
-
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其浓度的大小是水源污染程度的标志之一。检测水中的
NO
2
-
可用目视比色法(比较溶液颜色深浅度以测定所含有色物质浓度的方法),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标准溶液:称取
0.69gNaNO
2
,溶于水后在容量瓶中稀释至
1L
得溶液
A
,移取
5mL
溶液
A
,稀释至
1L
,得溶液
B
。
步骤二:配制标准色阶:取
6
只规格为
10mL
的比色管(即质地、大小、厚薄相同且具有塞的平底试管),分别加入体积不等的溶液
B
,并稀释至
10mL
,再加入少许(约
0.30g
)氨基苯磺酸粉末,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色阶序号
1
2
3
4
5
6
加入溶液
B
的体积
/mL
0.0
2.0
4.0
6.0
8.0
10.0
反应后溶液颜色
由无色变为由浅到深的樱桃红色
步骤三:取
10mL
水样倒入比色管中,加少许氨基苯磺酸,显色后与标准色阶对比。
①利用步骤三在野外检测水样污染程度的优点是
;
②步骤二中设计色阶序号
1
的作用是
;
③如果水样显色后比
6
号还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⑶现有含
NH
3
为
3.4mg·L
—1
的废水
150m
3
(密度为
1g·cm
-3
),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将甲醇加入含氨的废水中,在一种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反应:
2O
2
+ NH
3
===
NO
3
-
+ H
+
+ H
2
O
6NO
3
-
+ 6H
+
+ 5CH
3
OH
→
3N
2
↑
+ 5CO
2
↑
+ 13H
2
O
若用此方法处理,假设每步的转化率为
100%
,需要甲醇
g
。
【
解析
】
(
1
)完全模仿
6NO
3
-
+
10Al
+
18H
2
O
=
3N
2
↑+
10Al(OH)
3
+
6OH
—
,用化合价升降法将离子反应方程式配平。(2)的基本原理是将不同浓度的
NaNO
2
加少许氨基苯磺酸制成标准管,然后将采集的水样与各个标准管中颜色做比较从而粗略的测定水样中
NO
3
-
的浓度。
(3)6
NH3
~
6
NO
3
-
~
5
CH
3
OH,
利用该关系式可算出所需
CH
3
OH
的质量。
【
答案
】
⑴
2NO
3
-
+
5Mg
+
6H
2
O==N
2
↑+
5Mg(OH)
2
+
2OH
-
⑵①快速方便易行
②空白对照实验
③将水样先稀释一定倍数后再重复实验
⑶
800
20.
我国大约在南北朝时就能铸造铜锌合金
—
黄铜。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得到的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称取
20g
样品研细后放置于烧杯中,加入
5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烧杯的总质量为
69.8g
。请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
(
1
)此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
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解析
】
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反应所生成的氢气为:
20g+50g
-69.8g
=0.2g
(
1
)设此黄铜中锌的质量为
x
,反应消耗
H
2
SO
4
的质量为
y
,生成
ZnSO
4
的质量为
z
Zn +H
2
SO
4
=ZnSO
4
+H
2
↑
65 98 161 2
x y z 0.2g
65g/
x
=
2g/0.2g
;
98g/y
=
2g/0.2g
;
161g/z
=
2g/0.2g
解得:
x
=
6.5g
y
=
9.8g
z
=
16.1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20g
-6.5g
=13.5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3.5g÷20g×100%
=
67.5%
(
2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
69.8g
-13.5g
=
56.3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6.1g÷56.3g×100%
=
28.6%
【
答案
】
此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67.5%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