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4.87 KB
- 2021-04-16 发布
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实验器材及原理)(多选)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答案 AB
2.(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一位同学在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将这些步骤用字母排列出来是____.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下表是这位同学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0.5
1.0
1.5
2.0
2.5
弹簧原来长度(L0/cm)
15
15
15
15
15
弹簧后来长度(L/cm)
16.2
17.3
18.5
19.6
20.8
弹簧伸长量(x/cm)
1.2
2.3
3.5
4.6
5.8
①根据上表的数据在图5的坐标系中作出F-x图线.
图5
②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x用cm作单位).
③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BDAEF (2)①如图所示
②F=0.43x
③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即表示使弹簧伸长或者压缩1 cm所需的外力大小为0.43 N
解析 (1)在做实验的时候一般步骤为先组装器材,然后进行实验,最后数据处理,故顺序为CBDAEF.
(2)①根据描点法,图象如图所示
②、③根据图象,该直线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即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即F=kx=0.43x.式中的常数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即表示使弹簧伸长或者压缩1 cm所需的外力大小为0.43 N.
3.(实验误差分析)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根据数据作出FΔx图象如图6实线所示,可能的原因是( )
图6
A.悬挂的钩码多,拉力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B.用直尺测量弹簧的长度时,读数小了
C.有的数据不是弹簧的伸长,而是弹簧的长度
D.所有数据都是用弹簧长度进行处理的
答案 A
解析 弯曲部分显示:当Δx达到某一值后,F与Δx不再成正比,前面数据成线性分布,说明不是读数问题,而是拉力超出了其弹性限度.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1~3为单项选择题,4为多项选择题)
1.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弹簧弹力的大小为F,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k的具体数值只能用逐个计算的方法求出来,而没有其他的方法
B.如果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也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C.利用Fx图线可求出k值
D.实验时要把所有点连到线上,才能探索得到真实规律
答案 C
解析 该实验中进行数据处理,可以采用图象法,并非只能用逐个计算的方法来求k,故A错误;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不过原点,故B错误;在Fx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的大小,故利用Fx图线可以求出k值,故C正确;实验时并非把所有点连到线上,而是让线穿过尽量多的点,不能穿过的尽量分布在线的两侧,这样可以剔除误差比较大的点,故D错误.
2.在探究一根轻质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弹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x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是经过坐标原点的曲线,说明F与x成正比
B.图线是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说明F与x成正比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
D.图线的斜率的倒数就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答案 B
解析 在弹性限度内,图线是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说明F与x成正比,故A错误,B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取决弹簧自身,故C错误;由胡克定律F=kx得:图线的斜率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D错误.
3.如图1所示是“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小东认真操作、正确读数后得到的数据记录如下表.由表可知( )
图1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F/N
0
0.98
1.96
2.94
L/cm
12.0
14.0
16.0
18.0
x/cm
0
2.0
4.0
6.0
A.每个钩码的质量为0.98 kg
B.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C.每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12.0 cm
D.实验时弹簧伸长量未超过弹性限度
答案 D
解析 每个钩码的质量m= kg=0.1 kg,A错.由于弹簧的长度记录到整数厘米的下一位,故所用刻度尺为厘米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 cm,B错.由表可以看出,每挂一个钩码,弹簧都要伸长2 cm,C错.由所给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弹簧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符合胡克定律,故弹簧伸长量未超过它的弹性限度,D对.
4.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根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2
A.a的截距比b的小,由此判断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B.a的斜率比b的大,由此判断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截距比b的小,由此判断a的原长比b的小
D.由图象获得的信息表明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 BC
解析 图象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故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故A错误,B正确;图象中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故b的原长比a的长,故C正确;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而不是与长度成正比,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5.某同学用如图3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同时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g取9.8 m/s2)
图3
钩码质量m/(×102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标尺刻度
x/(×10-2m)
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
(1)根据所测数据在图4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钩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图4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______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关系满足胡克定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答案 (1)见解析图 (2)0~4.9 25.00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各组数据在xm图象上标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平滑曲线连接这些点,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2)根据作出的图线可知,钩码质量在0~500 g范围内图线是直线,表明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关系满足胡克定律.在这个范围内的曲线上找到相距较远的两点,利用这两点的坐标值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25.00 N/m.
6.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轻质弹簧的弹力F大小和弹簧长度L
的关系图象如图5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图5
(1)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 c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
(3)表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是图线________.
答案 (1)10 (2)200 (3)b
解析 (1)当F=0时,弹簧长度为原长,由题图得,原长为10 cm.
(2)由公式F=kx得
k=== N/m=200 N/m.
(3)当弹簧长度小于原长时,处于压缩状态,故是图线b.
7.某同学利用如图6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图6
(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 cm.
答案 (1)4 50 (2)10
解析 (1)当F=0
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由胡克定律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大小.(2)弹簧秤的示数为3 N,则伸长量为 m=0.06 m,则长度为10 cm.
8.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所挂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的恒定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图7
(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图8坐标系中,请作出FL图线.
图8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3)试根据该同学以上的实验情况,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
(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FL图线如图所示:
(2)弹簧的原长L0即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由图象可知,L0=5×10-2 m=5 cm.
劲度系数为图象直线部分的斜率,k=20 N/m.
(3)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弹簧的长
度L/(×10-2 m)
(4)优点:可以避免弹簧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缺点: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会造成实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