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 KB
- 2021-04-16 发布
石泉中学课时教案
科目: 政治 教师:刘小菊 授课时间:第 9 周 星期 一 2016 10 年 月 24 日
单元(章节)课题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本节课题
第二课时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课标要求
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后果,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能力过程】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健康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认识经济建设,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本课内容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也很熟悉,所以难度不大。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重难点
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因措施、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提炼的课题
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协调发展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多媒体课件 练习册 课时作业
教 学 过 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教与学生学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情景创设:
播放录像:我国资源环境生态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进行评价。
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87—90的内容,梳理出主干知识点,并完成练习册上的填空题。
给学生10分钟时间,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并发现问题。
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熟悉内容,整理知识点,提高阅读能力和动手能力
合作探究
教材P87—90的探究材料及问题。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
学生活动:讨论后展示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展示,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
难点解析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①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依靠内需、科技、劳动者素质和管理驱动;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教师详解
不好理解的东西重点讲述,帮助学生理解,并理解的更透彻。
课堂检测内容
PPT展示
课后作业布置
课时作业(十九)
预习内容布置
练习册76页预习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