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 MB
- 2021-04-16 发布
第三章 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17·重庆适应性测试)下面两图示意近年来黄河源区中小湖泊面积与气候、水文要素
的关系。读图,回答 1~2 题。
1.气温升高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A.湖面蒸发增强 B.径流量增大
C.冰雪融水增加 D.降水量增加
[解析] 本题考查黄河源区气温升高导致中小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由图中信息可知,
黄河源区中小湖泊蒸发量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即气温升高,会导致蒸发量增加,湖泊面积
减小。
2.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D )
A.地面温度上升 B.湖面蒸发作用增强
C.降水强度增大 D.地表径流量增大
[解析] 本题考查黄河源区中小湖泊面积增大的原因。地面温度上升,蒸发量会增加,
湖泊面积会减小。湖面蒸发作用增强,也会导致湖泊面积减小。从黄河源区前 5 年年均径流
量变化和前 4 年年均降水量变化可知,径流量增加速度要大于降水量的增加速度,故导致该
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地表径流量增大。
3.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 B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冻土融水 D.地下水
[解析] 本题考查黄河源区中小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因
山地阻挡和距离海洋较远,年降水量多在 400mm 以下,所以大气降水不是湖泊的主要补给水
源;黄河源区四周为海拔较高的山地和高原,冰雪融水量大,所以冰雪融水是当地湖泊的主
要补给水源;冻土融水量较小;地下水对湖泊的补给有限。
(2016·湖南师大附中三模)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
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 4~5 题。
4.关于河流补给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①是雨水 B.②是高山冰雪融水
C.③是地下水 D.积雪融水是主要补给
[解析] ①主要在春季形成补给,应为春季的积雪融水;②补给量大,且主要分布于夏
季,应为夏季降水;③补给终年较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
5.由统计资料可知( D )
A.曲线 a 是修坝前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
B.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
C.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D.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解析] 曲线 a 所示径流年变化较小,应该是修坝后水库“削峰补枯”作用的结果。该
河流受夏季降水和春季积雪融水补给而形成双汛,故判断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流域内森
林覆盖率高,同时纬度较高,所以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2016·河北保定一模)开都河是新疆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著名的内陆河,自大山口以
下河流两岸是新疆主要的粮、棉、甜菜基地之一。下图为“开都河流域地形图”,读图,回
答 6~8 题。 导学号 70292087
6.开都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在( C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解析] 图示河流中游段地势落差最大;同时该河为内流河,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上
游源头水量较小,中游河流径流量较大。故水能资源在中游最丰富。
7.开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较中下游小的主要原因有( B )
①水量较大 ②水流较平缓 ③降水较少 ④植被保存较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开都河上游流经海拔较高的山区,人类活动少而植被保存较好,水土流失较少,
故地表径流带入的泥沙较少;同时上游河段落差小,一方面侵蚀作用弱,另一方面河流中泥
沙易于沉积,则河流含沙量较少。故 B 项正确。
8.开都河下游河水的盐分含量增大,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D )
A.流量减少 B.流速变慢
C.植被稀少 D.农田灌区退水注入
[解析] 盐分增大说明注入的盐分增加或有盐度更高的水注入。下游为灌溉农业区,在
干旱区引水灌溉易使农田盐碱化,而两岸灌区农田中的高盐度水最终会注入河流中,从而加
大河流水的盐分浓度。注意河流含盐量是指水中的盐分浓度与流速、流量、植被关系不大。
(2017·河南郑州质量预测)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
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
回答 9~11 题。 导学号 70292088
9.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D )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径流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和利用雨水,雨
水被收集和利用后将不会在地表汇集形成径流。故选 D 项。
10.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B )
A.调节城市局地气候 B.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
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 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解析]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和利用雨水,缓解水资
源短缺问题。故 B 选项正确。
11.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 C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高原
[解析]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该系统适合在缺水的地区使用,选项所列的四个
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故选 C 项。
12.(2016·临川期中考试)读材料,回答问题。
格兰德(Rio Grande)河是美国和墨西哥的界河。它发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 Colorado
雪山,全长 3 034km,流域面积 47 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多属干旱半干旱区,降雨量在 200~
760mm 之间变化,蒸发量可能大于 2 000 mm。夏季多暴雨,洪水期出现于 6~11 月,实际上,
1978 年以后,一次洪水也没有发生。流域内水库众多,但水资源短缺,政府准备衬砌渠道以
节水。下图示意格兰德河流域水系。
(1)试分析格兰德河水量少的原因。
(2)分析“衬砌渠道”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1)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少量的降水,蒸发旺盛;属于干旱半
干旱地区,下渗作用强;沿岸工农业需水量大,国际性河流,用水量缺乏约束机制,导致过
度用水;流域内大量修建水库,截留水分,实际蒸发量增多。
(2)减少了地表水的下渗和河流蒸发,河流水量增加;地下水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盐碱化程度减轻;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减少,植被因缺水而枯萎。
[解析] 第(1)题,格兰德河水量少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 自然原
因主要从河流补给量少、蒸发旺盛、下渗量多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从引水灌溉和库区截留两
方面分析。第(2)题,“衬砌渠道”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河流流量、地下水位、土壤、
植被等方面来分析。
13.(2017·长沙模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 70292089
(1)指出图中甲到乙河段的流量变化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读丙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阐述丙地在图示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并
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
(3)简述丁处建水库后对下游地区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 (1)变化趋势:水量逐渐减小。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流
经干旱地区);无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沿岸取水。
(2)特点:两日的流量都呈波动变化趋势,且第一天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原因:该河
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水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第一天天气晴朗(或气温较高),昼
夜温差大,河水流量较大,且流量昼夜变化大;第二天为阴天(或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小,
河水流量较小,且流量昼夜变化小。
(3)丁处建水库后会使下游河、湖水量减小,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减小;河流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减小等。
[解析] 第(1)题,由甲到乙河段的水量逐渐减小,原因应从该河段经过沙漠、居民点的
数量及流域内支流数量等方面分析。第(2)题,丙地在图示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可从图
中获知,原因应从河流补给类型、天气变化等角度分析。第(3)题,丁处建水库后对下游地区
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应从流量、汛期、含沙量等角度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十二2021-04-16 01:46:063页
- 2020版高考地理巩固练题(6)(含解析)新2021-04-16 01:45:116页
-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必考知识点精炼092021-04-16 01:20:565页
-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 2016 届高2021-04-16 01:13:5618页
- 海南省高考地理试题2021-04-16 01:06:187页
- 广东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专题22 区域2021-04-16 01:05:1023页
-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2021-04-16 01:02:515页
-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2021-04-16 01:00:2727页
- 2020版高考地理巩固练题(20)(含解析)新2021-04-16 00:55:275页
- 2019版高考地理创新大一轮(精致教师2021-04-16 00:42:2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