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5.90 KB
- 2021-04-15 发布
紧扣考纲 考情再现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动能
A
21
26
26
动能定理
C
14、26
27
27
28
28
考点一 动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能的表达式为Ek=mv2,动能是________量.
例1 (2017·无锡一中模拟)以下关于物体的动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不变、运动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它的动能不一定变化
B.质量不变、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它的动能不一定会变化
C.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物体的动能是原来的2倍
D.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物体的动能是原来的2倍
易错辨析 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考点二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表达式为W=ΔEk或者W=Ek2-Ek1.
特别提醒 (1)动能定理中W为合外力的功、计算功时要注意功的正、负.
(2)ΔEk为动能的变化,ΔEk=Ek2-Ek1=mv-mv.
例2 (2018·江苏学测)如图1所示,左端固定的轻质弹簧被物块压缩,物块被释放后,由静止开始从A点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经过B点的动能为Ek,该过程中,弹簧对物块做的功为W,则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为( )
图1
A.Wf=Ek B.Wf=Ek+W
C.Wf+Ek=W D.Wf=W-Ek
例3 (2018·如皋学测模拟)如图2所示,摩托车做特技表演时,以某一速度冲向高台,然后从高台以v0=10 m/s的速度水平飞出.人和车的总质量m=1.5×102 kg,台高h=5 m,g=10 m/s2.
图2
(1)求人和摩托车从高台飞出时的动能;
(2)若不计空气阻力,求车落地前瞬间的速度;
(3)若落地前瞬间的速度仍然是10 m/s,求从高台飞出到落地过程中空气阻力做的功.
考点三 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1)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物体的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运动;适用于________和________做功;适用于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分段作用,也可以同时作用.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物理过程;
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求出总功;
③明确物体在始末状态的动能;
④列出动能定理方程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方程进行求解.
例4 如图3所示,粗糙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CD与一个光滑的圆弧形轨道ABC相切,圆弧半径为R=1 m,圆弧BC对应的圆心角θ=37°,圆弧形轨道末端A点与圆心等高,质量m=5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正上方下落,经过E点时速度v=4 m/s,已知E点距A点高H=5.2 m,恰好从A点进入轨道,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图3
(1)物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块运动足够长的时间后在斜面上(除圆弧轨道外)总共能运动多长的路程?
规律方法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注意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解题过程中首先分析有哪些力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求出总功.
1.(2012·江苏学测)一只下落的苹果质量为m,当速度为v时,它的动能是( )
A.mv B.mv C.mv2 D.mv2
2.(2011·江苏学测)质量不同而具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到停止,则( )
A.质量大的滑行的距离大
B.质量大的滑行的时间长
C.质量大的滑行的加速度小
D.它们克服阻力做的功一样多
3.(2018·江苏学测)如图4所示,某科技兴趣小组试飞一架自制的无人机,该无人机的质量m=0.5 kg,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匀加速上升,加速度a=2 m/s2,上升时间t=3 s,求:该过程中无人机
图4
(1)受到合力的大小F;(2)上升的高度h;
(3)末动能Ek.
4.(2015·江苏学测)如图5所示,借助一长为L的粗糙斜面,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视为质点)移上货车.第一次使物体以初速度v从斜面底端沿斜面上滑,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第二次使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向上滑行的同时,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作用一段距离后撤去该力,物体继续上滑,恰好到达斜面顶端.
图5
(1)求第一次上滑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2)定性说明第二次上滑过程中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
(3)求第二次上滑过程中推力对物体做的功W.
答案精析
考点突破
考点一
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标
例1 D [动能是标量,Ek=mv2,速度不变,质量发生变化,则动能发生改变,A错.质量不变,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则物体动能改变,B错.根据公式判断C错,D对.]
考点二
合外力做的功
例2 D [由动能定理有W-Wf=Ek-0,
则Wf=W-Ek.]
例3 见解析
解析 (1)从高台飞出时的动能:
Ek0=mv02=7.5×103 J
(2)从高台飞出到落地,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mv2-mv02
代入数据可得:v=10 m/s
落地时,竖直分速度:
vy== m/s=10 m/s
设落地前瞬间速度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则sin θ==
θ=45°
(3)从高台飞出到落地,
根据动能定理有WG+W阻=Ek-Ek0=0
计算得出:W阻=-mgh=-7.5×103 J.
考点三
(1)直线 曲线 恒力 变力
例4 (1)750 N (2)17 m
解析 (1)由E点到B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R)=mvB2-mvE2
vE=v=4 m/s
在B点有FN-mg=
联立解得FN=75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FN′=FN=750 N.
(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mv2+mg(H+Rcos θ)=Ff·s
Ff=μmgcos θ=20 N
解得s=17 m.
真题演练
1.C 2.D
3.见解析
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
代入数据得F=1 N
(2)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h=at2
代入数据得h=9 m
(3)末速度v=at
动能Ek=mv2
代入数据得Ek=9 J.
4.见解析
解析 (1)第一次上滑过程中,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2-v02=2ax得
02-v2=2a×L
解得a=-.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2)第二次上滑过程中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①先匀加速上滑,撤去推力后匀减速上滑;
②先匀速上滑,撤去推力后匀减速上滑;
③先做加速度较小的匀减速上滑运动,撤去推力后再做加速度较大的匀减速上滑运动.
(3)根据动能定理有,第一次上滑时
-mgsin θ×L-Ff×L=0-mv2
第二次上滑时W-mgsin θ×L-FfL=0-mv2
联立解得W=mv2.
相关文档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4 23:30:06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4 21:41:49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电场2021-04-14 01:51:4419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21:56:06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2021-02-26 21:46:496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20:55:59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2021-02-26 19:29:29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19:13:025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2-26 19:11:024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 实验探究研究2021-02-26 18:37:4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