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50 KB
- 2021-04-15 发布
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普通班)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命题者:杨晓茹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D. 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中和
2.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 实验室制CO2气体时,将大理石块改为大理石粉
B.钠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C. 溴水与KI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 铝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
3.某实验小组学生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 mL 0.5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 烧杯内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 酸或碱的物质的量越大,所测中和热的数值越大
4.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 = 2C B.A+3B = 2C
C.3A+B = 2C D.A+ B = C
5.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
B.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
C. 平衡常数K不仅与温度有关,也与反应浓度、压强有关
D. 对于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6.下列物质是非电解质的是( )
A. 铝 B. 食盐 C. 硫 D. 蔗糖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
B. 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c(H+)×c(OH-)=1.0×10-14mol/L
C.c(H+)等于1.0×10-7mol/L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D.0.2 mol/L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mol/L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
8.如表中关于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NaCl
C2H5OH
Cl2
B
HNO3
CaCO3
H2O
C
HClO4
NH3•H2O
CO2
D
NaOH
BaSO4
Al
A. A B. B C. C D. D
9.已知0.1mol/LCH3COOH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电离吸热),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 B. 升高温度
C. 加少量盐酸 D. 加水
10.室温时,测得纯水中的c(H+)=1.0×10-7mol·L-1,则c(OH-)为( )
A. 1.0× 10-7 mol·L-1 B. 0.1×10-7 mol·L-1
C.1.0×10-14/2.0×10-7 mol·L-1 D. 无法确定
11.下列溶液肯定是酸性的是( )
A. 含的溶液 B. 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