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 MB
- 2021-04-15 发布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
1.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II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2017年12月27日下午5点,杭州地铁2号线二期、三期正式发车,2号线全长13.32km.根据初期测试, 2号线单程总时长在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左右,运营速度最高80km/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2017年12月27日下午5点指的是时间
B.13.32km指的是位移
C.估算地铁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可以把地铁看成质点
D.地铁2号线运营平均速度为80km/h
2.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无线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频率资源更丰富,在相同时间内能够传输的信息量更大。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意味着更快的网速和更大的网络容载能力,“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 )
A.光子能量更大 B.衍射更明显 C.传播速度更大 D.波长更长
3.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光滑玻璃棒左边绕有一线圈,右边套有一金属圆环。圆环初始时静止。将图中开关S由断开状态拨至连接状态,电路接通的瞬间,可观察到( )
A.拨至M端或N端,圆环都向左运动
B.拨至M端或N端,圆环都向右运动
C.拨至M端时圆环向左运动,拨至N端时向右运动
D.拨至M端时圆环向右运动,拨至N端时向左运动
4.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 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g=10 m/s2) ( )
A.15 m B.20 m C.11.25 m D.31.25 m
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
A.0.2 B.0.4 C.2.0 D.2.5
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 ( )
A. B.
C. D.
7.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
A.F B. C. D.
8.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1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
A.3 J B.4 J
C.5 J D.6 J
9.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1,X2,X3,X4代表α粒子的有( )
A. B.
C. D.
10.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11.如图,一开口向上的导热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壁间无摩擦。现用外力作用在活塞上。使其缓慢下降。环境温度保持不变,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在活塞下降过程中( )
A.气体体积逐渐减小,内能增知
B.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逐渐增大,放出热量
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12.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第II卷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3.某实验小组在测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接在___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3)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2.10 cm,x2=3.62 cm,x5=8.12 cm,x6=9.60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为几十欧姆的电阻Rx,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为1 kΩ,电流表内阻为0.5Ω。该同学采用两种测量方案,一种是将电压表跨接在图(a)所示电路的O、P两点之间,另一种是跨接在O、Q两点之间。测量得到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其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标记为II的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________(填“O、P”或“O、Q”)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
(2)根据所用实验器材和图(b)可判断,由图线________(填“I”或“II”)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结果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3)考虑到实验中电表内阻的影响,需对(2)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三、计算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货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货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已知货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货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
(1)绳上张力T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16.(8分)交通路口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驾驶员到交通路口时应格外小心。现有甲、乙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v0=9 m/s。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黄灯,立即紧急刹车,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已知甲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1=5 m/s2,乙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4.5 m/s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Δt=0.5 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0.5 s才开始刹车),则:
(1)若甲车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离警戒线9 m,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免闯红灯?
(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在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多大距离?
17.(10分)如图所示,半径R=0.9 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1 m的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8 m,质量m=1.0 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轨道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滑块落地点距C点的距离.
18.(10分)空间存在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O、P是电场中的两点.从O点沿水平方向以不同速度先后发射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A不带电,B的电荷量为q(q>0).A从O点发射时的速度大小为v0,到达P点所用时间为t;B从O点到达P点所用时间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
(2)B运动到P点时的动能.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B
B
D
C
A
BD
BD
BCD
BD
13.【答案】(1)交流; (2) (3)1.5m/s2
【解析】(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交流电源上.
(2)对砝码:mg-T=ma;对木块:T-μMg=Ma,解得;
(3)因T=0.1s,则x46-x02=2a(2T)2,
解得
14.【答案】、 I
【解析】 (1)若将电压表接在、之间,,则
根据一次函数关系可知对应斜率为。
若将电压表接在、之间,电流表分压为
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可知
解得
根据一次函数可知对应斜率为,对比图像的斜率可知
所以II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之间。
(2)因为待测电阻为几十欧姆的电阻,通过图像斜率大致估算待测电阻为左右,根据
说明电流表的分压较小,电压表的分流较大,所以电压表应跨接在、之间,所以选择图线I得到的结果较为准确。
根据图像可知
考虑电流表内阻,则修正后的电阻为
15.【答案】(1)100N (2)200N
【解析】 (1)对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A静止,受力平衡,则在x轴上:Tcosθ=f1
在y轴上:N1=Tsinθ+mAg
又f1=μ1 N1
联立解得:T=100 N,f=80N
即绳上张力T的大小为100N.
(2)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B处于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在x轴上:F=f1+f2
在y轴上:N2=N1+mBg
又有:f2=μ2N2
联立解得:F=200 N
即拉力F的大小为200N.
16.【答案】(1)甲车司机能避免闯红灯。(2)5.4 m。
【解析】(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2=2a1x1,
解得
可知甲车能避免闯红灯.
(2)因为乙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小于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可知在整个过程中,乙车的速度都大于甲车的速度,即两者的距离逐渐减小.
乙车刹车速度减为零的位移,
乙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乙′=v△t=9×0.5m=4.5m
,
甲车速度减为零的位移
可知保证两车不相撞,两车应保持的距离△x=9+4.5-8.1m=5.4m.
17.【答案】(1)30N (2)
【解析】(1)据题意,滑块从光滑轨道下滑,到达B点时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可得
在B点时对轨道压力大小等于支持力大小,据圆周运动关系得
联立两式解得
(2)小滑块从B点运动到C点的速度据动能定理有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小滑块有
落点到C点时三角形的斜边,有:
可得
18.【答案】(1);(2)
【解析】(1)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小球B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和题给条件,有mg+qE=ma①
②
解得③
(2)设B从O点发射时的速度为v1,到达P点时的动能为Ek,O、P两点的高度差为h,根据动能定理有④
且有⑤
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得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