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 MB
- 2021-04-15 发布
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末教学质量调研(选修)
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图1),标识中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而早在2017年美国NASA曾宣布在某个时段内不向“好奇号”火星车发布任何指令,因为届时太阳活动会使通讯明显变差,他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图2为太阳系局部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1所示行星镶嵌在C形轨道之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绕日公转构成目前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 B. ②为类地星,绕日轨道为椭圆
C. ③为土星,属远日行星 D. ④是目前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通讯变差与日、地、火三者位置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2中火星位于甲段时通讯最差
B. 干扰通讯的物质直接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 太阳日冕层的带电粒子流是通讯变差的“罪魁祸首”
D. 太阳光球层的黑子对通讯有直接干扰
2020年3月26日,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主持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视频特别峰会。读图3完成3~4题。
图3
3. 将不同国家邀约在同一日期来开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为保证峰会开始时各国都为3月26日,下列时间最合适的是
A. 北京时间20时 B. 利雅得时间12时 C. 华盛顿时间8时 D. 伦敦时间20时
4.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当天
A. 堪培拉春光明媚 B. 南半球昼夜面积比为1:1
C. 开普敦比布谊诺斯艾利斯白昼短 D. 北京比利雅得的正午太阳高度大
2019年12月9日,新西兰的怀特岛发生火山喷发,空气中弥漫着滚滚浓烟和火山灰。图4为“怀特岛火山喷发景观图”,图5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图4 图5
5. 图5中与怀特岛的岩石类型相一致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关于怀特岛火山喷发,说法正确的是
A. 喷发物主要来自地壳
B. 喷发物迁移顺序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火山喷发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D. 火山喷发增加了土壤矿物质
图6为“我国庐山地质地貌剖面图”和“五老峰景观图”。读图完成7~8题。
7.五老峰
A. 峰丛林立,山体高大 B. 悬崖壁立,相对高度大
C. 山峰如尖角,岭脊如刀刃 D. 东坡陡险,西坡和缓
8.庐山“五峰四谷”中
A. 大月山、虎背岭褶皱隆起形成 B. 东谷由背斜侵蚀形成
C. 五老峰断裂抬升形成单面山 D. 七里冲属于断裂下陷形成谷地
图7为我国北方某地四天天气资料和“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图”,据此完成9~10题。
9.该地9月8日出现霜冻的主要原因是
A.单一冷气团控制 B.单一暖气团控制 C.气旋影响 D.暖锋过境
10.霜冻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B增加 B.G减弱 C.A减弱 D.I增加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图8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11~12题。
11.风向①~④中,成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有关风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甲海域的洋流流向受②风向影响显著
B.乙海域受③风向影响,海水上泛利于渔场形成
C.丙地在④风向盛行的季节,草类茂盛
D.丁地全年受⑤风向的控制,光热充足
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图9为某城市水循环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管道输水、蒸发
B. 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蒸发
C. 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 蒸发、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14.下列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B. 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 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D. 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图10为“某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 造成图中赤道附近东西部及甲岛东西侧自然带差异的共同因素是
A. 洋流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16. 若该大陆向南延伸到乙处,则最可能新增的自然带是
A. 热带草原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热带荒漠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019年7月28日9时至29日15时,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普降暴雨,强降雨致甘洛县部分区域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交通、通讯、电力中断。图11为“特大、较大型山蹦、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读图完成17~18题。
图11
17.关于易发生山蹦、滑坡和泥石流地区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岩石破碎松散,碎屑多 B.地形平坦,地壳运动剧烈
C.地表基岩广布 D.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小
18.在上述灾害易发生的地区修建道路时,应注意
A.驱散乌云,减少暴雨频率
B.开挖坡脚,增加道路宽度
C.以桥代路,防止地面沉降
D.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12为“中纬度沿海某地一天中某时等压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完成19~20题。
图12
19. 关于四地气温、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A. ①比②气温高 B. ①比②气压高 C.③比④气温低 D. ③比④气压低
20. 依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风向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B. M、N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大致相同
C. 此时②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多雨
D. 等压面分布状况可能出现在冬季的夜晚
图13为“某大陆西岸某时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图14为“图13中①点附近的河流及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 下列关于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 河流冬季以雨水补给为主 B. a地此时吹西北风
C. 此时c地降水明显多于b地 D. c地风力大于d地
22. 关于图中①地河流及地质剖面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河流形成于丙岩层形成之前 B. 河流发育在背斜顶部
C. 岩浆活动发生在乙岩层形成后 D. 丁较戊形成早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下表为对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读表回答23~24题。
自然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海拔/m
<1000
1000~2000
2000~2500
2500~3000
3000~3500
>3500
植被类型
热带
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
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高寒灌丛
草甸
蝶类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23.自然带Ⅴ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别是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24.与Ⅰ相比,自然带Ⅱ蝶类种数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A.太阳辐射多,且强度大 B.地形变化大,生境种类多
C.年降水量多,且变率小 D.人类干扰少,植物种类多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组网成功。据此回答25~26题。
25.北斗导航系统可提供的基础功能有
A.5G通讯 B.短报文通信 C.经纬度和海拔 D. 信号中继
26.北斗系统可应用于
A.智能穿戴 B. 铁路调度 C.地震预报 D.资源普查
第II卷 (综合题 共4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27.图15为某日地球光照图,EDF是晨昏线,其中ED表示晨线。图16为某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0分)
(1)此时正值北半球的 ▲ (节气),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2分)
(2)该日A地的夜长为 ▲ 小时, B地昼长为 ▲ 小时;此时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3分)
(3)图中C、D、E三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该日后一周内C地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分别是 ▲ 、 ▲ 。(3分)
(4)如果在30°N一楼顶上安装如图16 的太阳能热水器,则该日集热板与楼顶的夹角α应是 ▲ ;若黄赤交角变成20°,则夹角α全年的调整幅度会变 ▲ 。(2分)
28.气候往往受到大气环流分布和移动的影响。图17为世界局部地区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图18为我国东部地区锋面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17所示时间是北半球 ▲ (季节),N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其冬季主要是受 ▲ 控制。M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该季节的风向为 ▲ ,其成因是 ▲ 。(4分)
(2)图18中,每年6、7月份,锋面雨区位于Ⅰ、Ⅱ、Ⅲ中的 ▲
区。此时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成因是受 ▲ 影响;梅雨结束后该地还将受高压系统控制出现
▲ (灾害性)天气。(3分)
(3)如果夏季风弱导致锋面雨带停滞不前,在7月以后,图中Ⅰ地区仍未进入雨季,那么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 ▲ ;针对南方出现的灾害可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有 ▲ 、 ▲ 。(3分)
29.图19为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反映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主要有 ▲ 、 ▲ 。(2分)
(2)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 循环,乙处地形的形成体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 ;下图中能反映该区域某城市道路硬化后的气温和流量曲线的分别是 ▲ 和 ▲ 。(4分)
(3)图中洋流的流向是 ▲ ,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2分)
(4)该地区从A地到B地植被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分异的原因主要是 ▲ 。(2分)
30.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太行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在其东麓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古都(如北京、燕下都、灵寿故城、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誉称为“古都长廊”。图20中左图为部分古都的分布图,右图为汾河流域某村落的布局示意图。
(1)左图中的古都大多布局在 ▲ (地貌)上,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的建设与扩展。右图的古村落建在河流曲流的 ▲ (凸或凹)岸处。在此选址,既便于利用水资源,又能避开 ▲ 的威胁。(3分)
(2)华北平原的地带性植被为 ▲ ,该地河流以 ▲ 补给为主,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 ▲ 季节。(3分)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由 ▲ 作用形成,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的地理环境的 ▲ 特征。(2分)
(4)渤海表层海水盐度夏季较冬季 ▲ ,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C
C
D
B
C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B
B
D
C
B
A
D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AD
BD
AC
BC
BC
BD
BC
AB
三、综合题:共4小题,每题10分。
27.(10分)
(1)冬至 60°E
(2)24 8 5/6
(3)ECD 昼长夜短 昼渐长,夜渐短
(4)53.5°(或53°26′) 小
28.(10分)
(1)夏季 西风带 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Ⅱ 准静止锋 伏旱
(3)南涝北旱 加强监测和预报;修建水库(分洪蓄洪工程);植树造林;加强宣传,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任答两点)
29.(10分)
(1)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或变质作用)
(2)海陆间 塑造地表形态 乙 丁
(3)自南向北 增温增湿
(4)垂直 水、热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30.(10分)
(1)冲积扇 凸 洪水
(2)温带落叶阔叶林 雨水 夏季
(3)流水侵蚀 整体性
(4)低 陆地淡水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