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0 KB
- 2021-04-15 发布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泰州二中政治组 王月梅
【教学目标】
1.理解传统文化的特征,懂得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 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并掌握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难点】
1.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
2.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3.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任务型阅读,自主检测
(一)传统文化的的含义、特点
(1)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特点:
传统习俗的继承
①具有继承性 (四个表现) 传统建筑的继承
▲掌握每种表现的特征 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思想的继承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即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二)传统文化的影响:(双重的)
①在社会发展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三)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五)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因素)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内在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助推器作用)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殊作用)
二、探究导入
去年年末在某卫视的热播的音乐节目中,谭维维携手华阴老腔首次亮相,惊艳众人。除夕夜谭维维再次携华阴老腔亮相2016猴年春晚,演唱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完成了中国摇滚乐和民族音乐相结合的壮举,引领了新时代的音乐潮流。
《叮咯咙咚呛》为央视“大型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明星要深入全国五大省市,寻找即将消失的非遗文化和民间达人,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歌曲相结合,以全新方式完成创新的作品。
在最近的一档央视综艺《叮咯咙咚呛》上,歌手尚雯婕结合自己填词的法语歌《夜之缪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苗清臣,共同演绎了《三国演义》名段《要荆州》。这引发了评委李谷一的质疑。这次融合法语歌,虽说别有一番风味,但一曲唱罢,评委李谷一却不买账:我不太喜欢你们在中国的舞台上,尤其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的时候用外语唱。对此,尚雯婕有不同的看法:世界音乐面对的听众不只是中国人,如果太原汁原味,外国人可能就听不懂了,“世界音乐也许能做到的,就是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这下激怒了李谷一:“发展不是乱发展,不是说我今天吃了面包,或者汉堡包、炸鸡,我们就不要吃馒头,不要吃饺子,不可以的!”
同样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谭维维受到追捧,而尚雯婕则受到质疑,对此,你怎么看?
三、考点突破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表现(是什么)
(1)含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 2)表现:传统习俗——基本形式(持久的影响);
传统建筑——重要标志(凝固的艺术);
传统文艺——重要组成(火炬);
传统思想——非常重要(深刻影响)。
(3)特点:①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历史性、继承性和时代性);
②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中华文化的特点)
易错排查: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区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两个特点
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即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而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注意把二者区分开来。
(二)传统文化的作用、影响(为什么)
(1)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易错排查: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深度思考:正确区分文化的作用的两面性与传统文化的作用的两面性
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反对割裂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怎么办)
1、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把握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1)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易错排查1.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2.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探究3:辨析:对待传统文化,先继承,后发展。
①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②继承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的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③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④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区别:①内涵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的是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指的是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②强调的重点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
(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易错排查: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拓展延伸: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角度
教育的作用
文化与
文化
经济
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交流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文化传承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教育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精神文
明建设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与人
的素质
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自主建构本课的知识体系
五、体验高考
1、(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
2、(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4)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5年江苏卷20)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4、(2014高考江苏卷 22)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 LED 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①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③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卷40)
祠堂是崇宗祭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回答方向(问什么,答什么)
知识限定: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
主客体限定:②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
角度限定:③说明……道理,属于体现类非选择题
第二步:链教材,列出知识提纲(有多少,列多少)
第三步: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什么,选什么)
知识提纲
有效信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
示例: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
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⑦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⑧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⑨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用术语,加材料)
答案 ①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②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剔除与改造带有封建宗法性质的内容。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堂检测】(略)
【课后作业】《夯基提能练》P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