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22 KB
- 2021-04-15 发布
第7讲 光学实验
7.1测玻璃的折射率
]
知识点睛
1. 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 实验原理
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和入射线相应的折射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3. 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三张、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枚、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铅笔。
4. 实验步骤
⑴ 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⑵ 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作为界面,画一条线段作为入射光线,并过点画出界面的法线,如图所示。
⑶ 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边跟对齐,然后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边界。 ]
⑷ 在线段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和。
⑸ 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一个大头针,用一只眼睛透过玻璃砖观察,使大头针能同学时挡住大头针和的像。
⑹ 接着还是在玻璃砖一侧竖直插上大头针,使大头针能挡住大头针和大头针和的像。
⑺ 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和作直线与交于点,就是玻璃砖内折射光线的方向,为入射角,为折射角,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
⑻ 改变入射角,重复以上实验。算出不同学入射角时的值,比较一下,看它们是否接近一个常数,求出几次实验中所测的平均值,这就是玻璃砖的折射率。
5. 重要注意事项 ]
⑴ 玻璃砖要厚。
⑵ 入射角应在30°到60°之间。
⑶ 大头针的间距应较大些。
⑷ 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
⑸ 大头针要插得竖直。
1. 误差及分析
⑴ 为了准确测量入射光线、出射光线,要求入射侧、出射侧所插两枚大头针间距宜大点。
⑵ 测量入射角与折射角时的误差,故入射角不宜过小。入射角也不宜过大,过大则反射光较强,出射光较弱。
例题精讲
【例1】
某同学 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步骤如下: ]
⑴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平木板上,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作为界面,过上的一点画法线和一条线段作为入射光线,然后把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们的长边跟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
⑵ 在线段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和,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的像,移动玻璃砖直到的像被挡住。然后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上大头针和,使挡住和的像,使挡住和、的像,记下和的位置。
⑶ 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过、引一直线与直线交于,连接,则就是折射光线。
上述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获得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后还需用什么器材、资料才能求出折射率 。
【答案】 所以本例中操作不正确的是:观察、的像时不能移动玻璃砖而应该移动眼睛视线。
还需用:量角器
【例2】
某同学 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所示)。实验的主要过程如下: ]
⑴ 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在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在白纸上画一条线段表示入射光线。
⑵ 把半圆形玻璃砖M放在白纸上,使其底边与轴重合。
⑶ 用一束平行于纸面的激光从区域沿y轴负方向射向玻璃砖,并沿 轴方向调整玻璃砖的位置,使这束激光从玻璃砖底面射出后,仍沿y轴负方向传播。
⑷ 在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
⑸ 在坐标系的的区域内竖直地插上大头针,并使得从一侧向玻璃砖方向看去,能同学时挡住观察和的视线。
⑹ 移开玻璃砖,作连线,用圆规以O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如图中虚线所示),此圆与线交点为B,与连线的交点为C。确定出B点到 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C点到 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
① 根据上述所确定出的B、C两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可知此玻璃折射率测量值的表达式为 。
② 若实验中该同学 在的区域内,从任何角度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⑴
⑵ 沿方向的入射光线在玻璃砖底边的界面上发学生了全反射。
]
【例3】
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
⑴ 甲同学 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界面前,不慎碰了玻璃砖使它向方向平移了一些,如图(甲)所示,其后的操作都正确,但画光路图时,将折射点确定在和上,则测出的值将 。
⑵ 乙同学 为了避免笔尖接触光 面,画出的和都比实际侧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乙)所示,以后的操作均正确,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和折线点都确定在和
上,则测出的值将 。
⑴ 丙同学 在操作和作图时均无失误,但所用玻璃砖的两个界面明显不平行,这时测出的值将 。
【解析】 ⑴ 不变
⑵ 变小
⑶ 无影响
【例1】
某同学 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量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玻璃砖的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圆心在同学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缓缓转动,同学时在玻璃砖的直径边一侧观察、的像,且的像挡住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需测量出 ,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方法表示出折射率 。
【答案】 玻璃砖直径边绕点转过的角度,。
]
7.2 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知识点睛
1. 实验目的
了解光波产学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2. 实验原理
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得,波长。已知双缝间距,再测出双缝到屏的距离和条纹间距,就可以求得光波的波长。
3. 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采用双缝干涉仪,它由各部分光 元件在光具座上组成,如图所示,各部分元件包括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光屏。
1. 实验步骤
⑴ 将光源和遮光筒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源发出的光能平行地进入遮光筒并照亮光屏。
⑵ 放置单缝和双缝,使缝相互平行,调整各部件的间距,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⑶ 在光源和单缝间放置滤光片,使单一颜色的光通过后观察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⑷ 用米尺测出双缝到光屏的距离,用测量头测出相邻的两条亮(或暗)条纹间的距离。
⑸ 利用表达式,求单色光的波长。
⑹ 换用不同学颜色的滤光片,观察干涉图样的异同学,并求出相应的波长。
2. 注意事项 ]
⑴ 放置单缝和双缝时,必须使缝平行,并且双缝和单缝间的距离约为。
⑵ 要保证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和光屏的中心在同学一条轴线上。
⑶ 测量头的中心刻线要对应着亮(或暗)条纹的中心。
⑷ 为减小实验误差,先测出条亮(或暗)条纹中心间的距离,则相邻两条亮(或暗)条纹间的距离。
例题精讲
【例1】
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 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 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 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 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答案】 ABD
【例2】
⑴ 如图1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 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 、③ 、④ 、⑤遮光筒、⑥光屏。
⑵ 如果将灯泡换成激光光源,该实验照样可以完成,这时可以去掉的部件是 (填数字代号);
⑶ 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读下手轮的读数如图2所示。继续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0条亮纹,读下手轮的读数如图3所示。则:条纹的间距是 mm ;
⑴ 如果已经量得双缝的间距是0.30mm 、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是900mm ,则待测光的波长是 m (取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⑴ ②滤光片、③单缝、④双缝。
⑵ ②③ ]
⑶
⑷ 考本实验的原理:
相关文档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4 23:30:06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4 21:41:49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电场2021-04-14 01:51:4419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21:56:06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2021-02-26 21:46:496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20:55:59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2021-02-26 19:29:29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19:13:025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2-26 19:11:024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 实验探究研究2021-02-26 18:37:4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