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11 KB
- 2021-04-15 发布
宾阳中学2019年春学期5月月考高二化学科试题
命题人:邓秋芬 审题人:唐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选项中,键的极性相同,分子极性也相同的是( )
A.H2O、CO2
B.PCl3、SO3
C.BF3、NF3
D.COCl2、CH2O
2. 关于化学式[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C.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
3.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Ti4+位于顶点上,O2-位于面心上,Ca2+位于中心)
A.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aTiO3
B.该晶体中每个Ti4+和8个O2-相紧邻
C.一个CO2晶胞中平均含有4个CO2分子
D.金属晶体的熔点可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低
4.下列表达方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 )
A.
B.氯化铵的电子式:
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
D.NH3、H2O、CO2三分子中中心原子上孤电子对数最多的是H2O
5. 据某科学杂志报道,国外一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球形分子,它的分子式为C60Si60,其分子结构好似中国传统工艺品“镂雕”,经测定其中包含C60,也有Si60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有很高的熔点、很大的硬度
B. 该物质形成的晶体属分子晶体
C. 该物质分子中Si60被包裹在C60里面
D. 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2400
6. 根据VSEPR模型判断,下列微粒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SO32- 和NO2-
B.NO3- 和SO3
C.H3O+ 和ClO3-
D.PO43- 和SO32-
7. 如图是某同学画出的基态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正确,符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B.错误,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
C.错误,违背了“泡利原理”
D.错误,违背了“洪特规则”
8. 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与Y形成化合物是,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
B. 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
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Y对应的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mX
9. 已知下列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是元素的原子,其中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
A.
B.
C.
D.
10. 下列有关共价键键参数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键能:C-N<C=N<C≡N
B.键长:I-I>Br-Br>Cl-Cl
C.分子中的键角:H2O>NH3
D.乙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能:σ键>π键
11. 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①NH3的熔、沸点比第ⅤA族相邻元素的氢化物高 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 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③
D. ①②③
12. 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Na+<Mg2+<K+<O2-
B.Na+>Mg2+>S2->Cl-
C.Na>Mg>Al>S
D.Cs<Rb<K<Na
13. 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石墨的层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的碳环上有六个碳原子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紧邻的有6个Cl-
C.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的有8个Cl-,每个Cs+周围等距离紧邻的有6个Cs+
D.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金属晶体中,每个金属原子周围紧邻的有4个金属原子
14.2008年秋天,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这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所有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B.一个分子中共含有15个σ键
C.属于极性分子,故极易溶于水
D.分子内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15. 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异越小,其共价键成分越大.下列各对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多的是( )
A.K与F
B.Na与Cl
C.Al与S
D.Mg与Cl
16. 氮化铝(AlN)常用做砂轮及高温炉衬材料,熔化状态下不导电,可知它属于( )
A.离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无法判断
17. 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①3d轨道的能量和4s轨道的能量;②同一电子层中第一个p轨道与第二个p轨道的能量;③2s和3s的轨道半径;④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⑤F元素和O元素的电负性;⑥Mg元素和Al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⑦H原子和H+离子的半径.
A.①⑤⑥⑦
B.②③⑤
C.②④⑦
D.全对
18. 下列各组晶体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①SiO2和SO3 ②晶体硼和HCl ③CO2和SO2
④晶体硅和金刚石 ⑤晶体氖和晶体氮 ⑥硫磺和碘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2分,共46分)
19. (12分) 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选填下列所给试剂的代码),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4)还有哪些事实能够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_____(填编号)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HCl酸性比H2S强 ⑤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铁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5)此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此装置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的强,需要在B装置中加入KI溶液,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后向B中加入少量CCl4,振荡。能够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的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0. (10分)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中.工业上用铝土矿制备铝的某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便于后期形成Fe(OH)3沉淀,所得滤液B显酸性.
①检验滤液A中含有Fe3+的试剂为_____
②检验滤液B中不含有Fe2+的实验操作方法为_____.
③将滤液B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可选用的最好试剂为_____(填选项编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溶液 c.二氧化碳 d.氨水
(2)矿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_____(填选项编号).
21. (12分)草酸(H2C2O2)广泛存在于食品中,人们对其及相关产品进行了深入研究。
(1) H2C2O4(s)═ H2O(g)+CO(g)+CO2(g)△H=+340kJ•mol-1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保持温度不变,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恒容时,容器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恒压时,容器的体积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气体摩尔体积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E.气体总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 草酸分解所需燃料可以是CO,通过甲烷制备CO:CH4(g)+CO2(g)→2CO(g)+2H2(g)△H>O.常温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CH4气体和6molCO2气体发生反应,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CO气体的浓度为0.1mol•L-1。
①平衡时,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mol•L-1min-1。
②在不改变反应混合物用量的前提下,为了提高CH4气体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答出一方面即可)
(3)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KHC2O4溶液呈酸性。向10mL 0.01mol•L-1的H2C2O4溶液滴加0.01mol•L-1KOH溶液V(mL),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V=10mL时,溶液中HC2O4-、C2O42-、H2C2O4、H+的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② 当V=a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K+)=2c(C2O42-)+c(HC2O4-);当V=b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K+)=c(C2O42-)+c(HC2O4-)+c(H2C2O4);则a_____b(填“<”,“=”或“>”)。
(4)电解饱和草酸溶液可以制得高档香料乙醛酸(H2C2O3),装置如图所示,写出复合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
22. (12分)能源、材料和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1)目前,利用金属或合金储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右图是一种镍基合金储氢后的晶胞结构图.
①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
②该合金储氢后,含1mol La的合金可吸附H2的数目为_____.
(2)南师大结构化学实验室合成了一种多功能材料--对硝基苯酚水合物(化学式为C6H5NO3•1.5H2O).实验表明,加热至94℃时该晶体能失去结晶水,由黄色变成鲜亮的红色,在空气中温度降低又变为黄色,具有可逆热色性;同时实验还表明它具有使激光倍频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①晶体中四种基本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②对硝基苯酚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中,破坏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____.
(3)科学家把NaNO3和Na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一种白色晶体,已知其中阴离子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且该阴离子中的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该阴离子的电子式是_____,其中心原子N的杂化方式是_____.
2019年春学期5月月考高二化学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答案】:D【解析】:A、H2O和CO2中的键均为极性键,H2O是极性分子,CO2是非极性分子; B、PCl3、SO3中的键均为极性键,PCl3是极性分子,SO3是非极性分子;C.BF3、NF3中的键均为极性键,BF3是非极性分子,NF3是极性分子; D.COCl2、CH2O中的键均为极性键,分子极性大致相同
2.【答案】:C【解析】:配合物也叫络合物,为一类具有特征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和围绕它的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的分子或离子,完全或部分由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中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TiCl(H2O)5]Cl2•H2O,配体Cl、H2O,提供孤电子对;中心离子是 Ti3+,配合物中配位离子Cl-不与Ag+反应,外界离子Cl-离子与Ag+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3.【答案】:B【解析】:A.Ti4+位于顶点上,O2-位于面心上,Ca2+位于中心,由均摊发可知每个晶胞含有的个数分别为8×、1、6×;
B.根据CaTiO3晶胞的结构可知,Ti4+周围的O2-分布在经过该Ti4+的各个面的面心上;
C.二氧化碳晶体中,二氧化碳分子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
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金属汞常温下为液态,而分子晶体中很多物质在常温下为固态.
4.【答案】:D【解析】:略
5.【答案】:A【解析】:A、由分子式及信息可知该物质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点低、硬度小,故A错误;
B、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是一种新的球形分子,它的分子式为C60Si60,所以该物质有分子存在,属于分子晶体,故B正确;
C、硅的原子半径比碳大,所以硅化合物Si60C60,外层球壳为Si60,内层球壳为C60,故C错误。
D、它的分子式为C60Si60,所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28)×60=2400,摩尔质量为2400g/mol,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B【解析】:离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离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V形或平面三角形,根据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σ 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据此分析。
7.【答案】:D【解析】: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洪特规则:在等价轨道(相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上的各个轨道)上排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以此来解答.
8.【答案】:C【解析】: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非金属性X>Y。
A、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所以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故A正确;
B、一般非金属性强的,其第一电离能大,则第一电离能Y可能小于X,故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X>Y,则X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故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故D正确。
故选:C。
9.【答案】:A【解析】:A.1s、2s、2p能量升高,简并轨道中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能量最低;B.2s能级的能量比2p能量低,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C.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D.2s能级的能量比2p能量低,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10.【答案】:C【解析】:A、叁键的键能大于双键,双键的键能大于单键;B.同周期从上往下,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越大,共价键键长越大; C.根据分子的构型判断;D、σ键头与头重叠程度大,π键肩与肩重叠程度小。
11.【答案】:B【解析】:①因第①ⅤA族中,N的非金属性最强,NH3中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NH3的熔、沸点比Ⅴ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故①正确;
②小分子的醇、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因羧酸、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故②正确;
③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③正确;
④尿素分子间可以形成的氢键比醋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多,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故④正确;
⑤对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故⑤正确;
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其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而与氢键无关,故⑥错误;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粒子的电子层越多,粒子的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粒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粒子的半径越小,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解答.
13.【答案】:D【解析】:A.石墨是层状结构,每层石墨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的碳环上有六个碳原子; B.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的配位数是6;C.氯化铯晶体中,铯离子的配位数是8,每个Cs+周围等距离紧邻的有6个Cs+; D.面心立方晶体中,晶胞立方体每个顶点上都有一个原子,面心上都有一个原子.
14.【答案】:B【解析】:A.C=N中,C原子为sp2杂化,C=N中N原子为sp2杂化,-NH2中N原子为sp3杂化,杂化类型不同,故A错误;
B.分子中含6个N-H,6个C-N,3个C=N,双键中有1个σ键,共15个σ键,故B正确;
C.分子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则微溶于冷水,故C错误;
D.不存在同种元素之间的共价键,则分子内只有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B。
15.【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多,说明离子键成分最少,则金属、非金属元素应该最不活泼,据此分析解答.
16.【答案】:B【解析】:信息可知,氮化铝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的材料,熔融时不导电为共价化合物,熔点高、硬度大,为原子晶体的性质,以此来解答.
17.【答案】:A【解析】:①根据轨道能量顺序;②同一电子层中同一能级轨道的能量相等;③不同能层,同一能级轨道半径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④同一原子的基态的能量低于激发态;⑤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⑥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同一周期中第ⅡA族元素比第Ⅲ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⑦同种元素的不同离子,核外电子数越大,半径越大.
18.【答案】:C【解析】:①SiO2和SO3,固体SO3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二氧化硅、二氧化碳都只含共价键,故①错误;
②晶体硼和HCl,固体HCl是分子晶体,晶体硼是原子晶体,二者都只含共价键,故②错误;
③CO2和SO2固体,CO2和SO2都是分子晶体,二者都只含共价键,故③正确;
④晶体硅和金刚石都是原子晶体,二者都只含共价键,故④正确;
⑤晶体氖和晶体氮都是分子晶体,晶体氖中不含共价键,晶体氮含共价键,故⑤错误;
⑥硫磺和碘都是分子晶体,二者都只含共价键,故⑥正确。故选:C。
19.(共12分,每空2分)(1) 4HCl(浓)+ MnO2 ═ MnCl2 + Cl2↑+2H2O(没有加热条件不给分)
(2)除去Cl2中的HCl气体;(3)A; S2-+ Cl2 ═ 2Cl- + S↓ (4)①③⑥ (5)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解答】解:(1)为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需要用氯气置换出硫,则必须用装置A制备氯气装置A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HCl(浓)+ MnO2 ═ MnCl2 + Cl2↑+2H2O.故答案为:4HCl(浓)+ MnO2 ═ MnCl2 + Cl2↑+2H2O;
(2) 由于用浓盐酸制取氯气,且需要加热,即实验过程中会挥发出HCl气体,氯气在饱和食盐水在的溶解度较小,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故答案为: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3) 要在B中发生氯气置换出硫的反应,在给定试剂中只能选取Na2S溶液,发生的是置换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2-+ Cl2 ═ 2Cl- + S↓.故答案为:A S2-+ Cl2 ═ 2Cl- + S↓
(4)①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HCl比H2S稳定,说明非金属性Cl>S,故①正确;②HClO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无法比较二者非金属性,故②错误;③最高价含氧酸HClO4酸性比H2SO4强,能够证明非金属性Cl>S,故③正确;④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无法比较二者非金属性,故④错误;⑤不能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⑤错误;⑥铁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硫与铁反应生成FeS,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可证明非金属性Cl>S,故⑥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⑥;
(5)在B装置中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Cl2+2I-=I2+2Cl-,氯气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充分反应后,加入CCl4用力振荡,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在下层四氯化碳中呈紫红色,可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的强,故答案为: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20.(共10分,每空2分)(1)①KSCN溶液或者硫氰化钾溶液;②取少量滤液B,加入KSCN溶液,若不变红,再加入少量氯水,仍然不变红,说明滤液B中不含铁元素;③ d (2)SiO2;B 【解答】:解:图示工艺流程为: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加入稀盐酸,得到滤渣为二氧化硅,滤液中含有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氯离子;加入漂白液后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B为氯化铝溶液;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在铁坩埚中焙烧生成硅酸钠。(1)①检验是否含铁离子,可加入KSCN溶液,如溶液变红色,可说明含有铁离子,故答案为:KSCN溶液或者硫氰化钾溶液;②滤液B可能含有铁离子或亚铁离子,可取少量滤液B,加入KSCN溶液,若不变红,再加入少量氯水,仍然不变红,说明滤液B中不含铁元素,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B,加入KSCN溶液,若不变红,再加入少量氯水,仍然不变红,说明滤液B中不含铁元素;③滤液中含有的是氯化铝溶液,将滤液B
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a.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沉淀铝离子但过了会溶解氢氧化铝,氢氧化钠不是最佳试剂,故a错误;b.硫酸溶液不与铝离子反应,故b错误;c.二氧化碳和氯化铝不反应,无法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c错误;d.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过量的氨水和铝离子形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氢氧化铝固体,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二氧化硅与盐酸不反应,矿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SiO2,A.蒸发皿中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A错误;B.铁坩埚可以熔融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可在铁坩埚中用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B正确;C.玻璃中含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C错误;D.瓷坩埚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D错误;故答案为:SiO2;B
21.(共12分,每空2分)(1)ABE (2)①0.01 ②升高温度或增大容器的体积(减小压强)(3)①c(HC2O4-)>c(H+)>c(C2O42-)>c(H2C2O4)② > (4)H2C2O4 + 2H+ + 2e- ═ H2C2O3+H2O.【解答】:解:(1)反应H2C2O4 (s)═ H 2O(g)+CO(g)+CO2(g)△H=+340kJ•mol-1的平衡,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A.反应H2C2O4 (s)═ H 2O(g)+CO(g)+CO2(g)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恒容时,容器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B.反应H2C2O4 (s)═ H 2O(g)+CO(g)+CO2(g)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恒压时,容器的体积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正确;C.气体摩尔体积只与气体状态有关,当气体摩尔体积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错误;D.生成物气体是按照固定比例生成的,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误,E.气体总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E正确;故答案为:ABE;
(3) ①向10mL 0.01mol•L-1的H2C2O4溶液滴加0.01mol•L-1KOH溶液,当V=10mL时,草酸与氢氧化钾恰好反应生成草酸氢钾,由于草酸氢钾溶液显示酸性,则H2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c(C2O42-)>c(H2C2O4),由于氢离子来自水的电离和HC2O4-的电离,则c(H+)>c(C2O42-)的水解程度较小,则c(HC2O4-)>c(C2O42-),所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为c(HC2O4-)>c(H+)>c(C2O42-)>c(H2C2O4) 。 故答案为:c(HC2O4-)>c(H+)>c(C2O42-)>c(H2C2O4)
②c(Na+)=2c(C2O42-)+c(HC2O4-),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2c(C2O42-)+c(HC2O4-)+ c(OH-)可得 c(H+)= c(OH-)所以溶液呈中性,pH=7,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氢氧化钠应该稍微过量,所以V(NaOH)=a>10mL;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K+)=c(C2O42-)+c(HC2O4-)+ c(H2C2O4),根据溶液中物料守恒分析,溶质为KHC2O4,说明V(NaOH)=b=10mL,则a>b. 故答案为:>;
(4)惰性电极电解饱和草酸溶液,草酸在阴极放电,C由+3价降到+1价,得到2个电子,电极反应式为H2C2O4 + 2H+ + 2e- = H2C2O3+H2O.故答案为:H2C2O4 + 2H+ + 2e- ═ H2C2O3+H2O
22.(共12分,每空2分)(1)①3d84s2;②3NA (2)①O>N>C>H ②氢键
(3)
sp3
【解答】:解:(1)①Ni是28号元素,其核外有28个电子,镍原子3d、4s能级上电子为其价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故答案为:3d84s2
②该晶胞中氢气分子个数=8×+ 2×=3,La原子个数=8×=1,所以该物质中氢分子和La原子个数比是3:1,则含1mol La的合金可吸附H2的数目为,故答案为:3NA;
(2)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强,O、N、C、H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O、N、C、H的电负性逐渐减弱,则O、N、C、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C>H,故答案为:O>N>C>H;
②对硝基苯酚水合物之间氧原子和氢原子间存在氢键,所以对硝基苯酚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中,破坏的微粒间作用力是氢键,故答案为:氢键;
(3)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且等电子体结构相似,阴离子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且该阴离子中的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该离子是NO43-,其电子式为: ,该离子中价层电子对= 4+(5+3-4×2)=4,所以N原子采用sp3杂化,故答案为: ,sp3[来源: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