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7.50 KB
- 2021-04-15 发布
友好学校第六十二届期末联考
高二化学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小题,共7页。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到指定区域。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u -64 Ag-108
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有化学键破坏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可能会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在2L密闭容器内某气体反应物在2s内由8mol变为7.2mol,该反应的平均反应
速率为 ( )
A.0.4mol/(L·s) B.0.3mol/(L·s) C.0.2mol/(L·s) D.0.1mol/(L·s)
3.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
A.增加反应物的量 B.增大压强 C.加热 D.减小压强
4.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C.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5.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表示 (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kJ
D.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6.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 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⑥分离出Z
A.②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 ①③⑤
7.以下能正确表示电离方程式的是 ( )
A.BaSO4(s)Ba2+(aq) + SO42﹣ (aq) B.HClO= H++ ClO﹣
C.NaHSO4 Na++H++ SO42﹣ D.H2SH++HS-、HS-H++S2-
8.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
A.NH3·H2O B. Cu C.NaHCO3 D.NaCl溶液
9.已知常温下0.1 mol/LCH3COOH溶液中c(H+)=1.32×10-3 mol/L,则该CH3CO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是 ( )
A.1×10-14 B.1×10-13 C.1.32×10-14 D.1.32×10-15
10.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
A.c(OH-) ﹤ c(H+) B.溶液中c(OH-)>c(H+)
C.c(OH-) = c(H+) D.c(OH-)>1×10-7mol/L
11.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⑥洗涤滴定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⑤④③②①⑥ B.⑤①②⑥④③ C.⑥③①②⑤④ D.③①②④⑤⑥
12.在盐类的水解过程中,下列各种情况必定发生的是 ( )
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B.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C.25℃,溶液的pH不是7 D.溶液温度升高
13.下列做法不利于金属防护的是 ( )
A.菜刀切菜后不洗净就放回刀架 B.将钢铁制成不锈钢
C.在铁塔的表面喷油漆 D.埋在地下的钢管与锌块连接
14.如图是原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片逐渐溶解
B.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
C.锌片作为正极
D.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5.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及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C.粗铜提纯电解时精铜作阳极,选择CuSO4溶液作电解液
D.目前以水为原料获得廉价、丰富的氢能的技术仍有待突破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H=﹣1367.0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 △H=﹣269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 △H=+116.2kJ/mol(反应热)
17.在mA+nB=p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mol· L-1,B每分钟减少1.5a mol·L-1,A每分钟减少0.5a mol·L-1,则m∶n∶p为( )
A.1∶3∶2 B.2∶2∶3 C.2∶3∶2 D.3∶1∶2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常温下,放热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B.NH4HCO3(s)= NH3(g)+H2O(g)+CO2(g)△H=+185.57 kJ· 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19.体积为 100 mL 浓度为 2 mol·L-1 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适量的 6 mol·L-1 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20.一定条件下反应2AB (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21.可逆反应aA(g)+bB(g)cC(g)+dD(g) Δ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是 ( )
A.a+b>c+d T1>T2 ΔH>0 B.a+b>c+d T1T2 ΔH>0 D.a+bc(A-)>c(OH-)>c(H+)
C.若一定量的上述两溶液混合后 pH = 7,则 c(A-) = c(B+)
D.若将 0.1 mol·L-1BOH 溶液稀释至 0.001 mol·L-1,则溶液的 pH=9
24.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OH)2+2Ni(OH)2 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 )
A.Ni(OH)2 B.Cd(OH)2 C.NiO(OH) D. Cd
25.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A.AgCl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 +和Cl ﹣
C.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不变
D.向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AgCl的溶解度不变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 (本题共5小题,共40分)
26.(6分)
(1)常温时Cu(NO3)2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
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3)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写化学式)。
27.(8分)有以下物质:
①石墨;②铝;③酒精;④氨水;⑤二氧化碳;⑥碳酸氢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
⑧纯醋酸;⑨氧化钠固体;⑩氯化氢气体.
(1)其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2)写出物质⑥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
(3)写出物质⑥和⑧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8.(8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写出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每通过0.1mol电子,银电极的质量理论上增加_______________g。
29.(8分)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所用盐酸
溶液的体积为 mL。
(4) 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
次数
待测氢氧化钠溶
液的体积/mL
0.1000mol·L+1盐酸的体积(mL)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 (保留小数点后4位)。
30.(10分)科学家认为,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近20年来,对以氢气作为未来的动力燃料氢能源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1)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 。(选填字母)
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 C.光解海水 D.分解天然气
(2)用水分解获得氢气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表示使用催化剂是曲线 .该反应为 (放热还是吸热)反应。
(3)1g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释放出142.9kJ的热量,写出其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4) 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图2所示实验:
①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②图2装置中,某一铜电极的质量减轻6.4g,则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友好学校第六十二届期末联考
高二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C 3.C 4.B 5.D 6.A 7.D 8.C 9.A 10.B 11.C 12.B
13.A 14.D 15.C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6.C 17.A 18.B 19.B 20.D 21.B 22.C 23.C 24.D 25.A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
26.(6分)
(1)酸 (1分) Cu2++2H2OCu(OH)2+2H+(2分)
(2)抑制(1分)
(3)Al2O3 (2分)
27.(8分)
(1)①②④⑦(1分) ; ③⑤ (1分); ⑥⑨⑩(1分) ;⑧ (1分)。
(2)NaHCO3= Na+ + HCO3﹣(2分) 。
(3)HCO3﹣+CH3COOH=CH3COO﹣+H2O+CO2↑(2分)。
28.(8分)
(1)Cu(1分) AgNO3溶液(1分)
(2)正(1分) 还原(1分) Cu-2e-=Cu2+ (2分)。
(3)10.8(2分)。
29.(8分)
(1)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2分)。
(2)D (2分)。
(3)26.10(2分)。
(4)0.1044mol/L(2分)。
30.(10分)
(1)C (2分)。
(2) b(1分). 吸热(1分)。
(3)2H2(g)+O2(g)=2H2O(l) △H=﹣571.6kJ•mol﹣1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2分)。
(4)①O2+4e-+2h2O=4OH-(2分)。
②1.12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