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题
90分钟,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第I卷(选择题部分 每题3分共 63分)
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 ②易燃烧、热值高 ③储存方便 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D. D.
A. B. 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碰撞即发生化学反应.
B.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其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碰撞的次数
C.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4、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①NaOH固体 ②H2O ③NH4Cl固体 ④CH3COONa固体 ⑤NaNO3固体 ⑥KCl溶液.
A.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
5、分别取40mL的0.50mol/L盐酸与4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是确保盐酸完全反应
B.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C.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
测量NaOH 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偏大
D.用Ba(OH)2和硫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结果也是正确的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相同温度下,H2(g)+CO2(g)CO(g)+H2O(g)中,密闭容器中两种反应物浓度为0.2mol•L﹣1的反应速率大于两种反应物浓度为0.1mol•L﹣1的反应速率
7、对于下列各组反应,反应开始时,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 )
A.70℃,将0.1 mol 镁粉加入到10 mL 6 mol•L﹣1 的硝酸溶液中
B.60℃,将0.2 mol 镁粉加入到20 mL 3 mol•L﹣1 的盐酸溶液中
C.60℃,将0.1 mol 镁粉加入到10 mL 3 mol•L﹣1 的硫酸溶液中
D.60℃,将0.2 mol 铁粉加入到10 mL 3 mol•L﹣1 的盐酸溶液中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 2H2O(g) △H=-890 kJ/mol
B.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SO2和0.5molO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kJ,
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 2SO3(g) △H=-158.4kJ·mol-1
C.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1则NaOH和H2S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s)+1/2H2SO4(浓)=1/2Na2SO4(aq)+H2O(l) △H=-57.3kJ·mol-1
D.2.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 △H=-2589.6kJ·mol-1
10、对于反应A(g)+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
A.v(A)=0.02 mol/(L·s) B.v(B)=0.03 mol/(L·s)
C.v(B)=0.90 mol/(L·min) D.v(C)=0.60 mol/(L·min)
11、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
(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7)A 、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2)(5) B.(1)(3) C.(2)(7) D.(5)(6)
12、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3、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共价键
H﹣H
F﹣F
H﹣F
H﹣Cl
H﹣I
E(kJ•mol﹣1)
436
157
568
432
298
A.432 kJ•mol﹣1>E(H﹣Br)>298 kJ•mol﹣1
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H2(g)→2H (g)D△H=+436 kJ•mol﹣1
D.H2(g)+F2(g)=2HF(g)D△H=﹣25 kJ•mol﹣1
14、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8H18(l)+O2(g)═8CO2(g)+9H2O(g)△H=﹣48.4 kJ•mol﹣1
B.C8H18(l)+O2(g)═8CO2(g)+9H2O(l)△H=﹣5517.6 kJ•mol﹣1
C.C8H18(l)+O2(g)═8CO2(g)+9H2O(l)△H=+5517.6 kJ•mol﹣1
D.C8H18(l)+O2(g)═8CO2(g)+9H2O(l)△H=﹣48.4 kJ•mol﹣1
15、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
H2(g)+O2(g)=H2O(g)△H2
C(s)+O2(g)=CO2(g)△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 )
A.12△H3+10△H2﹣2△H1 B.2△H1﹣10△H2﹣12△H3
C.12△H3﹣10△H2﹣2△H1 D.△H1﹣10△H2﹣12△H3
16、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 2 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x=2 B.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B的转化率为40% D.2 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1·min-1
17、对于可逆反应A(g)+2B(g) 2C(g) △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18、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
p+q
19、将2molSO2和1molO2分别置于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20、在恒温时,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21、已知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830℃
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X和0.8 mol Y,反应初始4 s内v(X)=0.005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A.4 s时容器内c(Y)=0.76 mol/L
B.830℃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K=0.4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7分)
22、(10分)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 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 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23、(7分)(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5kJ,则反应2H2(g)+O2(g)═2H2O(l)△H= kJ•mol﹣1.
(3)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1.
24、(8分)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A、B两种气体间的转化反应中,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8 min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25、(12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1)已知:2CH4(g)+O2(g)=2CO(g)+4H2(g)△H=a kJ/mol
CO(g)+2H2(g)=CH3OH(g)△H=b kJ/mol
写出由CH4和O2制取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
图1是该反应CO和CH3OH(g)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v(H2)= .
(3)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和20mol H2,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选项字母).
A.H2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生成速率的2倍
B.H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H2的转化率和CO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②比较A、B两点压强大小:P(A) P(B)(填“>”、“<”或“=”).
③比较KA、KB、KC的大小: .
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二年级化学答案
1----5 ABDAD 6---10 DCBDA 11---15 CBDBA 16—21 CADBCB
22、(每空2分)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隔热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3)偏小;
(4)不相等; 相等;
23、
H2(g)+O2(g)=H2O(g)△H=﹣241.8kJ/mol;
[或2H2(g)+O2(g)=2H2O(g)△H=﹣483.6kJ/mol;](3分)
﹣285.9(2分); 285.9(2分)
24、(每空2分)
(1)2AB
(2)0.05 mol·L-1·min-1
(3)否 =
25、(每空2分)
(1)2CH4(g)+O2(g)=2CH3OH(g)△H=(a+2b) kJ/mol;
(2)K=;0.15mol/(L.min);
(3)①BD; ②<; ③KA=KB>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