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8 MB
- 2021-04-15 发布
课时作业23 闭合电路及其欧姆定律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闭合电路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
B.当外电路断开时,路端电压等于零,电流也等于零
C.当外电路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趋于无穷大,电压为零
D.当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增大
2.(2012·北京西城区模拟)将三个不同的电源的U-I图线画在同一坐标中,如图所示,其中1和2平行,它们的电动势分别为E1、E2、E3,它们的内阻分别为r1、r2、r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r1=r2<r3 B.r1>r2>r3
C.E1>E2=E3 D.E1=E2<E3
3.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两电表均可看做是理想电表。闭合开关,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端向左端滑动,在此过程中( )
A.小灯泡L1、L2均变暗
B.小灯泡L1变暗,L2变亮
C.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
D.电流表A的读数变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小
4.一个微型吸尘器的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线圈电阻为R,将它接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直流电源的两极间,电动机恰好能正常工作,则( )
A.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UI
B.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为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EI
D.电源的效率为1-
5.(2012·辽宁锦州模拟)在纯电阻电路中,当用一个固定的电源(设E、r是定值)向变化的外电阻供电时,关于电源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阻R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 )
A.当R=r时,电源有最大的输出功率
B.当R=r时,电源的效率η=50%
C.电源的功率P′随外电阻R的增大而增大
D.电源的效率η随外电阻R的增大而增大
6.平行板电容器C与三个可变电阻器R1、R2、R3以及电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C两极板带有一定的电荷,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
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只增大R1,其他不变
B.只增大R2,其他不变
C.只减小R3,其他不变
D.只减小a、b两极板间的距离,其他不变
7.如图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0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调节R1、R2,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大
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
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大
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小
8.在电学探究实验课中,某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用于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了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另一同学记录了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根据所得数据描绘了如图乙所示的两条U-I直线。则有( )
A.图象中的图线乙是电压表V1的测量值所对应的图线
B.由图象可以得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分别是E=1.50 V,r=1.0 Ω
C.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0.55 W
D.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在本电路中该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
二、非选择题
9.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10 V,电阻R1=21 Ω,电动机的电阻R0=0.5 Ω,开关S1始终闭合。当开关S2断开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525 W;当开关S2闭合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336 W,求:
(1)电源的内电阻;
(2)当开关S2闭合时流过电源的电流和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10.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3=4 Ω,闭合开关,电流表读数为0.75 A,电压表读数为2 V,经过一段时间,一个电阻被烧坏(断路),使电流表读数变为0.8 A,电压表读数变为3.2 V,问:
(1)哪个电阻发生断路故障?
(2)R1的阻值是多少?
(3)能否求出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如果能,求出结果;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11.一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28 V,内阻r=2 Ω,电阻R1=12 Ω,R2=R4=4 Ω,R3=8 Ω,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 0 pF,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0.20 m,两极板的间距d=1.0×10-2 m。
(1)若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当其闭合后,求流过R4的总电荷量为多少?
(2)若开关S断开时,有一带电微粒沿虚线方向以v0=2.0 m/s的初速度射入C的电场中,刚好沿虚线匀速运动,问:当开关S闭合后,此带电微粒以相同初速度沿虚线方向射入C的电场中,能否从C的电场中射出?(要求写出计算和分析过程,g取10 m/s2)
参考答案
1.AD 2.AC
3.BD 解析:分析电路图可知,L1和滑动变阻器并联后再与L2串联,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阻值变小后,整个电路的电流变大,外电压减小,故电流表读数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D项正确;流过L2的电流变大,加在L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L1变暗,而L2变亮,B项正确。
4.AD 解析:电动机不是纯电阻,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UI,A选项正确;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为I2R,B选项错误;电源的输出功率为UI,C选项错误;电源的效率为==1-,D选项正确。
5.ABD 解析:由题图可知,R=r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A正确;电源的功率P′=IE=,随外电阻R的增大而减小,C错误;由η===可知B、D正确。
6.BD 解析: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电阻R2两端的电压,只增大R1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减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小,选项A错误;只增大R2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大,选项B正确;只减小R3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变,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选项C错误;只减小a、b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变大,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大,选项D正确。
7.B 解析:当R1不变,增大R2时,电路中总电流I减小,R0分压相应减小,MN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也减少,所以F也变小。而当R2不变,调节R1时,MN极板间的电压不变,F应不变。选项B正确。
8.B 解析:题图中图线甲是由路端电压与干路电流的数据所描绘的,图线乙是R0的UI曲线且U2=IR0,所以A错误;由甲图线可知,电源内阻r=1.0 Ω,电源电动势E=1.50 V,B选项正确;由乙图线可求出定值电阻R0=2.0 Ω,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5 A,电压表V1的示数U1=1.0 V,电压表V2的示数U2=1.0 V,此时R0上消耗的功率P0=IU1=0.5 W,所以C错误;由于电源的效率η===,R外越大,η越大,所以当P滑到最右端时,R外最大,η最大,因此D选项错误。
9.答案:(1)1 Ω (2)26 A 1 606 W
解析:(1)电键S1闭合,R1的电功率525 W=,U1=105 V。=,
则r== Ω=1 Ω。
(2)电键S2闭合时,336 W=,U1′=84 V。
流过电源电流I== A=26 A。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M=I-IR1=(26-)A=22 A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入=U1′IM=84×22 W=1 848 W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出=P入-IR0=1 848-222×0.5 W=1 606 W。
10.答案:(1)R2 (2)4 Ω (3)见解析
解析:(1)由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增大可以确定R2断路。
(2)R2断路后,电压表测量的是R1两端的电压,根据R=,R1= Ω=4 Ω
(3)R2断路前,R3两端的电压为
U3=I1R1-U2=(0.75×4-2) V=1 V
I3== A=0.25 A
R2断路前后,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0.75×4 V+(0.25 A+0.75 A)(R4+r)
E=3.2 V+0.8 A(R4+r)
解得E=4 V R4+r=1 Ω
故只能求出电源电动势E,而不能求出内阻r。
11.答案:(1)6.0×10-12 C (2)不能
解析:(1)当S断开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1=×R3=×8 V=16 V,
电容器的带电荷量
Q1=CU1=3.0×10-12×16 C=48×10-12 C 上极板为正。
当S闭合时,外电路的总电阻
R外== Ω=6 Ω,
干路电流I=== A,
流过R3的电流I3= A
R3分得的电压U2=I3R3=14 V。
电容器的带电量Q2=CU2=3.0×10-12×14 C=42×10-12 C,上极板为正。
故流过R4的总电荷量ΔQ=Q1-Q2=6×10-12 C
(2)当S断开时,两板间电势差U1=16 V,此时对于带电微粒mg=q·
当S闭合时,两板间电势差U2=14 V,此时mg>q。
微粒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能从板间飞出,则所用时间t== s=0.1 s。
竖直方向匀加速运动,a===g
t时间内竖直方向上的位移y=at2=×g×(0.1 s)2=6.25×10-3 m>=5×10-3 m。
所以不能从C的电场中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