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 MB
- 2021-04-15 发布
课时作业
Tsingy De Bemaraha国家公园坐落于某岛国西海岸,该地有大片石灰岩地形,吸引大量的游客。下图为该国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在该公园可能欣赏到的自然景观是( )
A.大峡谷 B.奇山怪石
C.原始雨林 D.峡湾海岸
2.影响该国稻麦区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水源 D.交通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本区为石灰岩地形,加上本区降水多,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所以在该公园可能欣赏到的自然景观是奇山怪石,B对;公园附近没有河谷,看不见大峡谷和峡湾海岸,A、D错;此地为热带草原,不是热带雨林,看不见原始雨林,C错。第2题,读图,河流从中部分别向东西两侧流,说明中部为山脉;西部河流长,东部河流短,说明西部地区地势平坦,稻麦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地势陡峭,稻麦区分布少,说明影响该国稻麦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形,A对;该国东部降水多,稻麦区分布少,B、C错;交通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
(2018·江苏压轴模拟)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读图,回答3~4题。
3.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4.建造图中民居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风沙大、光照弱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D.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从剪纸中可以看出有窑洞等地理景观,窑洞景观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第4题,黄土高原建窑洞主要是因为:①气候:黄土高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冬夏温差大,窑洞则冬暖夏凉。②土壤:黄土层深厚,直立性好。③地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崎岖,平地少。④植被:植被稀少,缺少木材(建筑材料少)。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下图中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和冬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下图是“纳马夸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
B.气候炎热干燥,储存水分
C.降水较多,汁液饱满
D.地下水丰富,生长旺盛
6.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
A.互联网进步 B.劳动力廉价
C.政策的支持 D.交通条件改善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结合经纬度知,30°S穿越纳马夸兰地区中南部,该地大部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植物蒸腾作用强,为保持体内水分,多肉植物具有叶小、肉厚的特点。第6题,纳马夸兰地区面向大西洋,伴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其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
海南的羊山地区位于海口市西南部,是由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熔岩地区。“数缸订婚”是海南羊山地区的奇特婚俗之一,千百年来,羊山地区流传着一首关于嫁女的歌谣:“嫁女不嫁金,嫁女不嫁银,数数门前檐下缸,谁家缸多就成亲”。这些缸都很大,高度到成年人的腰部,缸口50多厘米,主要排放在屋外的甬道边上(如图所示)。该地区在夏季经常普降暴雨,但人们从不担心道路或庄稼受洪涝灾害的威胁。据此完成7~8题。
7.对这种风俗理解正确的是( )
A.历史因素,人们对水缸的钟爱
B.当地水资源缺乏,用以存水
C.彰显财富地位
D.制陶业比较发达
8.暴雨之后,当地没有积水成灾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缸起到削峰的作用
B.植被覆盖差,涵养水源功能不好
C.土层较薄,岩石破碎,松软易风化
D.地势起伏较大
答案 7.B 8.D
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可知,图中大缸主要放在房檐下面,极有可能是储水之用,当地夏季虽然经常普降暴雨,但是由于地势起伏大(火山熔岩地区),缺乏存储空间,B对。其他因素不会导致当地大量的水缸摆放到屋檐下,A、C、D错。故选B。第8题,水缸的容量有限,不会起到削峰的作用,A错。该地为火山熔岩地区,地势起伏大,降雨后排水条件好,不易发生洪涝,D对。植被覆盖差,容易产生洪涝灾害,B错。暴雨发生后是否发生涝灾,与土壤和岩石关系不大,C错。故选D。
(2019·南京外国语学校模拟)下图所示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盆地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 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是中国唯一冬季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但年内差异较大。据此回答9~11题。
9.推测该沙漠土壤含水量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该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生长所需水源直接来自于( )
A.地表径流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11.与东北平原地区相比,稳定的积雪覆盖对该地区意义更大的是( )
A.补给春季河川径流
B.帮助生物抵抗严寒
C.抑制风沙活动和减少扬尘
D.不利于害虫越冬进而减少农业虫害
答案 9.A 10.B 11.C
解析 第9题,根据材料,该沙漠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春季时积雪融化而蒸发较少,推测该沙漠土壤含水量最高的季节是春季,A正确;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但蒸发蒸腾较强,B错误;秋季水源补给少,土壤水分少,C错误;冬季气温低,积雪不能融化,土壤水分含量少,D错误。第10题,根据材料,该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该沙漠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 mm,所以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大气降水,B正确;沙漠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下渗强烈,无地表径流,A错误;沙漠地区的地下水位较深,很难被植被利用,C错误;高山冰雪融水主要在盆地四周的山麓地带,水量较小,蒸发、下渗较大,不能流到沙漠腹地地区,D错误。第11题,与东北平原地区相比,该地区是沙漠,植被少,稳定的积雪覆盖对该地区意义更大的是避免地表裸露,抑制风沙活动和减少扬尘,C正确;结合上题分析,该地无地表径流,故不存在补给春季河川径流,A错误;沙漠区生物少,东北地区积雪覆盖对帮助生物抵抗严寒、减少农业虫害的意义更大,B、D错误。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R湖区略图。R湖是一个堰塞湖,发源于高山地区的L河被冰川沉积物所阻断,在幽深的峡谷中汇水成湖。湖面海拔300多m,面积近600km2,平均水深150 m。注入湖泊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其中L河是吐纳湖水的主要河流,L河流量丰富,水流湍急,R湖湖水随L河西流不止,湖面湖水却是平静如镜,水不扬波。R湖水温稳定,在世界众多湖泊中年温差和日温差明显偏小,终年不冻。夏季午后,湖泊周边地区云雨天气多见,令人称奇的是,周边云雨越盛,湖泊上空越是云雨少见。
(1)推测R湖在世界众多湖泊中年温差偏小的原因。
(2)分析R湖日温差小于周边地区的原因。
(3)R湖夏季午后云雨少见,结合R湖水温稳定的特点归纳其原因。
(4)说明R湖湖面平静的原因。
答案 (1)水量大,对气温的调节作用较强;高山阻挡冷空气,冬季温暖(地处谷地,与周边热量交换少;靠近海洋,气温受海洋调节);夏季冰川融水注入,水温偏低。
(2)湖泊比热容大,气温变化比周边陆地慢;地处谷地,气温变化比周边山地慢。
(3)夏季午后,周边区域气温高,R湖(因湖水稳定)气温偏低,形成热力环流,湖面区域受下沉气流影响,云雨少见。
(4)(受沉积物阻挡,)落差小,流速慢;水量大,河流吐纳对湖水运动影响小(缓冲作用强);山地环抱,风浪小。
13.(2018·南京、盐城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7月,中国火星村(模拟火星基地)正式落地海西州大柴旦红崖地区。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这里资源丰富,戈壁一望无际。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气候条件与火星表面极其相似,是“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
材料二 下面为海西州及济南市位置及气候资料图。
(1)列表比较海西州与济南市气候的差异。
差异
区域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海西州
高原气候
济南市
(2)与济南市相比,海西州气温日较差较大,分析其原因。
(3)柴达木盆地内分布着大量的钾盐矿床,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1%。简析该地区钾盐矿床形成的基本过程。
(4)中国火星村模拟基地落地海西州大柴旦红崖地区,这里有哪些优势条件?
答案 (1)
差异
区域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海西州
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地处西北内陆盆地,且地势高
济南市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干旱,降水少也使气温日较差变大。
(3)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该地区气候逐渐变干,蒸发旺盛,咸水湖逐渐萎缩,盐分沉淀形成很厚的钾盐层。
(4)从自然环境看,这里自然环境与火星相似;从人文环境看,这里人口稀少,开发利用程度低。
解析 (1)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是高原气候。位于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全年低温,降水较少。济南市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2)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干旱,大气中水汽少。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济南海拔低,大气中水汽较多,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昼夜温差小。与济南市相比,海西州气温日较差较大。(3)钾盐矿床分布区地质历史上曾是内陆湖泊,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该地区气候逐渐变干,蒸发旺盛,咸水湖逐渐萎缩,盐分沉淀形成很厚的钾盐层。(4)根据材料,从自然环境看,这里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气候条件与火星表面极其相似。从人文环境看,这里人口稀少,戈壁分布广,开发利用程度低。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4-15 01:11:071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4 23:08:57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4 19:53:155页
- 【人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4-14 17:58:54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4 17:22:00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2021-04-13 22:14:4212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3 19:47:281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4-12 14:22:4665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2021-02-27 08:56:45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2021-02-26 21:37:4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