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6.26 KB
- 2021-04-15 发布
高高高 三三三 生生生 物物物 开开开 学学学 摸摸摸 底底底 自自自 测测测 卷卷卷
一、选择题(第 1~10 小题每题 1 分,第 11~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病毒无细胞结构,专营寄生生活,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 从生命系统的层次来看,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又是系统,同时还是个体
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D.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2.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心肌呈固态是因为结合水含量较自由水更高
B. 晒干的种子几乎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其原因主要是细胞中没有自由水
C.血浆中的水分全都是自由水,没有结合水
D.衰老细胞中的水分仍超过鲜重的 50%
3. “组成不同生物的元素含量有不同”。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C.生物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选择地从环境中吸收的元素
D.生物体内元素的存在形式各不相同
4.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
需要 6 个月。左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
年龄组的个体数) 。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中,错
误的是( )
A. 该种群 10 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 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诱杀雄性个体一定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5. 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 )
A. 都是生物体内高效而微量的有机物
B. 都能直接参与细胞的各项代谢活动
C. 均对生物体生命活动起促进作用
D. 均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运送到作用部位起作用
6. 右图中的三条曲线代表马铃薯植株三种器官对不同
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对马铃薯块茎催芽
应选择的最适 IAA 浓度是( )
A.10 -10
mol/L B.10 -8
mol/L
C.10 -6 mol/L D.10 -4mol/L
7. 下列有关根尖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是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B .核仁是产生核糖体及复制染色体的场所
C .核孔对物质的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http://www.jisupdfeditor.com/
D.通过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8.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没有细胞器 C. 没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 不含酶
9. 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克隆鱼时,将鱼的体细胞核植入雌鱼去核的卵细胞中,这个卵细
胞可培育为克隆鱼。根据此例,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克隆技术原理的是( )
A. B. C . D .
10. 下列物质不能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的是( )
A.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B .甲状腺激素和 ATP
C.抗利尿激素和 RNA聚合酶 D .肌糖原和呼吸酶
以下每小题 2 分
11. 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
A. 每个氨基酸分子中,都只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
个羧基
B. 每个氨基酸分子中,都必须至少有一个氨基与
一个羧基连接在碳原子上
C. 右图中,只有 4 种分子可能参与组成人体蛋白
质
D. 图中所有氨基酸各一个共同组成的一条短肽,
其含有游离的氨基、羧基各 1 个
12. 右下图Ⅰ、 Ⅱ是某雌雄异体的高等动物体内两细胞分裂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此生物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 8
条
B.图 I 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图Ⅱ细胞的两倍
C.图 I 中 3 和 7 表示性染色体 X,图Ⅱ中没有同源染
色体
D.若图Ⅱ细胞的①中有基因 B,则图 I 中的 5 号染色
体含有基因 B或 b
13. 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 AA、Aa、aa 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
50%。右上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 自然选择对基因 A 或 a 有利时,
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 A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B.乙表示当自然选择对杂合子不利时 A 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D.有利基因的频率变化如曲甲时,该种群已进化成新物种
14. 如图实验,甲、乙、丙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
体细胞 卵 精子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http://www.jisupdfeditor.com/
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的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图
示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
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 2 B.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D.丁中 4 号芽较 5 号芽优先生长
15. 右图表示细胞中某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下列错误的是( )
A.若 a 表示翻译过程,则甲、乙分子均不含有胸腺嘧啶
B.甲分子上有 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 n 个密码子,若不
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 m+n-1 个肽键
C.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
的替换,丙的结构可能不会受影响
D.丙的合成可能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16.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 3H标记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 然后在
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个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个单体都不被标记
17. 科学方法是生命科学学习与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如 DNA双
螺旋结构模型
B.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生命科学定量实验研究,如利用氧传感器可以很容易测出密闭
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植物光合作用)
C.摩尔根及其同事运用假说演绎法,合理地解释了果蝇红白眼性状的遗传现象,并用实验
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D.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18. 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 。有人提
出“形态相同的个体群集能降低被捕食的风险”。为探究此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
(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 、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 3 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
池中抛出 2 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 2 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 1 个项圈和 1 个
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项圈相当于该草原上的雌鹿
B.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雌鹿和雄鹿
C.测试时要求甲乙丙 3 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均相同
D.若丙组平均时间大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19. 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 P1。目前
在 P1 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 DNA片段
B.依据 P1 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C.构建含目的肽 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20. 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 HH 的个体早期死亡。一对夫妻均为该
病患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辅助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5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http://www.jisupdfeditor.com/
A. 经超数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 )
B. 从桑椹胚中分离少量滋养层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
C. 从羊水中提取细胞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淘汰基因型为 hh 的胚胎
D. 将一个囊胚进行多等分,从中筛选所需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后移植到子宫
21.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装置中底物(葡萄糖)充足且温度适宜。 A、
B 表示着色液滴,可随容器中气体量的变化而发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20%NaOH的作用是吸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② 如果 A 不动而 B 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 如果 A 左移而 B 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④ 如果 A、B 均左移,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 右图为某同学所绘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 a、b、 c、d 时,单位时间内
CO2 和 O2 释放量的变化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 a 时,该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强度为 b 时,该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光照强度为 c 时,所对应的柱状图是错误的
D.光照强度为 d 时,该细胞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 8 个单位
23. 将玉米种子置于 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
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
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
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
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彻底水
解成 ATP,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B. 胚乳的营养物质在萌发过程中全都转化成幼
苗的组成物质
C.在萌发的 96~120h 阶段,种子的呼吸速率最
大
D.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 120h 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将下降, 原因是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4. 1953 年 Watson 和 Crick 构建了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发现 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②确定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③发现 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规律性 ④为 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5. 下图为人体完成某一反射的结构示意图, a、b 为微型电流计 F 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培养液
活塞 着色液
橡皮塞
容器
刻 度
A
装置 1
20%NaOH 5mL 培养液
装置 2
蒸馏水 5mL
容器
橡皮塞
活塞 着色液
刻 度
B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http://www.jisupdfeditor.com/
A.刺激皮肤细胞 A 处,细胞 E产生反应,细胞 C产生感觉
B.从 a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 b 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
C.刺激皮肤细胞 A 处,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兴奋从细胞 B 传到细胞 D,存在两次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26. 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
其原因是( )
A. 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 DNA)的能力极强
B. 只有经过处理的大肠杆菌才能吸收质粒(外源 DNA)
C.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不能吸收质粒(外源 DNA)
D.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 DNA)的能力极弱
27.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果蝇缺失 1 条Ⅳ号染色体
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 缺失 2 条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 1 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 (亲
本雌果蝇为杂合子), F1 中( )
A.雄果蝇中白眼占 1/4 B. 红眼雌果蝇占 1/4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1/4 D.缺失 1 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1/4
28.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 ( 甲 ) 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 ( 乙) 不进行
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一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B.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C.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D.边坡甲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但乙属于初生演替
29. 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
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 )
A. 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
B. 采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快速大量育苗
C. 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
D. 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30. 下列实例与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匹配最恰当的是( )
A.中国传统农业 物种多样性原理
B.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 协调与平衡原理
D.水乡的桑基鱼塘 整体性原理
二、非选择题(未说明处,每空 1 分,共 50 分)
31. (9 分)在细胞免疫中,致敏 T 细胞(即下图中效应 T 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
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 1) 和诱导细胞凋亡(图 2)。前者指致敏 T 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
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 后者指致敏 T 细胞通过表面
FasL 与靶细胞表面的 Fas 结合 , 诱导靶细胞凋亡。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http://www.jisupdfeditor.com/
⑴人体内的致敏 T 细胞来自 ___ ____ 的增殖、分化。
⑵图 1 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致敏 T细胞产生并以 ____ ___ 的方式释放
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 K+
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_______( 流入 / 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⑶图 2 中的 FasL 又称死亡因子, Fas 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
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 FasL 的基因 (是 / 否)只在致敏 T 细胞和某些
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Fas 和 FasL 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___ ____ 功能,控制合成 Fas 和 FasL 的基
因 ______ ( 是 / 否 ) 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 Fas 和 FasL 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
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 Fas 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 _______。(升高 / 不变 / 降低)
③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
制剂。请根据 Fas 和 FasL 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http://www.jisupdfeditor.com/
32. (9 分)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
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 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 为模板合成的。
(2) 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 ,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 DNA
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下图 -1 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
间后, 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 期。
(3) 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
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
a. 取 4 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
b.1 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 2-4 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2 、 4、8 μ g/mL 蜂毒素溶液。
c. 培养 48h 后,检测并统计 ,结果如上图 -2 所示。
d. 重复 a、b 步骤,检测凋亡基因( Bax、 Bel-2 )的表达,结果如上图 -3 所示。
分析讨论 :
a. 图 -2 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 。
b. 图 -2 、图 -3 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 有关。当
Bel-2 蛋白 /Bax 蛋白的比值出现 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33.(9 分)下面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狼和
兔的数量波动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草原中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出群落的 _____结构。
(2) 图甲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生理过程的
发生场所是 __________,图中未标明的能量流动去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 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若图甲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从生产者的角度考
虑,农民为达成上述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析乙图中狼和兔数量波动情况,可发现二者在数量上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 的
关系。狼和兔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反捕食和捕食,这体现出信息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 多代选择的结果使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得以生存,这说明不同的物种之间存
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 (9 分)哺乳动物越冬时,褐色脂肪组织在维持体温恒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寒冷
条件下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机理,研究人员以雄性布氏田鼠为实验材料展开相关研究。
实验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http://www.jisupdfeditor.com/
请回答:
(1) 褐色脂肪组织细胞主要通过脂肪氧化分解产热。与相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氧化分
解能够释放更 的热能以维持体温。
(2) 实验过程中,随冷处理时间的延长,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逐渐 。
其生理意义是:线粒体是 的主要场所。线粒体中的 增多,促使产热增
多。
(3)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有人推测雄性布氏田鼠在寒冷条件下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机
理是:田鼠处于寒冷环境中,在神经调节下,由 释放的 增多,进而
导致 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作用于脂肪组织细胞,最终产热增
多。
35.(每空 2 分,共 14 分)已知鸭的羽色受二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 B、b 与 R、r 控制:
有 B 才能合成黑色素; R促进 B在羽毛中的表达, r 抑制 B 在羽毛中的表达, R、r 均不影响鸭
的喙色。现有羽色均为白色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两个肉鸭纯种,它们的性状表现如下表所示,
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 现有的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 _ ___ ; F2 中非白
羽( 黑羽和灰羽 ): 白羽≈ _____ ____ ,F2 出现有不同于亲本表现的黑羽, 这种变异来源
于 ________ ______ 。
(2) 研究表明基因 R存在剂量效应: 即在有 B 基因的前提下, 有一个 R基因表现为灰色, 有
两个 R基因表现为黑色。为了验证该说法,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让 F1 灰羽鸭与亲本中的 进行杂交,观察统计杂交结果,并计算比例。
结果预测:
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 ______ 。
(3) 上图中的 F2 中,非白羽鸭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______,白羽鸭中杂合子的基因型为
______ ____ 。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开学考试生物答题卷
一、选择题部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二、非选择题(未说明处,每空 1 分,共 50 分)
31. ( 9 分)
⑴ (2 分)
⑵ ;
检测项目 对照 冷处理 1d 冷处理 4 周
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 mg) 3.5 5.3 10.4
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含量( ng/mL 血清) 0.57 1.00 1.48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http://www.jisupdfeditor.com/
⑶ ;
① ; ;
② ;
③
32. (9 分)
(1)
(2) ; (2 分)
(3) ; ;
(2 分) ;
33.( 9 分)
(1)
(2) ;
;
(3) ;
(4)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http://www.jisupdfeditor.com/
34. (9 分)
(1)
(2) ; (2 分) ; (2 分)
(3) ; ;
35.(每空 2 分,共 14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2) ;
(3) ;
参考答案
BDCDA BDDCA CBCBB BDCBA DCDCA DCABC
31. (共 9 分)⑴T 细胞或记忆细胞( 2 分) ⑵胞吐 流出
⑶是 ①信息交流 是 ②降低
③降低移植器官 Fas 基因的表达水平 ( 或抑制受体内 FasL 基因的表达 )
32. (共 9 分)⑴ mRNA ⑵无限增殖 间( 2 分)
⑶胃癌细胞凋亡率 增强 Bax 基因表达增强和 Bel-2 基因表达减弱(或 Bax 基因
与 Bel-2 基因的表达;或促 Bax 蛋白产生和抑制 Bel-2 蛋白产生)( 2 分) 降低
33. (共 9 分)⑴水平 ⑵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叶绿体 因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⑶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 确定载畜量 ) 人工除草、除虫
⑷相互制约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⑸共同进化
34. (9 分)⑴多 ⑵增多 有氧呼吸( 2 分) 酶数量( 2 分)
⑶下丘脑 TRH TSH
35. (每空 2 分,共 14 分)⑴ BBrr 9:7 基因重组
⑵ 白改鸭 黑羽 : 灰羽 : 白羽 =1:1:2
⑶ 8/9 Bbrr 、 bbRr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http://www.jisupdfeditor.com/
相关文档
- 高中生物综合检测卷(必修3)2021-04-15 16:20:568页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2021-04-14 23:27:005页
- 2020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2021-04-14 16:40:3061页
- 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2021-04-14 15:20:267页
- 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1负数单元综合2021-04-14 13:45:394页
- 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前三章模2021-04-14 12:26:117页
- 202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2021-04-14 00:15:396页
-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卷(一)2021-04-14 00:04:1739页
- 2020秋新教材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2021-04-13 21:56:2114页
-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前两章综合检测2021-04-13 21:46: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