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8.50 KB
- 2021-04-15 发布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榆林二中高一下学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2.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图回答3-4题。
3. 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左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4. 右图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据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为向斜成岭 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 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6.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
A.甲—Ⅲ B.乙—Ⅳ C.丙—Ⅰ D.丁—Ⅱ
7.地理现象变化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是( )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轻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根据以下材料,完成8题。
8.读上图表,判定方框I、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 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读右图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回答9-11题
9.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景观形成主导因素是( )
A.水热差异 B.水分状况 C.热量条件 D.土壤差异
10.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所处的温度带可能是( )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亚寒带
11.一般来说,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 )
A.北纬10°,海拔4000米处 B.北纬40°,海拔4000米处
C.北纬10°,海拔1000米处 D.北纬40°,海拔1000米处
下图为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据图回答12题。
12.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左图为“我国某市2011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右图为“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Ⅰ、Ⅱ、Ⅲ、Ⅳ表示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回答13-14题。
13.左图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及其对应的右图中人口增长阶段分别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Ⅰ阶段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Ⅳ阶段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Ⅱ阶段 D.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Ⅲ阶段
14.该城市在今后应( )
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②鼓励生育,大力提高少年儿童比例
③向外迁出城市常住人口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表示意2015年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回答15-16题
15.四个国家中( )
A.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B.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
C.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D.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
16.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B.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C.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 D.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回答17-18题。
17.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图中②国0~14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
A.70%,鼓励生育 B.60%,计划生育
C.15%,采取移民政策 D.30%,鼓励人员出国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回答19-20题。
19.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0.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下图为太原市某区域一公共自行车租借服务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回答21-22题。
21.图示时间段内该服务点自行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 )
A.3小时 B.5小时 C.7小时 D.9小时
22.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太原的( )
A.风景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仓储区
23.下图为某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
下图是太湖平原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 ①、②、③、④四地中,工业布局相对比较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该城市计划将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搬迁至⑥地,其主要原因是( )
①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②加强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综合题(3小题,共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示水循环类型是 ,水循环环节中④代表 。(4分)
(2)图中丁处地貌形成原因是( )(2分)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
(3)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地形是 ,形成原因是
。(6分)
(4) 图中丙处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理由是
。(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 自1949年到1978年末,中国国家生育国策开启了苏联模式—“英雄母亲”任意多生育的时代。据估计,这30年中国多出生人口超过4亿。1979年到2010年,中国生育国策又走向“只生一个”的时代,有资料显示,此时期中国总共减少了4亿多人口。
材料二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人口学者对此表示,从目前的数据看,去年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直接带来的出生人口增加可能不到20万,远低于国家预期的每年增加出生人口200万。
材料三 2015 年10 月30 日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1) 根据材料一,判断影响我国人口再生产的主要因素,并分析1979年—2010年我国实施一孩政策的原因。(4分)
(2) 分析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实际出生人口远低于国家预期出生人口的原因。(4分)
(3)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4分)
(4)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4分)
28.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 早期该城市选址(河流交汇处)的有利条件是
。(4分)
(2) M、P、Q中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理由是
。(6分)
(3) 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处,理由是
。(8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A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B
A
B
C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B
B
二、 综合题(3小题,共50分)
26. (16分)
(1)海陆间循环 径流(地表径流)(4分)
(2)C(2分)
(3)向斜 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6分)
(4)断层 丙处附近岩层不连续,断裂面两侧岩石有明显位移。(4分)
27. (16分)
(1)政策因素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快,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不相适应,加剧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4分)
(2)优生优育观念的形成,人们更看重生育培养孩子的质量而非数量;家庭抚养成本高,不敢多生;职场就业竞争压力大;社会保障逐渐完善等。(4分,回答合理,答出2点即可)
(3)提供丰富劳动力资源,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兵源,有利于国防建设;增加新生人口,减缓人口老龄化等。(4分,回答合理,答出2点即可)
(4)不会变化 出生率虽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小,而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自然增长的速度低,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4分)
28. (18分)
(1)水运便利;水源充足(4分)
(2)P 靠近河流上游沿岸;临近风景区和文化教育区,环境优美(6分)
(3)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