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1 KB
- 2021-04-15 发布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与练(9)
李仕才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课程之(九)
分析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
(一)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
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象征、用典、烘托渲染、联想想象、虚实相生、欲扬
先抑、明褒实贬、欲擒故纵、以小见大等。
(二)考查角度
对表现手法主要考查分析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对表现思想感情,突出作品主旨的作用。
高考重点是分析表现手法的类型、特点及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九日①和韩魏公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
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诗意助读】
我年近半百,才成为您的座上客,实在是不才。今天您宴请宾客,我已萧萧华发,同宴
席上的闪闪酒盏相互映衬。
您的东阁延请,我实在是受之有愧。我担任曲台,修纂礼书,费时五年,皓首穷经,深
感虚度年华,用非所长。
又到重阳节,历久的愁绪又爬上心头。醒时颇感壮志难酬,醉时偶抒雄心壮志。
暮间归来,冷雨凄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反复吟咏新诗。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
分)
参考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2 分)佳节时
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
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2 分)
鉴赏诗词表现手法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1.掌握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明确其表达效果及作用
如衬托是指利用事物间相同或相对的条件,以一方作为陪衬来突出另一方的手法。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枯藤”等几个意象营造的萧索意境来正面衬托诗人内心的悲凉。
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动来反衬静。
2.明确试题类型,准确把握答题角度
通过审题,确立设题类型。
解答表现手法类题目,一般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考虑,答题时一定要具体,不要笼
统地贴标签。
3.语言表述力求准确、精练、概括
这种考查形式要求组织语言来解答,所以如何组织好答案的语言,把筛选整合好的内容
准确、精练、概括地表述出来,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微。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 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
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 这首诗借素蝶的忽隐忽见表达了诗人仕途之坎坷的境况。借“嘉树欲相依”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
二、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 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
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案】 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相关文档
-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2021-04-15 16:20:196页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 2-6《琵琶行教案2021-04-15 16:05:0261页
- 2018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大江东去第2021-04-15 15:56:599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开篇学案二2021-04-15 15:45:0437页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2诗两首雨巷12021-04-15 15:43:5925页
- 高中语文:苏轼词二首课件粤教选修唐2021-04-15 15:41:4258页
-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课件2 人教版2021-04-15 15:38:2040页
-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2021-04-15 15:17:098页
-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2021-04-15 15:15:4383页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同步写作序列学案2021-04-15 15:14:45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