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1 MB
- 2021-04-15 发布
专题
22
环境保护
专题
22
环境保护
600
分基础
考点
&
考法
考点
60
环境污染
考点
61
资源问题
700
分综合 考法
&
考练
综合考法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考点
60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考法
1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思路
角度
1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分析
角度
2
环境污染的危害分析
角度
3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分析
考法
2
各种污染类型的成因及其防治
角度
1
水污染
成因及防治
角度
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影响
角度
3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考法
1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思路
角度
1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分析
01
【
特别注意
】
分析环境污染时不仅要关注污染源,还要注意特殊的地形、天气及水域会使环境自净能力下降。
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虽然种类不同,但是各类污染的出现都与以下三个要素有关:
①人类向环境排放过多的废弃物
②废弃物参与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迁移(大气运动或水体运动)
③环境(大气、水体、土壤等)自净能力有限
角度
2
环境污染的危害分析
02
考生在做此类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注意环境污染的危害涉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
二是注意根据其所处环境的关键性特征分析其危害的差异性。
角度
3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分析分析
03
不同的污染问题成因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应不同,只有针对具体造成污染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一般来讲,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最后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对于全球性污染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考法
2
各种污染类型的成因及其防治
角度
1
水污染成因及防治
01
角度
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影响
02
①
酸雨的形成、危害与
防治
角度
3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03
②大气污染的防治
措施
防治大气污染首先应当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大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在采取防治大气污染措施时,应该主要从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污染物的吸收净化两方面着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通过开发新型清洁能源,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量;加大科技投入,减少污染物。加快污染物的吸收,主要应通过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等措施实现。
考点
61
资源问题
考法
3
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考法
4
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
考法
3
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
1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问题分析
考法
4
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
(
2
)矿产
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
措施
(
3
)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分析思路
(1)“
开源”,即增加同类资源供给量和来源或寻求资源替代产品。增加同类资源供给量和来源,主要通过加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同类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增加国际购买量等。而寻求资源替代产品,主要是加强科技投入研发新型替代产品,例如发展风电、水电、核电等缓解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不足。
(2)“
节流”,即节约,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节流一方面是从生产中进行,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方式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另一方面是从生活中进行,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浪费一滴水,随手关灯等。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地区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资源短缺问题,解决措施需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
700
分综合 考法
&
考练
综合考
法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其表现特征和分布如何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以便与已了解的相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
综合考
法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1
.理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第一
,从产生的
机理
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第二,不同的
环境
问题其成因不同,必须针对环境问题的类别和性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2
.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
3.
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4
.解决区域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与发展,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资源等问题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解决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如图所示:
(
3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如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
1
)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的影响角度分析对策。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大小不能人为改变,但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轻水土流失。
(
2
)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如:毁林开荒
——
退耕还林;围湖造田
——
退耕还湖;陡坡垦荒
——
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
——
多种经营。
谢 谢!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4-15 10:43:2085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4-14 12:12:402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2021-04-14 10:13:2983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2021-04-13 23:07:5843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3 13:08:465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3 12:04:253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4-12 20:18:416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2 12:16:263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2021-02-26 22:29:4874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2-26 20:30:53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