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 MB
- 2021-04-15 发布
芗城中学20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年地理科期末考试卷
注意事项: 考试时间:90分钟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我国某两个区域对比图,回答1-3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2.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
A.气候资源优势 B.动物资源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
3.针对甲图所示区域的特点,该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1年1月1日至3日,3天内云南省盈江县发生多次小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4.8级。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受灾户数3.72万户,受灾人口14.8万人,紧急避险群众8.59万人,当地正积极开展救灾活动……据此回答4~5题。
4.对本次地震进行灾后救援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 )
A.RS和GIS B.雷达和网络技术
C.GPS和RS D.GPS和GIS
5.地方救灾办公室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卫星通信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那一类现代技术( )
A. GPS B. RS C. GIS D.3S
7.“北斗”系统可能用于以下工作( )
①交通运输 ②搜索营救 ③调度指挥 ④导弹发射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从春刮到冬,大风埋村屯,小风石头滚。”这是我国西北某省部分县市区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结合下图,完成8-10题。
8.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生上述生态问题的区域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10、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B.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
C.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D.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甘肃省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回答下列11-12题。
11.“生态裂谷”的位置距县城距离为
A.0~20km B.20~40km C.40~60km D.60~80km
12.“生态裂谷”地区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C.风力侵蚀作用弱 D.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酱油是我国发明的传统调味品,下图为酱油制作工艺流程图。读图回答13-15题。
面粉菌种
黄 豆
澄清盐水
挑选浸泡
混合制曲
晒制发酵
压制晒油
沉淀灌装
13.东北地区知名酱油厂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大风天气多 B.土地租金比较高 C.科技落后 D.纬度高光热条件差
14.我国各地酱油厂生产优质酱油过程中,多采用东北大豆作为主要原料,分析其主要原因
A.地广人稀产量高 B.东北交通便利
C.种植面积广价格低廉 D.生长周期长质量好
15.广东省建立酱油厂以传统技法生产优质酱油的主要不利条件可能为
A.距原料地较远 B.土地租金比较高
C.多台风影响晒制 D.距离市场较远
下图是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
B.黄骅港将发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
C.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
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
17、图示环境问题主要由不合理开发某种自然
资源所致,这种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A.不合理的灌溉 B.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C.过度樵采和滥垦乱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分析回答18-20题。
18.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9.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坑口电站的建成,将会( )
A.变输煤为输电,减少了道路灰尘,将有助于大气环境的改善
B.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将缓解交通压力
C.使运输业受损,减少就业机会
D.变输煤为输电,经济效益将降低
20.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 )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生产链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
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21~22题:
21.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 )
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
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
③可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
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的最新报告披露,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多的国家。2000年至2012年,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面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据此回答23-24题。
23. 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①林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 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5.下列关于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说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A.土壤次生盐渍化完全是由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造成的
B.土壤次生盐渍化完全是一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土壤退化现象
C.土壤次生盐渍化只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D.人类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是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第Ⅱ卷 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4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乙
(2)A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地区,试分析该地区林业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2分)
(3)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发展农业的明显优势是 ( )(单选)(2分)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 D.作物熟制高
(4)试分析影响乙区域种植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4分)
27.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说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2)江苏沿海产业带新建的火电站宜选择在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
。(2分)
(3)下图为山西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5分)
E
F
理由:
(4)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结合材料说明安全隐患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4分)
28.读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 。(2分)
(2)试分析图中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直接原因?(3分)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4)为了保护铁路,有些地区的人们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2分)
(5)在①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2分)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退耕还草
29.随着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地区的深入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和C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____。(2分)
(2)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可能的原因是什么?(4分)
(4)该地区虽然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