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 MB
- 2021-04-15 发布
专题九 地形、聚落与交通
考点
20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考点
21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点
22
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的影响
·
·
·
考点
20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
要求
加试
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分析影响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综合因素
4
(1)
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a
(2)
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d
27(1)
27(2) (4)
[2016·
浙江
4
月选考
]
读长江经济带略图
(
图
911)
,完成下列问题。
四川省内以
A—B
一线为界,
________(
填“东”或“西”
)
部人口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________
。
图
911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东 地形
【
解析
】
四川省内
A—B
一线以东地势平坦,人口稠密;以西地势起伏较大,人烟稀少。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突出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核心知识整合
影响
表现
原因
典例
聚落
的形态
平原地区
平原广阔,聚落多呈团聚型
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我国北方的村落
丘陵山区
聚落多呈条带状
山区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受地形制约;水乡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水运交通便利
我国南方的村落
核心知识整合
影响
表现
原因
典例
聚落
的区位
平原
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
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
山区
和高原
一般气候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
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
西宁位于湟水谷地,西安位于渭河谷地,太原位于汾河谷地
热带
地区
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高原上比较凉爽
巴西利亚、墨西哥城等位于热带地区的高原上
核心知识整合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拓展升华
地区
聚落分布特点
西北干旱地区
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
坝子
)
北方平原地区
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核心知识整合
下列关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河流的发源处常能形成大城市
B
.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C
.城市区位就是城市所在的位置
D
.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典型题组
【
答案
】
B
【
解析
】
河流的发源处一般位于高山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不易形成大城市,
A
错。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B
对。城市区位包括城市所在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
C
错。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不稳定,变化较大,
D
错。
考点
21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分析影响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综合因素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c
一、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2)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核心知识整合
2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图
921
核心知识整合
二、山区交通线路的选取原则及原因
图
922
核心知识整合
三、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核心知识整合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
运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
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
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最差
核心知识整合
[2017·
浙江“五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2017
年
6
月,号称“走错一个匝道,就是重庆一日游”的黄桷湾立交桥主体工程完工,五层结构、匝道
20
条、旋绕多,复杂程度火遍全国。读图
923
,完成
1
~
2
题。
1
.与普通道路相比,该立交桥的
主要作用是
(
)
①
少占地 ②缓解交通拥堵 ③降低噪声 ④减缓行车速度,提高安全性 ⑤枢纽分流,提高通畅度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④
典型题组
【
答案
】
C
【
解析
】
本题以黄桷湾立交桥为背景材料,考查立交桥的作用。立交桥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会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它起着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通畅度等的作用。因为是在一个空间上修建的多个交通路线,因此也起着少占耕地的作用。
图
923
2
.导致重庆黄桷湾立交桥复杂程度高的自然原因是
(
)
A
.地形复形
B
.河网密布
C
.人口密集
D
.交通量大
核心知识整合
【
答案
】
A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此立交桥复杂程度高的自然原因,而人口密集和交通量大均属于社会因素,可排除在外。重庆地处山区、地势崎岖不平,这是导致黄桷湾立交桥复杂程度高的自然原因。
一、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加试强化归纳
区位因素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山丘地区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工程量大,造价高;山区“之”字形线路营运里程长,成本高
地质
稳定地质可降低施工难度,保障运营安全
断层及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水文
河网稀疏的地区桥涵长度小,利于施工,造价低
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建设交通线
(
经济发展需要
)
,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大,造价高
气候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酷热的干旱区、多雨的湿润区、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线路建设
2
.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的影响
加试强化归纳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
因素
①
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为基础线路以及各种高速路、城市地铁等线路建设提供充足资金;另一方面,稠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可加强区域间联系,加快客货流通,促进经济发展。②经济落后地区:建设交通线可促进资源
(
矿产资源、旅游资源
)
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③直达的国道、铁路距离短,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地方性线路通过居民点多,运量大,运营效益高
社会因素
一方面,先进科技为线路建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线建设可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环境因素
为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交通线应尽量避开这些地方;过境线路不要穿过市区,以减少对市区造成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二、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港口、航空港、车站等是客货流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不同类型的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和选址要求均不同。
加试强化归纳
加试强化归纳
类型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区位
因素
自然
因素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平面布局,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
技术
水平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影响港口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加试强化归纳
材料一
2013
年
10
月
20
日
11
时,贵港输气站的放空塔顶燃起了橙色火苗,这标志着全长
2520
千米的中缅天然气管道以及中国第四大油气进口能源战略通道正式打通。
材料二 图
924
为中缅油气管道的部分线路示意图。
图
924
提升训练
指出中缅油气管道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并分析该管道建设对缅甸的有利影响。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最大限制性因素:地形、地质构造复杂。有利影响:可改善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管道沿线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石化工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
解析
】
中缅油气管道穿过横断山区,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工程难度大。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可改善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管道沿线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石化工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考点
22
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的影响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7.
交通运输与聚落
分析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7(4)
(1)
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
c
(2)
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
b
6
8.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28(4)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b
28(1)
1
.
[2016·
浙江
4
月选考
]【
加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图
931
为美国西部略图,图中
85
号州际公路沿线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带,分布众多的纺织工业基地,但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缓慢,棉花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图
932
为
85
号州际公路在洛杉矶市的一块标志碑
(
南北朝向
)
。
图
931
图
932
历次真题试练
美国
85
号州际公路选线的主导区位是
______________
,影响该公路北段城市密度大于南段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________
。美国政府提出重振制造业的设想,降低生产成本,吸引纺织工业回归,主要依赖于
________________
。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城市分布 气候 先进的纺织技术
【
解析
】
美国
85
号州际公路沿线多制造业,因此选线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该公路北段城市密度大于南段的原因主要与气候类型有关,因为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适合城市发展,而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水资源比较短缺,不利于城市发展;美国通过一系列政策使
85
号州际公路吸引纺织工业回归。
2
.
[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
图
933
为浙江省铁路分布示意图。影响浙江省高速铁路选线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
.农业发展水平
B
.城镇分布
C
.原有铁路走向
D
.地形地貌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B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路选线的因素。从浙江省铁路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浙江省高速铁路大多联结城市与城市,方便人们出行,因此影响浙江省高速铁路选线最主要的因素是城镇分布。
图
933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1
.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
(1)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居民点。
图
934
核心知识整合
(2)
聚落空间布局
核心知识整合
主要运输方式
聚落位置
举例
古代
北方
陆路
干道附近
丝绸之路上的城市
南方
水路
临水布局
扬州、苏州
现代
铁路
铁路沿线
郑州、石家庄、徐州、日照
公路
公路沿线
海运
沿海港口
(3)
聚落空间布局形态
①北方: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②南方:多呈带状,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
核心知识整合
2
.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
(1)
河流与城镇:世界上大河的两岸常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
铁路与城镇:铁路是高速度和大运量的陆路运输方式。铁路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一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石家庄、郑州、株洲和怀化的兴起,与其铁路枢纽的区位是密切关联的。
(3)
交通变化与城镇分布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如扬州的兴衰就与京杭运河的航运价值变化息息相关。
核心知识整合
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1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核心知识整合
商业中心
对交通运输要求高,通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交通便捷,这样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
商业网点
多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乡村,以便于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
2
.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
图
935
核心知识整合
(1)
高速公路建设,使许多商业网点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接合部。
(2)
随着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3)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的出行范围逐步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4)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商业网络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
核心知识整合
核心知识整合
历时五年多建设而成的汉孝城际铁路,于
2016
年
12
月
1
日正式通车。汉孝城际铁路始自汉口火车站,终于孝感东站,全线共设
10
个车站,为客运专线。据此并结合图
936
,回答
1
~
2
题。
1
.汉孝城际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
自然方面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
)
A
.气候严寒
B
.喀斯特地貌广布
C
.高寒缺氧
D
.河流密布 图
936
典型题组
【
答案
】
D
【
解析
】
汉孝城际铁路经过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密布,需要建设的桥梁多,工程量大。
2
.汉孝城际铁路建成后
(
)
①
有利于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结构 ②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人口迁移 ③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大宗货物的运输 ④有利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核心知识整合
【
答案
】
C
【
解析
】
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的意义。汉孝城际铁路建成后有利于完善全国快速客运网,有利于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结构,有利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