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 MB
- 2021-04-15 发布
闽粤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共25题,50分)
读“某国三大产业比重图”,图中A点和B点分别代表该国1975年和1995年的三大产
业构成。据此回答1-2题。
1.从该国三大产业构成和变化分析,该国可能是(
A.伊拉克B.俄罗斯C.泰国D.新加坡
2.使该国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的产业可能是()
A.金融业B.旅游业C.加工业D.农业
右图“以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 图中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回答3-5题。
3. M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4、若飞机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沿最短航线从P点飞往Q点,大约要飞行()
A.6小时B. 9小时C. 12小时D. 15小时
5、图示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刮东南风
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右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1:100 000)。读图回答第6-8题。
6、为了加强甲镇与乙村的联系,拟建一条
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7、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①穿越河流②临近港湾③穿越城区④坡度太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甲镇计划修建一小港口,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合理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读图,完成9-10题。
9、四图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海域和产蔗糖最多的岛屿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四图中,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的和与北京距离最远的岛屿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读下图,并结合P地气候资料判断11-13题。
11. P地的气候特点(
A、全年温和湿润B、年均温在0°C以下C、全年高温多雨D、各月降水差异较大
12、一月由P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
A、一路逆水B、航向为东北C、一路逆风D、航向为东南
13、近几十年,乙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A、填海造陆B、地震频繁发生C、冰架崩裂及消融D、咫风与风暴潮侵袭
图为某国际交通要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海上要道
A、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
B、两侧均为发达国家
C、属于两大洲分界线
D、不可能有油轮经过
15、一艘装满铁矿石的专用船,沿图中航线驶向中国,这艘船最可能来自
A、印度B、澳大利亚C、巴西D、法国
下面是M地一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M地位于重庆的()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正北方向
17.①、②、③三个地形区都是盆地地形,则其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A、都是我国的内流盆地B、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C、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D、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上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及相关地理事物示意图,回答下题。
18、有关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中的山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图中山脉是阴山,②图最中间的一列山脉是天山山脉
B、①图中山脉是巫山,③图中的山脉是南岭
C、②图中最北的一列山脉是阿尔泰山,④图中最北的一列山脉是祁连山
D、①图中的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③图中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下图是“沿我国北纬30。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排序正确的是()
A、昆仑山、祁连山、太行山、黄海
B、冈底斯山、秦岭、太行山、黄海
C、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巫山、东海
D、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雪峰山、东海
20、关于甲地形区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很大B、分布着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
C、高山草原和高原荒漠面积广大D、分布着许多内陆、咸水湖泊
21、关于②地形区地形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几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B、山间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高原和盆地
C、地势北高南低D、山高谷深,相对高度较大
读世界某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22-23题。
22、该地理事物主要分布于
①大陆内部地区②纬度较高的地区③海拔较高的地区④东半球地区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3、该地理事物可能是()
A、特大城市B、火山C、乳畜业D、滑雪场
下图为a、b、c、d四条河流干流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24-2 5题。
24、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25、C河干流流经的农业带(区)依次为()
A、冬小麦区、玉米带区、春小麦区、棉花带、水稻区
B、小麦区、玉米带、混合农业区、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C、山地畜牧业、荒漠畜牧业、玉米带、小麦区、水稻区
D、乳畜带、小麦区、混合农业区、亚热带作物带、热带种植园区
二、综合题:(50分)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试判断该岛屿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
(2)图中拉亚山,山麓自然带为 试分析该山周围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3)分析说明C处多沼泽的原因。(2分)
27、读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下列四幅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地和⑤地降水状况的分别是 图和 图。
(2)①地与②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① ②
(3)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自然景观不同,试分析其成因。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判读图中地形部位名称:a ,b ,c 。本地区地形类型属于 。
(2)图中陡崖的顶部海拔可能是 。
A、140米B、155米C、168米D、182米
(3)陡崖的相对高度不可能是 。
A、35米B、45米C、 55米D、65米
(4)①、②、③、④所示小河中,位置明显不正确的是 ,水流最急的是 ;
该河干流流向是 。
(5)计划建成一座较大型的水库,坝址宜选在A、B、C中的 处,因为 。(2分)
29、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1分)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
湖泊,有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
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
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
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1)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2分)
(2)读图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5分)
(3)面对严峻现实,沿湖国家计划从刚果河调水补充乍得湖。说明从刚果河调水的主要理
由。(4分)
30、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奏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方法是陆运,木材的陆运指冬季用马拉
木材在飘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1)简述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2)在未修公路、铁路前,乙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冰川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2分)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