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 MB
- 2021-04-15 发布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月考二试卷
学科:地理 测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曹毅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气候占主要地位 B.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多样
C.副热带地区都是沙漠 D. 没有热带雨林气候
2.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 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 “一带一路”是圆梦之路,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意义重大。通过与西欧国家的合作,我国可以( )
A.进口大量的石油资源 B.输出大量的剩余劳力
C.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D. 出口先进的工业技术
4.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有 ( )
①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候炎热干燥 ②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③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海洋上
④长期以来,自然条件单一,演化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目前,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是( )
A.农牧业 B.工矿业
C.服务业 D.交通运输业
读印度洋部分海域图,完成6题。
6.对该海域环境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运输地位重要
B.P点附近有暖流经过
C.纬度较低,水温较高
D.北部海域形成季风洋流
图示意世界甲、乙两个区域。读图,完成7-8题。 .
7.图中甲、乙两区域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光热;降水 B.土壤;水源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8.下列关于甲区域所在大洲河流的特点与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B.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2008年10月16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该考察站位于80°25′01″S,77°06′58″E(如下图所示),高程4 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西南方向约7.3千米。据此回答9~10题。
9.南极考察队员可能遇到的危险有( )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覆盖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整个南极洲上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求援
⑤随时可能会遭到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10.下列关于上图中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极昼极夜时间长城站最短 B.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中山站最大 C.二分日昆仑站日出东南 D.地方时昆仑站最早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 000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人口密度约400人/平方千米。据此回答11~12题。
11.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 B.东北部降水少,洋流
C.西南部降水少,洋流 D.西南部降水多,地形
12.该岛屿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地中海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13-14题。
13.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消费市场 B.接近原料地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14.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 )
①碳排放量增加 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 ④蔗糖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③④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15-16题。
15.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 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C.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D.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区域产业升级 B.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环境日趋恶化
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阴影代表海洋),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7-18题。
17.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B.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
C.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 地势东高西低
18.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A. R1 > R2 西风、地形
B. R1 > R2 西风、洋流
C.R1 < R2 东风、洋流
D.R1 < R2 东风、地形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读表,完成19-20题。
19.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A. 高寒地区 B.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C. 耕地分布区 D.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20. 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
A. 气温高 B. 植被茂盛 C. 地下水贫乏 D.降水丰富
二、综合题(本部分6道题共60分)
21.(10分)读世界某区域部分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20℃等温线西半段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2)试比较P、Q两地的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差别(4分)
(3)分析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4分)
22.(10分)读下面北美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中国相比,美国国土面积较小,但是耕地面积却远远多于中国,试分析其原因。(4分)
(2)试分析D区域耕作业不如畜牧业发达的原因。(4分)
(3)在温哥华以北有世界知名的冬季滑雪胜地山城惠斯勒。试从地理角度说明惠斯勒成为滑雪胜地的自然条件。(2分)
2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中甲国全境面积22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干旱的沙漠气候,绿洲形成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工业发展迅速。2013年人口为2999万,人均GDP达24847美元。外籍人口有842.9万,占据总人口的30%左右。(10分).
(1)简析图中大部分地区缺乏河流的自然原因。(4分)
(2)分析该国外籍人口比重大的原因。(4分)
(3)评价该国建设图中输油管道的区位因素。(2分)
24. 2016年2月,澳大利亚东南部倍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影像资料是通过______(GPS、RS、GIS)技术获取的,在获取当日,B处盛行风向为______。(2分)
(2)说出澳大利亚北部一月和七月盛行风向。并指出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4分)
(3)试分析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异同。(4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中V、I、S、T、A五个国家被称为“展望五国”,他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
材料二 “展望五国”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示意图。
(1)人均GDP是判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据图分析“展望五国”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国(填写字母)。(2分)
(2)S、A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分别说明两国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4分)
(3)分析说明Ⅰ国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原因。(4分)
26.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河流水量充沛,水能资源丰富,河道蜿蜒曲折,中下游含沙量高。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
材料二 波河流域水系图及蓬泰拉戈斯库罗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历史上意大利雕塑作品众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作品多采用当地丰富的优质大理石雕塑而成。目前,该国大理石出口量约占国际贸易量的一半。
(1)据图描述波河流域的地势特征。(2分)
(2)简述蓬泰拉戈斯库罗水文站径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3)从地壳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意大利境内大理石的形成过程。(4分)
高二地理第二次月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2=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D
C
B
A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C
D
B
A
A
B
B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6道题,共60分)
21.(1)西半段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1分)由于西侧海洋为秘鲁寒流经过地区,温度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1分)
(2)P点是地中海气候;(1分)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1分)而Q点为亚热带湿润气候;(1分)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1分)
(3)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经营;距海港近,利于商品经营。(答出两点得4分,其它答案合理亦可得分)
22. (1)美国平原面积广大,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2分) 中国高寒、干旱气候区面积广阔不合适发展种植业。(2分)
(2)纬度较高,气候湿冷,无霜期短(1分),土地较贫瘠(1分),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不利于种植谷物);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1分)乳畜产品市场广阔。(1分)
(3)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地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纬度和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冬季积雪量大;位于山区,有建滑雪道的地形条件。(答出两点得2分)
23.(1)甲国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纬度较低,缺乏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沙漠透水性好,有利于下渗;沙漠地区气温高,风力强,加剧了水分蒸发。(答出两点得4分)
(2)该国外籍人口比重大的原因: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本国人口相对较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人均收入较高,吸引大量外籍人口;国民收入高,不愿从事脏、累的工作等。(答出两点得4分)
(3)有利:管道运输石油损耗少,连续性强,运量大;波斯湾地区原油产量大;从波斯湾输油到地中海沿岸,利于石油多渠道出口;国家政府支持;沿线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工程量小。不利: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人口少,施工环境差等。(有利不利各写一条,每条1分)
24.(1)RS(遥感) 西北风 (2分)
(2)一月:来自海洋的西北风(1分)比较湿润。(1分) 七月:;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1分)相对干燥。(1分)
(3)①相同点:都有明显的旱、雨季,(1分)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1分) ②不同点:A处(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1分) B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1分)
25.(1)T(2分)
(2)南非荒漠景观的成因是地处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西海岸(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了荒漠的形成。阿根廷荒漠景观的形成是因为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答出两点得4分)
(3)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震、火山灾害频繁;地表破碎(多山地);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答出两点得4分)
26.(1)北西南三面较高;(1分)中东部地势较低(山地环形分布,开口向东) (1分)
(2)秋冬季节径流量大,形成冬汛;(1分)春末夏初形成春汛。(1分)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燥少雨,径流量小;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径流量大;春季气温同升,积雪融水补给,造成河流春汛(答出两点得2分)
(3)历史上该地区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岩层;(2分)随着板块碰撞挤压,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2分)(石灰岩、板块碰撞、变质作用三个核心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