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1.00 KB
- 2021-04-15 发布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1次考试
高二年级 化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12 S:32 Na: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氢气为一级能源
B.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D.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CH3COOH+KOH CH3COOK+H2O这个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和状态无关
D.若氢气和氧气化合是放热反应,则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吸热反应
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
C.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
D.1/2CH4(g)+O2(g)=1/2CO2(g)+H2O(l) ΔH=-890kJ·mol-1
4、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3B(g)2C(g)+D(g),2min后B减小了 1.2mol.有关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 2 min 内的反应速率,用 C 表示是 0.4 mol/(L•min)
B. 分别用 B、C、D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是 3:2:1
C. 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B 物质转化率为 100%
D. 向容器中增加 A 的投量,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5.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大、小烧杯之间的空隙要填满碎泡沫塑料
B.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生成H2的速率不变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H2的速率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7.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为a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反应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Y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B.2υ(X) =υ(Z)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内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8. 对于反应放热反应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
A.升高体系温度 B.增加A的物质的量
C.增加体系压强 D.使用催化剂
9.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YX
B.t1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
C.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t3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时,放出的热量为硫的燃烧热
B.在25 ℃、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C.由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可知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
D.乙炔的燃烧热为-1 299.6 kJ·mol-1,则2C2H2(g)+5O2(g)==4CO2(g)+2H2O(g)反应的ΔH=-2 599.2 kJ·mol-1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使用正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B. 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C. 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
D. 升高温度,只能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12. 利用某些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储存太阳能,如原降冰片二烯(NBD)经过太阳光照转化成为四环烷(Q)。已知:①C7H8(l)(NBD)+9O2(g)===7CO2(g)+4H2O(l) ΔH1
②C7H8(l)(Q)+9O2(g)===7CO2(g)+4H2O(l) ΔH2
③ ΔH=+88.62 kJ·mo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ΔH1>ΔH2
B. NBD的能量比Q的能量高
C. NBD比Q稳定
D. NBD转化为Q是吸热反应
13.反应A+B→C分两步进行: ①A+B→X, ②X→C,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E1表示反应A+B→X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A+B→X的△H >0 B.反应A+B→C的△H = E1-E2
C.E2表示反应C→X的活化能 D.X是反应A+B→C的中间产物
14. 对于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
A. 扩大容器容积 B. 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
C. 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D. 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
15.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 )
A.2H2(g) + O2(g)= 2H2O(g);△H1 2H2(g) + O2(g)=2H2O(l);△H2
B.S(s) + O2(g) = SO2(g); △H1 S(g) + O2(g) =SO2(g); △H2
C.CO(g) + 1/2 O2(g) = CO2(g);△H1 2CO(g) + O2(g) = 2CO2(g);△H2
D.H2(g) +Cl2(g)=2HCl(g); △H1 1/2 H2(g) + 1/2 Cl2(g) = HCl(g);△H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H2O ( g )
反应过程
能 量
a
b
H2 ( g ) + 1/2O2 ( g )
2H ( g ) + O ( g )
16、(14分)
已知H2 ( g ) + 1/2O2 ( g ) = H2O ( g )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 ;
b. 。
(2)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H (填“< 0”或“> 0”)。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
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
③H2(g)+O2(g)═H2O(l) ΔH3=-285.8 kJ/mol
写出由C(s)、H2(g)和O2(g)化合生成CH3COOH(l)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
(4)图甲是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N2和H2反应生成1 mol NH3过程
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ΔH的数
值用含字母Q1、Q2的代数式表示):
。
(5)科学家寻找高效催化剂实现大气污染物转化:
2CO(g)+2NO(g)N2(g)+2CO2(g) △H1
=
已知:CO的燃烧热△H2=—283 kJ·moL-1。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N≡N键
O=O键
←
N O键
键能/ kJ·moL-1
945
498
630
N2(g)+O2(g)=2NO(g) △H3= ,上述△H1= 。
17.(16分)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和转变成和,化学方程式如下: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
/mol·L-1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CO)
/mol·L-1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若1molNO和1molCO的总能量比1molCO2和0.5molN2的总能量大,则上述反应的 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 。
(3)计算4s时NO的转化率 。
(4)下列措施能提高和转变成和的反应速率的是 。
A. 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5)由上表数据可知,该反应在第______s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假如上述反应在密闭恒容容器中进行,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________。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NO)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消耗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6)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1
CO初始浓度/ 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Ⅰ
280
1.20×10-3
82
Ⅱ
5.80×10-3
124
Ⅲ
350
124
①请在上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Ⅰ、Ⅱ两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是实验编号。
18.(10分)某实验小组为确定过氧化氢分解的最佳催化条件,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物用量和反应停止的时间数据如下:
MnO2
时间
H2O2
0.1 g
0.3 g
0.8 g
10 mL 1.5%
223 s
67 s
56 s
10 mL 3.0%
308 s
109 s
98 s
10 mL 4.5%
395 s
149 s
116 s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随着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加而________。
(2)从实验效果和“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双氧水的浓度相同时,加入________g的二氧化锰为较佳选择。
(3)该小组的某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认为:“当用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除了使用MnO2作催化剂和改变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之外,还可以采取的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任意两个合理的措施)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1次考试
化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4分=6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C
D
A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9、解析:(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相同浓度的H2O2,加入的MnO2越多,反应所用的时间越短,即分解速率越快。
(2)用0.1 g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明显小于用0.3 g和0.8 g催化剂的反应速率;用0.8 g催化剂和用0.3 g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及反应时间相差不多,但用0.3 g催化剂节约药品。
(3)从表中数据可知,相同体积3.0%的双氧水中的溶质含量是1.5%的双氧水中溶质含量的二倍,但反应的时间却比其反应时间的二倍小得多,由反应速率计算公式(v=Δc/Δt)可得出,此实验条件下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快。
答案:(1)加快 (2)0.3
(3)不正确 H2O2的浓度扩大二倍(从1.5%→3.0%),但反应所需时间比其二倍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