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2.50 KB
- 2021-04-15 发布
www.ks5u.com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一学段政治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品属于商品是
①名山区茶农老刘炮制的自己饮用的茶叶
②荥经县虎岗村生产的“牛背清泉”矿泉水
③汉源农民王福田拿到菜市场上贩卖的自家生产的花椒
④雅州书画院的书画家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创作的书画作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一是劳动产品,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名山区茶农老刘炮制的自己饮用的茶叶”,没有用于交换,不是商品,①错误。“牛背清泉”矿泉水是劳动产品,并用于交换,是商品,②正确。“汉源农民王福田拿到菜市场上贩卖的自家生产的花椒”,自家生产说明是劳动产品,在市场上贩卖说明用于交换,是商品,③正确。“雅州书画院的书画家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创作的书画作品”,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不是商品,④错误。故本题选C。
2.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预计2020年全面实现5G商用。对此,网友纷纷表示:“好用不贵”才应是先进技术的关键词。网友的心声告诉我们
A. 价格越高说明使用价值越高
B. 商品生产者应注重商品质量
C.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D. 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价值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针对即将推出的5G的,网友纷纷表示:“好用不贵”才应是先进技术的关键词。网友的心声告诉我们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C项符合题意;价格由价值决定,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A项说法错误;材料表明商品生产者既要注重商品质量,又要注重商品的价格,把商品当作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去对待,B项与题意不符;价值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是把商品当作统一体对待的,消费者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生产者希望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需求,顺利实现价值。
3.货币的本质是
A. 一般等价物 B. 商品 C. 贵金属金银 D. 电子货币
【答案】A
【解析】
【详解】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A符合题意。
BC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不是商品、贵金属金银、电子货币,BCD排除。
故本题选A。
4.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B.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C. 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 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答案】A
【解析】
【详解】A:货币产生就具有了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它们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的职能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产生的,A符合题意。
B:支付手段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B错误。
C:贮藏手段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C错误。
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都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D错误。
故本题选A。
5.刚领到6000元工资的小王在商场看中一件标价800元的服装,在和卖家讨价还价后最终支付了500元。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B. 流通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D.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A:6000元工资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标价800元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了500元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A符合题意。
BCD:从材料提供的条件可以看出,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BC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点睛】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还有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支付手段是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贮藏手段是货币被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的职能。世界货币是货币越出国内市场(现在某些纸币具有了这个职能)到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所执行的职能。
6.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纸币,物价
A. 升值、下降 B. 升值、上涨 C. 贬值、下降 D. 贬值、上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根据材料描述可以看出,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0÷4=2500亿元。但是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因此纸币贬值,物价上涨,D选项说法正确。A、B、C选项均是错误的,排除。
考点:纸币发行量与价格的关系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
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 ②信用卡能够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 ③信用卡可以增强消费安全 ④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状态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信用卡是电子支付卡,本身不是货币;
②③符合题意,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信用卡能够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信用卡可以增强消费安全;
④不合题意,“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状态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不是题中所述原因。
故选:D。
8.2015年7月16日,农民工小张没有拿到建筑公司上半年的现金工资,而是领到了某建筑公司发给他的一张载有一定金额、付款单位、签发日期等内容的票据,该公司让他凭此到银行领取工资。对小张拿到的票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可以持此票据直接到市场上购买商品 B. 此票据是定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C. 收款人可以凭此票据到银行支取现金 D. 此票据为转账支票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小张拿到的是该公司签发的现金支票,小张可凭此票据到银行支取现金。C项符合题意;支票不能直接用于购物消费,A项说法错误;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B项说法错误;此票据为现金支票,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标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转账支票不能直接提取现金。支票不能直接用于购物消费。
9.外汇是用________表示的用于________结算的支付手段。()
A. 外币国内 B. 本币国内 C. 外币国际间 D. 本币国际间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外汇的含义。此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准确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直选即可。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0.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下表内2019年10月20日和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情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1美元兑人民币
1欧元兑人民币
1英镑兑人民币
1日元兑人民币
10月20日
7.0805
7.9082
9.1841
0.06531
10月23日
7.083
7.8762
9.1058
0.06536
A.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上升,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到美国
B. 人民币兑欧元贬值,我国出口到法国的商品价格下降,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到法国
C. 人民币兑英镑升值,我国进口英国商品的价格降低,有利于我国企业进口英国商品
D. 人民币兑日元升值,我国进口日本商品的价格提高,不利于我国企业进口日本商品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从图表来看,1美元兑人民币多了,说明人民币贬值了,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到美国,A错误。
B:从图表来看,1欧元兑人民币少了,说明人民币升值了,而不是贬值,B错误。
C:从图表来看,1英镑兑人民币少了,说明人民币升值了,我国进口英国商品的价格降低,有利于我国企业进口英国商品,C正确。
D:从图表来看,1日元兑人民币多了,说明人民币贬值了,而不是升值了,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做汇率变化影响选择题时,要记住以下口诀:本币币值与本币汇率成正比,与外币汇率成反比;外币币值与外币汇率成正比,与本币汇率成反比。人民币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此时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出口;不利于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不利于出国留学、旅游。
11.生产同 样一种手机,甲耗费4小时,乙耗费3小时,丙耗费2小时。三种手机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售,则( )
A. 甲生产的手机价值量大 B. 乙生产的手机价值量大
C. 丙生产的手机价值量大 D. 甲、乙、丙生产的手机价值量一样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依题意,甲乙丙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手机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整个手机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定,因此甲、乙、丙生产的手机价值量一样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个别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无关。甲乙丙生产手机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不同,但没有改变整个手机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2.在中国,母亲节送“康乃馨”已成为一种时尚。某市市区内,平时康乃馨的价格是每支5元,母亲节前夕康乃馨价格是每支15元,节后康乃馨价格又回落到正常水平。这里,影响市区康乃馨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 季节 B. 文化 C. 生产 D. 价值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B:因为母亲节送“康乃馨”已成为一种时尚,使母亲节前夕康乃馨价格是每支15元,节后康乃馨价格又回落到正常水平,可以看出影响市区康乃馨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文化,B符合题意。
ACD:从材料可以看出影响市区康乃馨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文化,而不是季节、生产、价值量,A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新商品特别是电子科技产品刚上市时价格通常较高,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价格则逐渐下降。发生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其根本原因是
A.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
B. 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商之间在市场上激烈竞争
C. 提供新商品的某家厂商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D. 新商品往往供不应求而老商品往往供过于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很多,其中价值是影响商品价格的根本性因素,价值决定价格。新商品刚上市时价格通常较高,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价格则逐渐下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逐步减小,最终导致该商品的价格逐渐下降,A项正确;竞争、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但不是根本性因素,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直接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C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14.2017年,商品W的价格是120元。2018年,生产商品W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不考虑其他因素,2018年商品W的价格是
A. 120元 B. 100元 C. 144元 D. 96元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不合题意,三个选项与计算结果不符。B正确,根据若其他条件不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x%,则,单位商品价值量=原单位商品价值量÷(1+x%),可以看出2018年商品W的价格是:120÷(1+20%)=100元。故答案为B。
15.一般说来,某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_____;价格下降,需求_____
A. 减少,增多 B. 减少,减少 C. 增多,减少 D. 增多,增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比,某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多,A符合题意。
BCD: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比,某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多,BCD错误。
故本题选A。
16.下图中a、b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A. a商品为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B. b商品为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大
C. a商品为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D. b商品为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根据图表信息可知a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较小,说明a商品为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b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较大,说明b商品为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故选:C。
17.消费者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那么表格中反应B商品需求变化的M、N分别应该是( )
关系
A商品
B商品
互为替代品
价格上涨
需求量减少
M
互补商品
价格下跌
需求量增加
N
A. 需求量增加 需求量减少 B. 需求量增加 需求量增加
C. 需求量减少 需求量增加 D. 需求量减少 需求量减少
【答案】B
【解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相关商品。甲商品和乙商品互为替代品时,甲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排除C、D,甲商品和乙商品互为互补商品时,甲商品价格下跌导致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排除A,所以选择B。
18.2018年美方挑起的贸易摩擦对我国部分外向型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产品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增加了成本上升、订单减少、停产转产的风险。部分企业首先选择大量裁员、缩减生产、降低成本。这表明:
①价格变动调节产量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④企业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美方挑起的贸易摩擦对于产品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增加了成本上升、订单减少、停产转产的风险。部分企业首先选择大量裁员、缩减生产、降低成本。这表明价格变动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①②适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政府的调控,排除③;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9.“70年代吃肚饱,80年代吃味道,90年代吃品质,今天我们吃健康”,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发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商品价格不断下降 B. 消费观念不断更新
C. 国家经济不断发展 D. 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发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经济不断发展,C项正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下降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A项说法正确但不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排除;消费观念的更新、收入差距缩小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均不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0.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密切相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会
A.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B. 导致城乡居民“有钱不敢花”
C. 降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利于经济健康发
D. 减少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比重
【答案】A
【解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会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A项正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有利于居民消费,不会导致城乡居民“有钱不敢花”,B项不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会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会降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C项不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并不会减少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比重,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
【点睛】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性因素;居民收入(包括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物价变动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消费观念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观因素。
21.小张与小李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几天前他们看中一套总价120万的新房,准备以贷款的方式来购买。据此,我们可以对这对夫妻的收入状况进行如下合理推断
①他们当前的收入状况比较稳定
②他们对未来收入持乐观的态度
③他们当前可支配收入非常丰厚
④他们的未来收入预期无确定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消费类型,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准确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在购买住房、轿车等商品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这些买主可以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这就是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材料中的小张与小李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几天前他们看中一套总价80万的新房,准备以贷款的方式来购买,这说明他们当前的收入状况比较稳定,他们对未来收入持乐观的态度,故①②符合题意;当前可支配收入非常丰厚,可能会一次性付款而不是贷款,故排除③;他们进行贷款消费,说明他们对未来收入持乐观的态度,不是无确定性,故④错误。故选A。
22.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下表为2017年上半年某家庭支出的情况(单位:元)
食品
家庭日用品
教育、医疗
旅游
通讯
股票、债券
6000
5000
4500
5000
3500
6000
该居民家庭2017年上半年的恩格尔系数为
A. 19% B. 25% C. 20% D. 16%
【答案】B
【解析】
【详解】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因此,2017
年上半年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000÷(6000+5000+4500+5000+3500)×100%=25%,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基尼系数,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Gini,1884-1965)于1912年提出,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是一个比值,数值在0和1之间。基尼指数的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
23.促销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下列促销手段与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
①买赠打折——需求影响价格 ②赞助公益——塑造良好形象
③明星代言——利用攀比心理 ④私人订制——利用求异心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①选项错误,买赠打折体现的是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④选项表述错误,私人订制体现的是求实的消费心理。赞助公益体现了塑造良好形象,明星代言则是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故②④选项入选。选D。
24.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车可以节约车费,拼房可以减少房租。这种现象
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③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④坚持了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拼族”这种现象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①③项符合题意;“拼族”这种现象不体现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也不体现坚持了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②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5R,绿色消费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辨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
25.绿色消费是在绿色发展理念支配下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其核心是
A. 节约资源 B. 保护环境 C. 保护消费者健康 D. 可持续性消费
【答案】D
【解析】
题目中,绿色消费是在绿色发展理念支配下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故D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点睛: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绿色消费
(1)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是人们迫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达成的一种共识,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生态文明的观念。
(2)绿色消费有利于个人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3)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近年来正在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26.漫画《诱导》启示青年学生要
A.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C. 大胆贷款,超前消费
D. 避免盲从,抑制消费
【答案】A
【解析】
【详解】A:漫画《诱导》中呈现了青年学生超前消费,在某网贷平台贷款,校园贷款利滚利,最终让青年学生无法承受。这启示青年学生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符合题意。
B: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与漫画主旨无关,B不符合题意。
CD:“超前消费”,“抑制消费”均表述错误,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既反对超前消费,又反对消费滞后。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情绪化消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7.“物流专用车厢”、“铁路冷链快递”,2018年“双十一”活动期间,随着动车组列车多种快运服务推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主要说明了
A.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C. 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D. 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知识。材料中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没有变化,A不合题意;随着动车组列车多种快运服务的推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得到了有效提升,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消费导向和带动作用,CD项不合题意。本题选B。
28.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 )
A. 生产 B. 消费
C. 分配 D. 交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再生产的环节。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A错误;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B正确;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CD错误。故选B。
【点睛】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9.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讲话时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
①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
③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④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目的)。所以本题选C。
3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符合题意。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分配制度,而不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A错误。
C: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我国的公有制经济,C错误。
D: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是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D错误。
故本题选B。
3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
A.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B. 国有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C.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D.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A符合题意。
B:私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B错误。
C: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C错误。
D:个体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D错误。
故本题选A。
32.2018年,从腾讯、吉利等民营企业参与中国铁路总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到东方航空百亿级定向增发引入战略投资者,新一轮央企标杆型混改加速落地;地方国资的运作也日趋灵活,国有资本进驻民企案例在增加;外资参与国企混改取得新的进展。上述做法有利于
①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
②促进各类资本优势互补,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③增强优势央企的实力,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推动各类资本相互融合,加快国企转换经营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错误,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我国公有制经济处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错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非国有资产;允许民营企业、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混改,国有资本进驻民企,这种做法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本相互融合,加快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促进各类资本优势互补,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竞争力,②④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注意几个易错的说法:
(1)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4)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33.一对夫妇筹备开了一个火锅店,夫妻俩既当店主又当服务员。随着生意的红火,他俩开起了火锅连锁店并雇工经营,自己当老板。火锅连锁店属于
A. 公有制经济 B. 集体经济 C. 私营经济 D. 个体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对夫妇筹备开了一个火锅店,夫妻俩既当店主又当服务员。随着生意的红火,他俩开起了火锅连锁店并雇工经营,自己当老板,火锅连锁店属于私营经济,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生产资料都是私有,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私营经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存在雇佣劳动。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基本上无剥削。个体经济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二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个体经济中,生产者既是直接的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是一种不带有剥削关系的私有经济。
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工劳动为基础,并以盈利为目的和按资分配为主的一种经济类型。私营经济是个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本质上与个体经济一样,是一种私有制的经济形式。
34.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非公制经济发展迅速,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60%以上,提供了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可见,非公有制经济
①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主体地位
④是支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支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②④符合题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错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非公有制经济:
形式: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政策: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5.“米面粮油,外卖帮你能搬又能扛;感冒发烧,外卖代买常用药;上门烧菜、上门洗车,人与服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如今,这类服务随处可见,被趣称为“懒人经济”。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社会分工细化,满足多样化需求
②扩大相关服务交易规模,促进就业
③增加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
④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价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懒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①符合题意;“懒人经济”的出现也使得相关服务业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进而扩大其交易规模,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劳动者就业,②符合题意;“懒人经济”的消费既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也有享受性消费,因此笼统的认为“懒人经济”会增加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的观点错误,③排除;“懒人经济”不一定会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二、问答题
36.2019年的十一正值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个假期非同以往,令人难忘,爱国主义旋律神州唱响,假日经济也更加凸显,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7日披露,2019年国庆七天假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7%。其中明显的发展趋势有:红色旅游倍受青睐,人文历史主题游升温;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旅游活跃度高;商家利用长假打折优惠促销拉动明显;在线支付成主要支付方式等对拉动假日消费作用明显。
请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谈一谈我国十一消费强劲背后的原因。至少4点原因。
【答案】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拉动;消费观念的转变;物价的影响;收入的影响;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变化使消费更方便。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十一消费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从材料到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谈一谈我国十一消费强劲背后的原因,至少4点原因。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即“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物价因素、消费心理等因素。解答本题,需要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原因。
材料中“红色旅游倍受青睐,人文历史主题游升温”,说明了消费观念的转变;“商家利用长假打折优惠促销拉动明显”,说明了物价因素的影响;“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旅游活跃度高”,说明了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在线支付成主要支付方式等对拉动假日消费作用明显”,说明了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变化使消费更方便;另外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
【点睛】在解答“原因类”主观题时可以从三个方面组织答案。①审设问析原因。通过审读设问,可以明确题目要求,有利于提高答题的有效性。②联系教材找原因。“原因类”主观题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某个问题或现象的原因,有不少此类题能够直接运用教材上的某个具体知识加以解决。③分析材料找原因。在背景材料中往往蕴含有关“原因”的若干信息,所以要对材料内容充分重视,逐字逐句仔细阅读,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