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2.00 KB
- 2021-04-15 发布
专题一 课题 1
一、选择题
1.下列产醋最多的措施是( B )
A.在果酒中加入食醋,并通气
B.在果酒中加入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并通气
C.将果酒暴露在空气中
D.在果酒中加入冲洗葡萄的水,并通气
[解析] 因食醋经灭菌不含菌种,空气中和冲洗葡萄的水中可能有醋酸菌,但数量不大,
只有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中有大量的醋酸菌。
2.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A )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
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 O2
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
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 CO2 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解析] 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需要氧气的参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时大量繁
殖,无氧时发酵产生酒精。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立即密封
B.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先通气一段时间,再隔绝空气
C.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接种纯种的酵母菌
D.制葡萄酒的时间控制在 10~12d
[解析] 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以酿酒,一开始通入空气,酵母菌通过旺盛的有氧呼
吸使出芽生殖加快产生更多酵母菌,这样在以后密闭不通气阶段才能有大量的酵母菌进行无
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制葡萄酒的时间控制在 10~12d 左右。
4.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发现发酵液的 pH 一直下降,
原因是( A )
A.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 CO2,溶于发酵液中,使 pH 下降
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
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解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指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
均产生 CO2,CO2 溶于发酵液,使之酸性增强。
5.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解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醋酸菌是好氧菌。
6.细胞结构是原核、生长繁殖过程绝对不需氧、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 A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变形虫 D.醋酸菌
[解析] 酵母菌和变形虫是真核生物;醋酸菌原核生物但代谢需要 O2。
7.向新鲜的苹果汁中接种酵母菌,一般不用于( D )
A.探究制作果酒的条件 B.验证酵母菌呼吸方式
C.观察原核细胞的结构 D.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解析]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可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
可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 CO2,所以向新鲜的苹果汁中接种酵母菌,可用于探究制作果酒
的条件,或验证酵母菌呼吸方式,A、B 项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不能用于
观察原核细胞的结构,C 项错误;酵母菌可在新鲜的苹果汁中进行生长繁殖,所以向新鲜的
苹果汁中接种酵母菌,可用于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D 项正确。
8.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 pH 都会下降
C.制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
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解析] 制果酒的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有线粒体,制果醋的醋酸菌是原核细胞,无线粒
体。果酒发酵产生 CO2,果醋发酵产生醋酸,都会使 pH 下降。制果酒时瓶口密闭,给酵母
菌提供无氧环境;制果醋时通入氧气,使醋酸菌进行有氧发酵。果酒的发酵温度为 18~25℃,
果醋的发酵温度为 30~35℃,因此,果酒制成后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9.下列有关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
B.酵母菌发酵时要保持有氧环境
C.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碱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
D.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解析]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核膜,醋酸菌为原核生物,无核膜,A 项错误;酵母菌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B 项错误;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
检验,C 项错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D 项正确。
10.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解析] ①过程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有氧无氧条件均可以发生;②过程为无氧呼吸第
二阶段,只能发生在无氧条件下,故 A 错误。①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③过程为有氧
呼吸第二、三阶段,在酵母菌线粒体内进行,需要氧气参与,故 B 错误。④过程为醋酸发
酵阶段,在醋酸菌细胞内进行,需要氧气参与,③过程也需要氧气参与,故 C 正确。过程
①②③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最适宜温度范围为 18~25℃;④为醋酸菌的代谢过程,最适
宜温度为 30~35℃,故 D 错误。
11.(2019·赤峰高二检测)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在 12%左右,
其原因是( C )
A.加水过多
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
C.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
D.发酵过程中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
[解析] 酒精浓度过高会对酵母菌产生毒害作用,因此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
中所含酒精成分在 12%左右。
12.为酿制杨梅酒,小明将杨梅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甲、乙、丙三个发酵瓶中,如下图所
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乙装置的发酵产物为果酒,甲和丙中的为果醋
B.三种发酵装置所需的最适温度均为 30~35℃
C.发酵瓶乙和丙每隔一段时间需打开排气管排气
D.甲、乙、丙三瓶可产生相同的气体
[解析] 由于甲充气口打开,不能进行酒精发酵,乙和丙中得到的是果酒。果酒发酵的
最适温度是 18~25℃。三瓶都产生 CO2,故都需定期排气。丙中液体过多,排气管在瓶中
的管口被浸没,不能正常排气。
二、非选择题
13.啤酒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放入发
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
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度下降到一定
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固体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__。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__出芽生殖__。
(3)啤酒发酵过程中,总是先来“水”,后出“酒”,其原因是__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
吸,产生大量的水;随着 O2 的减少,酵母菌进行发酵产生酒精__。
(4)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__二氧化碳__、__水__和__酒精__及其他
发酵产物,其余 1.5%则是用于__酵母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__。
(5)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__C12H22O11+H2O――→酶
2C6H12O6 C6H12O6――→酶
2C2H5OH+2CO2__。
(6)啤酒的风味主要取决于采用的酵母菌菌株,某酒厂的菌株使用了 30 多年,繁殖了 3
000 余代,风味不减当年,其主要原因是__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其遗传物质能够保持稳定
__。
[解析] (1)据题意可知,首先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此时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有氧呼吸,溶解氧逐渐耗尽后,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逐渐上升,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
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有氧时酵母菌能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增
加很快;(3)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水,随着 O2 的减少,酵母菌进行发酵产生
酒精;(4)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糖类中有 98.5%形成了酒精,二氧化碳和水,则极少数用于自
身生长发育和繁殖;(5)麦芽糖的分子式为 C12H22O11,而葡萄糖为 C6H12O6,因此麦芽糖分
解成葡萄糖的过程中要加一分子的水,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
化碳;(6)酵母菌进行无氧繁殖,其遗传物质能够保持稳定。
14.杨梅是特色水果之一,为对其进行深加工,某厂进行了杨梅酒和杨梅醋的研制,基
本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
(1)在制备杨梅酒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发酵温度为__18~25℃__。甲罐顶上弯管中加水
的主要目的是__防止空气进入__。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__气泡冒出
__,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2)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乙罐内先填充经__灭菌__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__醋
酸__菌的培养液,使该菌__附着__在刨花上,再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罐进行杨
梅醋发酵,杨梅醋的 pH 可通过控制杨梅酒的__流速__来调节。
(3)若甲罐中的杨梅酒全部流经乙罐制成杨梅醋,则乙罐中 CO2 的产生量是( D )
A.甲罐的两倍 B.与甲罐的相等
C.甲罐的一半 D.几乎为零
[解析] (1)制备杨梅酒时,是利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
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18~25℃;甲罐进行的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因
此甲罐顶上弯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产生
二氧化碳,若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甲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冒出,则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2)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乙罐内先填充经灭菌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醋酸菌的培养
液,使该菌附着在刨花上,再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罐进行杨梅醋发酵,杨梅醋
的 pH 可通过控制杨梅酒的流速来调节。(3)若甲罐中的杨梅酒全部流经乙罐制成杨梅醋,酒
精变成醋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反应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所以乙罐中 CO2 的产生量几乎为零。
15.猕猴桃果实肉肥多汁,营养丰富,有“Vc 之王”的美称,由它制成的果酒和果醋
富含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颜色鲜亮,味道柔和,深受人们喜爱。下图是猕猴桃加工成果酒
和果醋的简易制作流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挑选优质猕猴桃 → 清洗 → 榨汁 → 接种菌种 → 酒精发酵 → 接种菌种 →
醋酸发酵
(1)用猕猴桃酿制果酒时,不可过度清洗,原因是__过度清洗会使猕猴桃表皮上的野生
型酵母菌大量流失__。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发酵
液的 pH 一直下降,原因可能是__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 溶于发酵液中,使 pH 下降__。
(2)工业上大量制作猕猴桃果酒时,接种的菌种是__酵母菌__,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
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目的是__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迅速繁殖,数量增加__。随
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可用密度计测量),其原因是__营养物质被消耗,
并且有水生成__。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__适宜的温度、
pH、通气量__。
(3)开瓶后的果酒不及时饮尽会变酸且表面长有菌膜,原因是__醋酸菌大量繁殖__。醋
酸发酵区别于酒精发酵的环境条件主要是__温度高,需氧__。
[解析] (1)果酒制作用的酵母菌来自猕猴桃的表皮,过度清洗会使酵母菌流失。酵母菌
呼吸作用产生 CO2,CO2 溶于发酵液中,使 pH 下降。(2)果酒发酵的菌种是酵母菌。果酒制
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迅
速繁殖,数量增加,有利于后期发酵。果酒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被消耗,并且有水生成,
所以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pH 和通气量。
(3)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造成的。果酒制作的温度是 18~25℃,果醋制作
的温度是 30~35℃,果酒制作是厌氧发酵,果醋制作是需氧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