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0 KB
- 2021-04-15 发布
2016-2017学年度靖远二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科目 文科生物(高二)
时间:100分钟,总数:100分
命题人:武宏锦 审核人:张国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B.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C.玉米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4. 糖类不含有,脂质不一定有,蛋白质也不一定有,而核酸一定有的元素是 ( )
A.N B.S C.P D.Fe
5.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的少
C.新陈代谢越旺盛,细胞中的含水量越高
D.抗冻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大
6.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碱中毒。这一事实说明,无机盐离子 ( )
A.能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B.能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C.能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
D.是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7.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 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保温5 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1 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 )
A.砖红色 B.无色
C.蓝色 D.紫色
8.据报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来“消化”导致疯牛病和人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其与荷兰一家疯牛病专业检测机构联合进行的实验表明,角蛋白酶确实能够破坏毒蛋白,使其丧失传染能力。由此可知,该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 ( )
A.氨基酸的数量 B.空间结构
C.氨基酸的种类 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9.在棉花叶肉细胞中,由A、G、U、C、T五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多少种 (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10.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脂肪释放的能量多
11.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12.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D.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
13.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14.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5.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双层膜结构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有机物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所含蛋白质的种类相同
16.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 D.溶酶体和核糖体
17.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1
2
3
4
5
6
时间(天)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81
62
20
0
0
0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79
78
77
74
67
65
A.可以证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表中数据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C.有核部分的细胞个别死亡最可能是由于人为伤害或凋亡
D.本实验选用100个细胞使实验偶然性小,实验数据较可靠
18. 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分的是 ( )
A.液泡 B.核糖体 C. 高尔基体 D. 溶酶体
19.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20.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
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
⑤能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A.①③ B.①④
C.③⑤ D.②⑤
21.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 ( )
A.液泡 B.线粒体、液泡
C.线粒体 D.线粒体、高尔基体
22.下列各项中,会显著降低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是 (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A.细胞外药物影响膜蛋白结构
B.细胞内ATP不足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上升
D.细胞内O2浓度下降
23.下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的物质是 ( )
A.Na+ B.胰岛素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C.K+ D.CO2
24.下列有关物质进入人体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A.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
C.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
D.在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25.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有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5.(共12分,每空2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3)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 (共8分,每空2分)根据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 ,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 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________ 的含量。
(2)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能3~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共16分,每空2分)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甲图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______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丙图中⑦为______________,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____。
(4)甲图和丙图中都有渗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____________的作用有关。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9.(共14分,每空2分)图1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 ,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2中的曲线________表示。
(2)图1中细胞膜是在____________ (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结果。该膜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 ,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3)图中物质B指的是____________ 。
(4)图2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 有关,曲线②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 。
高二文科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C
A
C
D
A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C
D
D
B
A
A
B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选项
B
A
C
A
B
26.答案(每空2分)
(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E
(2)B、C 核糖体
(3)红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27. (每空2分)
(1)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
(2)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28. (每空2分)答案
(1)具有半透膜 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小于 (3)原生质层 ③
(4)选择透过 载体蛋白 (5)发生质壁分离
29.答案
(1)主动运输 ②
(2)电子显微镜 流动镶嵌模型
(3)载体蛋白
(4)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 载体数量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