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0 KB
- 2021-04-15 发布
《比热容》教案
课 题
比热容 第2课时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
课程标准
《课标》21页:3.3.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学习目标
1. 通过“想想议议”用算术语法计算不同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
2. 通过生活事例,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
比热容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比热容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作业
教学过程
7
教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
环
节 一
一、新课引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
提问:海水和沙子
糖炒栗子
车里加水
比热容
1、物理上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一度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一般是不同的。
3、单位J╱Kg℃ C水=4.2×103 J╱Kg℃
4、 看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课中作业
环
热量计算: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其吸收的热量可用公式
Q吸=cm Δt=cm(t-t0)来计算:
7
节
二
当物体温度降低时,物体放出热量可用公式
Q放=Cm Δt=cm(t0-t)计算。
1.吸热公式及理解。
(1)Q吸=cm(t-t0) 用Δt升=(t-t 0)表示升高的温度可写成Q吸=cmΔt升
式中的Q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J;c是物质的比热;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t0初温,t是末温,单位是℃。
(2)公式的应用。
例题1 要把2kg温度地20℃的水加热到100℃,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
解:水的比热容c=4.2 ×103 J/ (kg ℃), 水的初温L1=20℃,末温L2=100℃。
2kg水吸收的热量是
4.2×103 J/ (kg. ℃) × 2kg × (100℃-20℃)
=6.72 × 105 J。
所以,至少需供给6.72 × 105 J的热量。
2.放热公式的理解。
(1)Q放=cm(t0-t) 用Δt降=( t0-t)表示降低的温度可写成Q放=cmΔt降
(2)公式的应用。
例题2 质量是100kg的铁锭,温度从1.3×103 ℃ 降到30℃,放出多少热量?
7
解: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也可以计算物体降温放出的热量,只是公式中的温度差必须改为(t1 - t2)。
钢的比热容c=0.46×103J/(kg ℃),钢锭的初温t1=1300℃,末温t2=30℃。
100kg钢锭放出的热量是
0.46×103J/ (kg℃)×100kg×(1300℃-30℃)=5.84×107J
课中作业
环
节
三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沙子升高温度快。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沙子多。
引导理解:上述结论能不能理解为沙子比水更容易升温,沙子容热的本领比水小或是水比沙子更难升温,水容热的本领比沙子大。
(1)水的比热是4.2×103 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是4.2×103 焦。
(2)查铜、铅、铝等物质的比热,并与水的比热作比较。得出水的比热最大。
7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3)为什么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小结〗 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
课中作业
课后作业设计:
(修改人: )
板书设计:
7
公式理解。Q=cmΔt
1.吸热公式及理解。
(1)Q吸=cm(t-t0) 用Δt升=(t-t 0)表示升高的温度可写成Q吸=cmΔt升
式中的Q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J;c是物质的比热;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t0初温,t是末温,单位是℃。
2.放热公式的理解。
(1)Q放=cm(t0-t) 用Δt降=( t0-t)表示降低的温度可写成Q放=cmΔt降
教学反思:
7
7
相关文档
- 物理中考基础篇比热容附强化训练题2021-04-14 20:14:2519页
- 2020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13内能2021-04-13 23:07:0634页
- 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32021-04-12 19:17:395页
- 第6章 第2节 热传递与比热容-20212021-02-27 09:04:298页
- 河北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三2021-02-26 22:30:0128页
- 人教版物理八下163比热容WORD教案72021-02-26 21:09:136页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 比热容》教2021-02-26 20:16:4132页
-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2)2021-02-26 19:18:582页
- 高中化学比热容单元测试题2021-02-26 18:25:3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