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 KB
- 2021-04-15 发布
高考化学试题解题策略
策略6 碳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碳族元素,作为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点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已波及到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锗、锡、铅三种元素的内容。
此类试题中的常规题,其解法有过量分析、守恒分析、方程式的合并分析等。
此类试题中的信息题,其解法有迁移类比、现象剖析、效用比较等。
经典题:
例题1 :(1996年上海高考)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 B.1:2 C.1:3 D.1:4
方法:利用假想法。将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假想成消耗6molH+和产生5molCO2,然后再行分析求算。
捷径:设二价金属碳酸盐为RCO3,碳酸氢盐为R(HCO3)2,其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根据题意有:2x+2y=6mol,x+2y=5mol。解得x=1mol,y=2mol。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选B。
总结:部分考生在解题时,将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理解成CO32-和HCO3-,而出现错选D选项的较多。
例题2 :(1996年全国高考)将1体积选项中的一种气体与10体积O2混和后,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和盛有足量灼热铜屑的管子(假设反应都进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气可以是 ( )
A.Cl2 B.CO C.CO2 D.N2
方法:找对气体来源,分析好气体去路。通过剖析来龙去脉求解。
捷径:A.Cl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Cl2全部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B.CO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都不能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发生反应:,,后得到的尾气是CO2,故C选项为最后得到的尾气。
C.CO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CO2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D.N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都没有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吸收,最后得到尾气N2,所以D选项也为最后得到的尾气。
故本题答案为CD。
总结:本题的难点是对题意的理解。有学生误认为选项中的某种气体混入氧气后,再按题意依次反应后的尾气仍然是原选项中的气体。这是对题意的片面理解。正确的理解是,尾气可以是原选项,也可以是其他选项。对于这种设问尽管比较少见。但只要认真阅读,题中的设问是可以理解明白的。
相关文档
- 【地理】浙江省2020届高三高考压轴2021-04-15 01:14:2816页
-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2021-04-15 01:14:2016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4-15 01:14:014页
-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五Unit1G2021-04-15 01:13:5735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人2021-04-15 01:13:4713页
- 【物理】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20届高2021-04-15 01:13:3821页
- 高考数学复习 17-18版 第4章 第202021-04-15 01:13:3413页
- 【物理】2020届二轮复习提升四计算2021-04-15 01:13:329页
- 2020高考化学刷题冲刺含最新模拟题2021-04-15 01:13:1416页
- 高考化学方程式及高中化学重要知识2021-04-15 01:13:1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