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15 发布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叙述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见闻和感受的散文,作者极尽讽刺艺术手法,表达了自己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美丑对照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作者把美丽的樱花与丑陋的“清国留学生”放在特定的生活画面中。那烂熳的樱花,如火如霞,可是花丛中却是空虚无聊、不学无术偏又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发上抹油,误以为“美”;但“油光可鉴”,就未必是美。作者又以“小姑娘的发髻”这一娇美的形象设喻,让男人女性化,揶揄、嘲讽之情不言而喻。这种鲜明的美丑对照使美者更美,美得光彩照人;使丑者更丑,丑得黯然失色,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巧用反语 ‎①实在标致极了。‎ ‎②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③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这三句话中的“标致”“精通时事”“正人君子”都运用了反语。“标致”讽刺了“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不以代表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的辫子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态。“时事”在这里不是指国家大事,而是一些无聊的事。作者用反语,讽刺了那些不以救国为己任,只会贪图享乐安逸的子弟。“正人君子”讽刺了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相关文档